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27|回复: 11

谈谈学习的方法-------临时拼凑出的一篇自己都不知道主题在哪里的文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5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有人找我说,希望做一次义讲,筹集一些奶粉钱,来帮助一位孩子。我答应了这个要求。
    其实关于讲课,在我20多年前,就开始经历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就是一对一的授课方法,在我今天回忆那些年受教的过程中,以及现在我教我儿子的这种方式,我把讲解分为了三个层面,早期的讲解是技术性的东西,讲究的是技巧,中期则是理解,相比早期,更多的把自己的感悟加入到所讲的内容里面,而到了后期,则是情感的表述,其实最好的授课是没有课程的痕迹的,我们经常说课讲的生动,其实是讲师能把控和驾驭自己所讲的内容,并升华到一个高度,赋予美感,达到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撼动的人的心灵,这样双方会达到一种共鸣,甚至会在课程中得到一份感动。这是我所喜欢的授课方式。
    因为今天我所谈的课程是非应试教育式的,所以我会从我的角度分享一些我对知识的理解给大家。
    首先我得提一位老人,我的师父,教我武术的师父,老人今年70岁,他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当时考上了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武术家,目前是国家武术八段,在烟台武术界目前段位最高。我们在一起他经常给我讲物理,说实话,我的物理在初中的时候是挂科的,因为我当时要考中专美术系,不需要考物理,所以物理我就没上过课,而老人给我讲的时候,我发现我竟然完全能听懂,其实这不是我聪明,而是我多年来生活的积累,如果要要做一个定性的话,那就是生活给予我的经验和沉淀让我学会了理解这些。
    老人曾经跟我谈过,他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的成功,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有明师的指导,注意不是名师,其次是需要有毅力,第三是悟性。关于这点,他提出了六个字,也是我们这个武术流派的宗旨,就是势、法、理,专、恒、思。什么意思呢?势,姿势、动作的样式;法,法度、方法、用法,在武术中这里更多的是倾向于用法;理,理论基础,这是一个武术流派立足的根本,因为只有建立的理论基础上的东西才可以形成体系,也才可以传承。专,专心、专一;恒,恒心;思,思考。我们的武术前辈有一句话叫“思之,思之,自然通之”。其实这是一个悟性过程的表述,因为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一些开始不理解的道理会被慢慢理解开。这也告诉我们这种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短期行为。
    那么在这里我重点想说一下这个悟性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多家长看到的都是第一名是什么样子,并以此为自己孩子的目标。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你可以说人和人的理解有深浅的区分,但你不能说有对错的区别,不同的人,在自己所理解的点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已经达到目的了,因为人的学习是一生的事情,那么这种理解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经历的变化,而不断的修改,所以早期理解的多的人,可能会在后期被开始理解的少的人所超越,这很正常,那么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从一个人一生的角度去看待,想必心里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我师父的成就在于他把传统武术中一些民间的表述方式用物理学的语言给做了重新解读,那么我们从这个角度上看,在理解的时候,其系统性和科学性则更完备,比如说,他说武术技击的根本是什么?一句话就概括了,就是动态的制衡系统,通俗的说就是在运动中不断寻求平衡。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8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机器猫 + 8 支持!
admin + 8 很给力!
落烟 + 8
绿雨海 + 4 + 10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文言文,很多人一听文言文就会觉得这很难,其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觉得难?是因为我们所学习的环境改变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方法是从a\o\e开始  到识字,到上学老师给讲解课文,然后用我们学到的语言方式进行写作等等、那么古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先要学三字经、千字文,然后就要转入到对仗的学习,所谓对仗,比如说,老师说天,学生需要对地,再慢慢转入楹联的练习,再进一步需要进入到一些诗词格律的练习,而且我们知道过去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的,那么古人就需要掌握“句读”,就是知道在哪里需要停顿,并加上什么标点。而这些的起源,又是来自于对他们对说文解字的系统学习。上面说的是古人入门的一些方法,那么他们入门后,因为要面对科举制度,所以必须熟读四书五经,所以不是说古人的古文造诣比我们高,而是我们和他们所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同。说个简单的例子,今天的网络语言很多,更新也很快,如果我可以穿越,那么我回到唐朝,我找到李白,我问他“我也是醉了”,请问你怎么理解?他一定会告诉我,这是喝多了的意思。好吧,我们就算这个回答多少还和我们现在的理解沾一点边,那么如果我问他,Duang的一下,您给我解释一下,我相信他会感觉我在说外星语言,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古代所有的文豪都会被问住。那么是我们的白话文比古文难吗?当然不是。这其实是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差异化导致的必然结果。说到这里,大家是否明白古文不是难,而是时代的变迁让我们没有接受过过去的那套教育方式,所以不容易理解。听完这个解释,你们心里是否会感觉坦然一些呢?
    在最近我看了一个演讲, 是一个少年讲的,他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爱因斯坦错了。不要感觉是这个少年狂妄,其实你听完他的一些观点以后,你会发现他的论点是有效的,论据也充足,表达的观点是也正确的。
    他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墙在你面前把你挡住,墙假设无限宽,无限高,请问你怎么能走过去。从这道题的表面去看,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会给出这个答案——这根本就过不去。但是世界有了物理学说,这个世界就美妙起来。我们在三维空间中所无法实现的东西,在物理学家的眼里,是可以转到四维空间里的。四维空间到底是什么?关于四维空间,我们用非常通俗简单的方式来描述一下。它是三维空间的叠加,也就是我们说的超立方体。或者是说,它是由无数个三维空间所在同一个坐标上叠加而成的超级空间。由于人的视觉所限,我们只能看见二维。那么在四维空间当中,由于它是弯曲的,这就涉及到大家所熟知的一个名词——时光隧道。那么就会有时光快进和时光倒流。我们回到刚才的这道题上,那么这个人怎么过去呢?从四维空间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当时光快进在这堵墙消失的时候,或者是时光倒流在这墙还没有建成的时候,然后在把时间返回到这个墙又回来了即可。其实,上面所讲的这些,归结起来,就是当你进入更高维度的空间的时候,你想穿越这堵墙,不就是很轻松了吗?
谈到三维空间,我想再补充一些东西:通常我们说,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这就是我们所谓在我们常知的关于零维到三维空间的一个理解。那么下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物体,都是由什么样的形状所组成的?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桌子,你们拿的手机等。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是由方形和圆形。其实你们设想一下,是否这两个形状一些变异,是否就组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物体呢?可是这个世界就真的只有方形和圆形吗?那么,我想问一下,水、气、火,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那么他们又是以什么形状所组成的呢?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是多元的。
这个少年还做了一个演讲,是薛定谔的猫。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一只猫,还有一份猫粮,但是猫粮是有毒的,猫吃了就会死去,那么盒子关上以后,我们不知道猫是否吃没吃猫粮,这个时候,请问猫是活着还是死了?看上去无法回答的一道题,因为按照我们通常的思维会说这是未知的不可知因素。但是在物理中不是这样理解的,用物理中的平行宇宙论,放在这个题中具体去说就是如果猫在盒子里吃了猫粮,我们事先不知道,当你看到结果前,猫可能活着或死了,当你看到的那个瞬间,因为你的观察结果,导致其中一个结果消失了,但在平行宇宙中,猫依然是死掉和活着并存的。
