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6|回复: 3

[民俗民风] 老烟台的端午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4 11:11 编辑

老烟台的端午节

作者:周子元   

    记得小时侯,每年农历端午节来临,烟台城里乡间,家家户户都在为过节忙碌着。大凡有条件的人家,早在节前的几天里就开始忙着买粽叶,浸泡米,备好包粽子必需的物品。粽子馅有大黄米的,也有糯米的,里面还放进大枣和花生米之类的配料。包好后放在大锅里烀,熟后就成了端午节这天的主食。扒去粽叶,蘸着红糖或白糖,吃起来特有滋味。
  端午节这天清晨,男女老少都会结伴到野外去拉(采)露水,即把青苗或草木的露珠儿沾到手巾上,用它擦擦脸擦擦眼,说这样可以清爽明目,不得眼病。有人还把沾湿的手巾带回家来给老人擦擦脸、脖子和胳膊,说这样老人就不会生痔疮了。
  在田野拉露水时,人们还要捎带拔一些艾子带回家中,插在街门(大门)和屋门两旁,用来避邪。艾子晒干后收藏起来,夏日可将其点燃生烟熏蚊子,家里也常用其泡脚,很有保健祛病之功效。
过端午节,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们了。他们不仅可以吃上粽子,分个鸡蛋,换上母亲给做的夏季新衣服,而且手上、身上还会佩戴上一些特殊的“饰物”。端午节前夕,常有货郎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唱着歌谣,叫卖五色彩线等,人们可以用现钱购买,也可用家中的废旧铁铜、牙膏皮、头发等废旧物品交换,生意相当红火。家妇们把彩线拿回家后,等到端午的头天晚上,将红黄蓝白黑五色彩线缠绕在孩子的手腕上,名曰“拴命锁”,说是拴住了好养。节后下第一场大雨时就把这些彩线扯下来扔进水流里,从此一切疫病随水流而去了。有的家庭还用五颜六色的茼麻扎成小炊帚、小扫帚,或用各色花布条做成形态各异的胖娃娃,制作精巧逼真,活灵活现。给孩子们戴在身上,无非是为了达到祈福消灾的目的,可孩子们并不知“情”,只觉得戴着挺风光的,心里美滋滋的。这类习俗如今已逐渐失传了,而节日的气氛自然也远不如当年热烈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做为传统节日烟台人怎样过端午?》

    提到端午节,很多市民往往只是想到“粽子”或者“赛龙舟”等。在烟台,粽子是可以说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节日食品,而“赛龙舟”则只是市民从电视或报刊上领略到的一种文化传统的氛围。那么,烟台人尤其是老辈的烟台人究竟怎样过端午呢?有哪些传统民俗正在被我们渐渐淡忘呢?

拉露水,插艾子  
    家住所城里一带的74岁老人周子元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的端午节,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这天清晨,男女老少都会结伴到野外去拉(采)露水,把青苗或草木的露珠儿沾到手巾上,然后用它擦擦脸擦擦眼,老话说这样可以清爽明目,不得眼病,有人还把沾湿的手巾带回家来给老人擦擦脸、脖子和胳膊,说这样老人就不会生痔疮了。”
  周老说,在田野拉露水时,人们还要捎带拔一些艾子带回家中,插在大门和屋门两旁,用来避邪。艾子晒干后收藏起来,夏日可将其点燃生烟熏蚊子,家里也常用其泡脚,有保健祛病之功效。
  73岁的烟台市博物馆原馆长王焕理介绍,老烟台的端午习俗很多,但是目前保留下来最多的也就是在家门口插艾蒿和桃枝了。有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端午不插艾,死后变个猪八戒”,人们还用艾蒿抽打屋内角落,边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墙上爬,不许把人蛰”。
  王焕理说,现在很多烟台人都知道插艾蒿,“叶有香气,可入药,点着后能驱蚊蝇”,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街门上插桃枝同样也是一项有趣的民俗,桃木在中国民俗中的地位很高,也有避邪祛病之意。
据了解,目前,在烟台,长岛县的大钦、小钦、南隍城、北隍城等诸岛渔村是保留端午节习俗最多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阴历五月初一人们即在大门上插艾蒿、桃枝,在大门坎上贴一双剪纸黄牛,有的在牛身上写“天下太平”。有的在牛身上写:“我是天上老黄牛,来到人间不吃草,专吃五鬼和忧愁”。还在大门上挂纸制或布制的桃和孙悟空,下缀蒜、黑豆和五色布条,大门上贴剪纸桃、虎、鸡、葫芦,门框上贴剪纸宝剑。

五毒兜,五色线  
    王焕理介绍,老烟台人会在端午节这天给小孩带上“五毒兜”,兜上绣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身上还要带桃木棒槌、小扫帚、荷包,以扫除五毒,驱瘟避邪;手脚脖上拴五色线,叫做长命缕,拴命线,节后第一次下雨时,解下来扔到雨水里。
  周子元回忆说,正是因为这些,在那时,过端午节最快乐的就属孩子们了,因为这一天,他们可以换上新衣服,手上、身上还会佩戴上一些特殊的“饰物”。小孩子虽然并不知道这些的具体含义,但却都能领略到民俗的特殊魅力。
  说起这些,两位老人都有些遗憾,王焕理说:“现在社会进步了,小孩子们玩得东西也时尚了,这些传统的东西就少了……”  据周子元介绍,以前,这些东西往往是由货郎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唱着歌谣叫卖,人们可以用现钱购买,也可用家中的废旧铁铜、牙膏皮、头发等废旧物品交换。红黄蓝白黑五色彩线缠绕在孩子的手腕上,意味着“拴住了好养”,节后下第一场雨时把这些彩线扯下来扔进水流,意味着“从此一切疫病随水流”。

吃粽子,喝黄酒
吃粽子对烟台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使现在,一到端午,粽子就“脱销”,但老烟台人略有不同之处在于粽子是要亲自包的。据老人回忆,端午节来临,烟台的城里乡间,有条件的人家,早在节前的几天里就开始忙着买粽叶、浸泡米、备好包粽子必需的物品。粽子馅有大黄米的,也有糯米的,里面还放进大枣和花生米之类的配料。包好后放在大锅里烀,熟后就成了端午节这天的主食。扒去粽叶,蘸着红糖或白糖,吃起来特有滋味。
  根据史料记载,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祭祀屈原。如今人们不但自食,而且互相馈送,早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节物。
  王焕理介绍,烟台人不像南方等地一样“赛龙舟”,但端午节这天,烟台人家家吃粽子和鸡蛋,喝雄黄酒,有的地方用黄酒代之,小孩不喝,便只在耳朵、鼻孔处抹上一点,其意也在驱邪防玻
  老人都说,烟台这些传统习俗提起来饶有趣味,理应继承和发扬下去,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延续历史、莫忘民俗。(记者李德强摄影报道)

———————
原载《烟台晚报》 2008年6月8日

发表于 2015-6-2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日子过的很慢。。。
发表于 2015-6-20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详情,请扫描二维码,或加入微信号:ytqianxi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9 00:23 , Processed in 0.0547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