而这个少年所做的2个演讲也让我想明白几年前我师父问我的一道题,他问水在零度的时候凝结成冰,那么我们知道水是液体,冰是固体,他问在凝结的那一瞬间,也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点,这个时候是什么形态?当时老人没有给我答案?但是今天通过对平行宇宙论的理解,让我找到的这个题目的答案,那就是固体和液体并存,只是他们在临界点的那个瞬间,并存于不同的宇宙中罢了。换个说法就是水如果还没有成冰,那么当你去观察的时候,因为你看到的结果,导致固态或液态其中的一个结果消失了,而如果水凝结成冰,在你看到的时候,就导致液态的一个结果消失。
    我们知道,物理严格讲是属于西方的科学。那么我在刚才讲的东西,用我们东方的观点能否进行一个解读呢?答案是肯定的。我给大家说一个人——石涛,他是清代一位非常有名的高僧,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曾经留下一部著作,叫《苦瓜和尚画语录》。在这本书的开篇,他就讲到: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这段话的在我们今天来讲,就是说在宇宙混沌未开的时候,万物的一切都没有形成。(我们的古人对宇宙的理解其实就是说天和地的分开;如果用西方的观点来讲,天地之分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那么在天和地分开的那一瞬间,法就成立了,这里的法的成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万物的出现。比方说山川、河流、树木,包括动物等等。但是他在这里也提到了,所有的这一切的诞生,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一个基础上呢?他在这提出了一个概念——一画。其实这句话,用道家的观点去解释,就是我们经常听过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谓的一,其实就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本。而这个根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孕育万物的初始。那么现在我们去比较一下,用我们中国古人的观点,去对比西方的观点,我们是否能找到他们中间相同的那一部分?答案是肯定的。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年来,关于所谓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主要是源于他们的起始点不一样。通常来讲,在西方文化中,他们的逻辑方式是,先做出一个假设,然后针对这个假设去寻找论据来支撑这个论点的成立,如果这个论证过程中,如果得出的结果成立了,那么就可能形成一个定律;而我们东方的文化,则正好相反,首先我们会承认它的存在,然后我们再一层一层的剥离它,寻找它的本源,把它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然,这种面貌有时候是具象的,有时候是抽象的。所以我想说的是,中西方文化无所谓孰优孰劣,他们的区别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针对我们平常所见的现象或者说是一些学说,你可以尝试用东方的,或者是西方的观点去论证它,方法可能不同,但我相信,结果都是对的。
    记得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有这样的一段场景:康熙皇帝对西方来的两位传教士说:“(当时两位传教士正在教康熙皇帝勾股定理)其实我们也有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算数。只是没有你们的结果更精确。”他的这段话是客观正确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就数学而言,我们的祖先,是比西方早出近千年就得出了很多的很系统的理论,也留下的很多宝贵的著作。比如说《九章算术》。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上面的话题,刚才我们谈到立于一画中的一,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当到了有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说的西方中的一维空间。关于这个学说,在我们古代,还有一套更精确的、或者是说更贴切的理论系统——这就是太极学说。关于太极图的作者,我们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他是宋代著名学者,也是我们所熟知的文章《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儒学家、更是一位精通《易经》的哲学家。其实太极图中阴阳鱼的相分和相合的这种状态,非常生动的表现了宇宙的分合,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天与地的分合。其实太极图所表达就是一种物体间相互依赖同时又相互牵制的关系。当然,我们可以把这套理论体系运用到很多的学术领域中去。
我为什么反对填鸭式的教育?在前面我讲过了,学习中你所学到的知识是因为你将来可以运用到它,而不是仅仅应付一场考试。举一个例子,在家里,我教我儿子文言文,我的方式是这样的:让他先读、去理解,然后让他讲给我听。当他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可以问我。但是我所给予他的,是一些启发性的东西,我会找出相似的例句来引导他,让他去想,再想,一次两次、到多次,一直到他把这段话的意思真正的用他自己的方式给理解了;而不是简单的抛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给他。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将来他自己再遇到类似的文章的时候,他就会懂得该如何去理解和解读。所谓的举一反三,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非常浅显的过程,我这里说的是过程,不是道理。
在群里,我经常跟大家开玩笑的讲,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知道,这段话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甚至会感觉我在夸大其词。其实我所说的这句话的本意是,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有其所擅长的那一面。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后来,在很多不同领域,取得了成就。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一定要按照课本上那种按部就班的方式来学习。举一个例子吧,我们都知道武打巨星李小龙。如果单纯去上学学习的角度来评判,那他肯定是属于一个“学渣”,但是他却成为了世界级的武打巨星。可能我举这个例子,有的家长不是很认可,你们会感觉说,它仅仅是因为会打、能打。如果是这么想,那么。你们就错了。李小龙的成就,不是建立在他多么能打的基础上,而是他创立了截拳道。他在创立这套体系的时候,是阅读了大量中西方的哲学书籍。那么我们想一想,一个曾经的所谓的“学渣”,却能够从繁杂的哲学体系中创立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他的成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截拳道这三个字,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截取对方的意识。他所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关于水的文化。李小龙曾经这样的描述过——水是无形的,但又是有形的。当水倒进了杯子里面,那么水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当水倒进了水壶里面,那么水就成了水壶的形状。其实这套理论观念,是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只是因为,我前面所讲的,我们所处的文化基础不同。那么李小龙的这套关于水的描述方式,不仅是被我们看懂,而且是被很多人所追捧。但是老子的那套学说,却很少有人去探究和问津。
我说的这些的意思呢,是想告诉每一位家长,不同的孩子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所擅长的部分,我们无须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如果我们能找到最适合他的那个领域,那么这将是这个孩子的幸运。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教的人只是需要去发掘,所以我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当然,我承认,在应试教育面前,说这些有些苍白。这是一个悲剧。
到今天为止,我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的,是当年我的老师。当时他一对一的教我的时候,他所给予我的就是一套真正的学习的方法。在古诗词方面,他不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给我去讲,而是采用了一种引导、启发式的模式。让我自己去理解。因为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才导致了到今天为止,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思考的方法。

待续。。。。。。。。。。。。。。。。。。。。。
发表于 2015-9-5 0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谢谢分享!讲学习的看进去了,讲物理的对我好像用处不大,不好意,没看进去。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们进入到我们今天来这里的正文——关于文言文的一段讲解: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段我们经常用到的词“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今天我会经常的看到,有很多朋友去引用这段话来描写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但是从古汉语的角度来讲的话,他的本意可能会让大家感到意外,下面,我就来讲一下。
按《管锥编》中引用部分加以整理可以翻译为:勤苦而不相离,相与成男女之数,相扶持俱老。
  从《乐府》卷中理解的话,契,合的意思;阔,离也;偕老,偕死之意(即不能同生,但可共死)。这段话后世被大量引用到从别诗中,言明:生死不离,不背不弃的不渝爱情。东坡居士也写过“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这首诗很象闻一多先生对“茯苡”的阐述风格,即用诗的语言去解释诗。
  关于契阔的另一个解释是平安与风险,这可以在《梁书.候景传》的“先王与司徒契阔夷险”一句中得到论证。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两人遇到的是福是祸,是聚是散,但友谊是有始有终的。这段话把契阔的意思从两个人的爱情延伸到了朋友间的友情。如果用契阔来形容三国时候刘、关、张的关系到是很贴切。
  从史料中可以发现对契阔的引用虽然后世文人多引入情诗,但真正用的广的却是古代君臣之间的疏表,多言明与家国共存亡之意。
  但是很多语言,会遇到下面的这样一些现象:就是被人们经常的形容成一种意思,慢慢慢慢的,我们就会约定成俗的把它和本意剥离开。那么当一种语言习惯的成立,我们也可以尊重被约定成俗的东西。那么下面,我就按照我的理解,对它进行一次通俗的解读。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尝试着尽量在贴近原句的风格上来做一次释义:夫妻之间同甘共苦,生死而不相离。而(我)与(对方)既然是真心相爱,那么就报着可以牺牲自己而保全(对方)的信念。今后在一起生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将与(对方)携手相互扶持到终老。
对文言文理解的技巧,其实就是在于你对古人语言方式的一个探究过程。当你能把控古人的语言逻辑的时候,那么你看文言文就和你看白话文,其实是一样的感觉。这是我想分享给大家一点小的心得体会。


待续。。。。。。。。。。。。。。。。。。。。。。

点评

如果学生这么解读文言文,能把老师急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6 17:31
发表于 2015-9-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受益了,谢谢天骄分享~
顺便说句,总是2点多还在奋笔疾书对身体健康无益,能改改还是改改吧。

点评

我晚上是画刀剑图纸,另外有2本书要出版,得继续补充文字。。。。。。。。。。。。。。。。。。。。。。现在后悔当初出书这个决定了,但是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现在没法退。。。。。。。。。。。。 白天电话多,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6 21:05
发表于 2015-9-6 1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天骄 发表于 2015-9-5 17:21
下面我们进入到我们今天来这里的正文——关于文言文的一段讲解: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段我们经常用到的词“ ...

如果学生这么解读文言文,能把老师急死

点评

自己懂了就行了,管老师干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6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蜘蛛 发表于 2015-9-6 17:31
如果学生这么解读文言文,能把老师急死

自己懂了就行了,管老师干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落烟 发表于 2015-9-6 15:51
受教了,受益了,谢谢天骄分享~
顺便说句,总是2点多还在奋笔疾书对身体健康无益,能改改还是改改吧。

我晚上是画刀剑图纸,另外有2本书要出版,得继续补充文字。。。。。。。。。。。。。。。。。。。。。。现在后悔当初出书这个决定了,但是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现在没法退。。。。。。。。。。。。

白天电话多,没法静下来。。。。。。。。只能选择白天休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再给大家解读另外一篇文章《忆秦娥》,这是一篇相传为李白的作品。
自敦煌曲子词,李白之《菩萨蛮》、《忆秦娥》应该是有作者名传世的最早的词作品,对《忆秦娥》的评价历来很高,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更是有: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的评价。但在翻看多本对本词的解释发现没有几个把词真正的意思给写透的。
    原词: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现在我从网上找一篇别人的译文对比:“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悽怆离别。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我对这篇译文基本是报否定态度,因为说了这么多,感觉没把词作者真正的意思表达出来,说到底也就是对词的理解程度的问题。
    我的译文:
  箫声咽——随着一阵低沉哀婉的萧声飘来,咽字在这里告诉你萧现在吹奏曲子的特点。也为后面词中主人公的心态做下埋伏。
  秦娥梦断秦楼月——娥,在古代泛指女子。秦,指地名。这句在字面上就是:一个秦地的女子被哀婉的萧声惊醒,起身来到窗前,看到外面的月色。现在我们来看本句后的潜台词:秦楼交代了主人公秦娥的身份,住楼的女子应该是生活上比较富裕的那种。根据她的身份及此时的行为,基本可以得出这是一位在深闺中的妇人,而且此时她是怀着心思的。
  从词开始营造的气氛看,这绝对不是在写喜剧类的东西。词的基本基调就在开篇定了下来。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先说句子本身,从秦地看天上的月色,再看每年柳树叶子的变化,想到了霸陵桥上离别的那一刻。本句是应该连起来看的,连起上面的两句就知道原来秦娥来到窗前是思念远离家乡的丈夫。梦中可能是相会,也可能是别的,这里是有想象的空间给我们的。但在这里给前面的“梦断”做了一个合理的注脚。(至于想象什么就随你了,霸陵桥上的伤离别或是折柳枝定归期等等等等,能想多少算多少吧。)
  乐游原上清秋节————清秋节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这个节日以前有一种风俗是人们登高,踏青。乐游原是一个地名,在这里写就自然是在秦地。本句字面的意思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秦地的人们都来到乐游原上踏青。而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知道秦娥也来了。也来到了乐游原上。在这里有一个场景和心理的描写。
  咸阳古道音尘绝————假如我们把这个句子用一个问句的形式去理解那么相对更容易体会作者此时描写的动因。首先我们可以确定在这样的心态下秦娥不可能来登高,游玩,那么此刻的句子告诉了我们动机:她是来这里让自己站的高一些看一下远处是否有丈夫归来的身影。看到的结果呢?是音尘绝。什么都没有。现在要注意这里词牌正好重复一个音尘绝,这就从语气上更加重了秦娥内心的孤苦的感觉。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两句从字面上理解是这样的:在凛冽的西风中,残阳照耀着汉代16座帝王的陵墓。作为词眼,这里才是真正开始解释本词。
  结合全篇来看,秦娥在等待和期望的过程中看到(或想到)西风残阳下的汉代帝王陵墓幡然醒悟自己的错。词的开始已经说的她的家庭经济状况应该是不错的,在这样的家庭下,一般男子都是出去寻求功名。古代这样年轻的夫妻分别的例子应该是多见的。秦娥夫妇也一样,在开始送丈夫离别远行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望。期望将来可以衣锦还乡。但年复一年的等待,人渐渐老了,却没有等来团聚的时刻。现在看到那些陵墓才明白,在历史上没有比这些帝王的功业更强大的人了。而自己的丈夫出去这些年,即使他做到最优秀,最多也不过和这些帝王一样。但这些帝王的结局有怎么样呢?还是在残阳下的一座座陵墓而已。人都难免一死,那么对于出去的这个男人来说,可能有很多种结局,这些我们不管它,但对于主人公秦娥来说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却在等待中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没有享受到夫妻的团圆之乐,却只有淡淡的伤感和离愁终日伴在身边。有一句诗是:悔叫夫婿觅封侯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妙的让人感觉凄凉罢了。
   其实这是站在一个女子的角度来描写她内心活动的作品。因为词牌是《忆秦娥》,在本词中,秦娥是主角,一切都是围绕她描写,其他只能是辅助。
  如果说这首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一个气势宏大的场景来对比一个深闺女子的内心情感世界。
  闺怨词自古不少见,但多以哀惋为主调,所以我说能在闺怨词中写出宏大气魄,非大手笔而不能为之,李白之伟大,于此可睽一斑。
李白在处理情与景的关系算是写到极致了。用反衬的手法让我们在词中感觉到帝王伟业的“小”与普通百姓人生的“大”可谓出奇笔。难怪王国维先生有“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的评价。 范文正之《渔家傲》在这里是指范仲淹词中用“碧云天,黄叶地”的边塞凄凉景色对应“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心境。 从这些作品中来看,诗词在唐宋被古人写绝也不算一个夸张的说法了。
我的这篇稿子,是由我口述,让我儿子帮我打的。他在打这篇稿子的时候,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段补充,为什么是一年以后才写的。因为上面的两段文字,是我从我本人的新浪博客中载录过来的,那么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学习态度的问题。有了东西,当你暂时不能更深一步对他进行理解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放一放。当有一天,你觉得有了新的见解的时候,你就可以对它进行一个补充、或者是修改,这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事情。关于文言文的部分,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多。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9 01:19 , Processed in 0.06948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