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8|回复: 10

一个木工人的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阿习习 于 2009-10-24 18:10 编辑

春芽糖罐

春芽糖罐




小树椅子

小树椅子


小鱼高櫃

小鱼高櫃


小树衣架

小树衣架


小树椅子

小树椅子


小树柜子

小树柜子


小树柜子

小树柜子


小鸟椅子

小鸟椅子


現在來正名一下吧!

我們目前對於「木工」一詞仍停留在一個比較籠統模糊的印象,好像做木的人都叫木工,但實際上可將其分成許多種類來介定其工作內容。修飾木工(Finish Carpenter),指的是搭配正在興築的屋舍中之施工工匠。細木工(Cabint making),為使用手工具與手操作機具之專業製造傢俱工匠。雕刻木工(Engraver),多為使用消去法將木材造型之工匠,如佛像、裝飾藝品。其他如木模工匠、造船工匠等等……。

我是細木工,而且是一個人的細木工。從設計發想、製圖、畫線、刨型、製榫、膠合、砂磨、塗裝、甚至到販售都是自己一人逐步獨立完成。這其中包含自我思考想像、生活體驗、以及對於環境的反省折射。將這些瑣碎凌亂的小部份收集起來,然後整理加工成安置在「生活各處」的「道具」,我想這是我與他人的差別吧。也可說是比較「傳統」的細木工,那個人與人還和平相處的美好時代才會有的產物。

一個人的細木工是註定寂寞,沒有同伴的交談嬉鬧,也沒有顧客光臨時的溫馨場面,那麼漫長的時間儼然成為了重要角色,每一道工序都得用時間換取,專注的等待自己的雙手將時間渡過,直到完成。而生活裡的各種喜、怒、哀、懼等各種情緒也隨之被拖長,只能靠著漸漸露出的進度悄悄的被沈澱、淡化、打散。

不太會去跟別人解釋我現在所做或為何而做,那是因為在台灣這已是即將面臨消失解體的古老行業。也或許是我的看法不合時宜,與大多數人所想的不太一樣所致,有時想盡力告訴別人,卻往往越說明不清而產生誤解。在國外也還有許多與我思維方式類似的工作者,而他們身後的社會也同樣的支持容納這種世代相承的生活觀點,反而在這裡還先得要理清自己的存在可能,想辦法告訴大家一條可以通達的路徑,閃躲那些質疑或尖酸苛薄的語言!所以漸漸的,我傾向不多用語言解釋。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习习 于 2009-10-24 18:12 编辑

1# 阿习习

小树椅子

小树椅子


果盘

果盘


小鸟糖罐

小鸟糖罐


小猫罐子

小猫罐子


小树茶箱

小树茶箱


小树茶柜

小树茶柜


发芽箱子,像不像一百棵不同的植物同时在发芽。。。。

发芽箱子,像不像一百棵不同的植物同时在发芽。。。。


小鱼屏风

小鱼屏风



沒有任何一棵樹會因為我的工作而倒下。在現今以幾近全面禁伐、造林育林的環保觀念之下,使用古材應是最好的選擇了,讓材料還沒走完的行程繼續,也同時維護著在山上的小樹安全長大。

古材製作前得要經過清洗、去漆、拔釘、鉋磨砂光等等像是換掉髒污衣物般的繁瑣手續,堪用之體積會較原材縮小,加上持有的尺寸條件之不定性,所以只能採取「料就工」的模式進行製作。想著要讓材料儘可能的去獲得充分的運用,同時還得兼顧思路得在原始框架裡運行,要將兩者結合,發揮最佳的動能,是一項難題。有時我會在材料前駐足良久,下決定切割還是再找找頭緒,卡著卡著時間往往就這麼過去了。

還好這些材料總是帶來豐厚飽滿的安撫與後盾,讓我依舊沈迷在古材無可取代的魅力裡。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习习 于 2009-10-24 18:12 编辑

2# 阿习习


刨子刨子!!!
没有锯子。。。。
20070421232740_27426.jpg

20070421232739_89145.jpg


有許多人會問:「你木工是哪裡學的?」
通常我只會回答說:「自己摸索的。」
「喔!那你是素人藝術家嘍!」 「哇!好厲害,可以無師自通!」

每當面對這個像是打開貨櫃時只能得見出來的貨箱表面問題時,心裡總是記起曾看過的報紙內容:《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第一次見到朱銘,就問錯話,當時他問朱銘:「你的雕刻跟誰學的?」朱銘馬上回李遠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學來的嗎?我不是學來的,是修來的。」》

我想用這個「修」字,就可以完全解釋全局,成為再清楚不過的答案了。這世間成功的結果與美好事物絕大部份都得是要靠自己花好長一段時間逐步的「修」才能完成的,即便在師門之下,也需要獨自努力,與原生背景、年齡、資歷,似乎也不太存有正面直接的關係。「修」是靜置、等待時間醞釀成味的過程,也可能是在千頭萬緒中逐漸翻打理順出來的路徑,或經由反覆練習相同動作後的自發直覺,還是透過不斷嘗試與犯錯經驗下而得出的結論。

一開始只是認為才華不該被浪擲在索然無味的商業廣告環境裡,在脆弱又緊張的人際關係中載浮載沈,或是迷失於可有可無的物質經驗,於是開始計畫準備脫逃,同時也想尋找一門可以做為終身職司的工作。從一小樹枝開始削起,練習磨刀、鉋削等等基礎技巧,逐步增添必需的手工具與電動設備,在工作空檔與假日時躲進自己架構出來的安全空間裡獨自試誤、摸索。從單項細節課題開始做起,就藉著收集來的木工資料當作是武功祕笈來苦練,逐步的學習成型的門道。由於之前的美術成長訓練,所以在形態發想及形體掌握這關會較為順暢些,至於技法的部份也就別無他法,只有不斷不斷的琢磨鍛鍊,在實做中學習,直到熟練為止。偶爾也會去向人請教,聽聽經驗,濃縮他人長時間的結論也是極為重要的。我的「師」不一定是人或是機構,也可是書上詳載的教學內容、觀看拆解後傢具零件的細部樣貌、以及從實作經驗中跌跌撞撞出來的痛苦成效。

木工這門課最為動人之處是無論何種情況之下,面對眼前的材料時都只能從一而終的專注認真和精確準實,按步就班的把流程佈局走完;也儘可能的控制心緒在良善的狀態,讓直線傳動的時間帶領生命進入未知的領域,品嚐用力絞揉後的甜美汁液,同時也在等待發酵的過程同時讓許多過不去的事情得到重新翻解消化的機會。

要修的不只是工法技巧與美感營造,更重要的是得要在他人與作品之間尋求正向的循環關係,以及做為勞動者該有的時間感、尊嚴尺度、安全距離、驕傲與謙卑、與日常生活裡的特別連結。

幾年下來我成了依木維生的人,加入了創作要素後更顯艱辛。雖然選擇的是條漫佈荒煙蔓草的廢棄小徑,但我相信開過去的路又將以我為名,不只為自己,也將為後來的人引些訊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习习 于 2009-10-24 18:02 编辑

20080105010132_44838.jpg

削削。。。

削削。。。


刻刻。。。

刻刻。。。


磨磨

磨磨


心要和手一起思考與勞動,而手掌起的繭正是上帝所賜予的勳章。 说得真好

心要和手一起思考與勞動,而手掌起的繭正是上帝所賜予的勳章。 说得真好


20080226221742_77122_o.jpg



腦海裡有張深刻的圖,那是在一本介紹關於George Nakashima的書冊裡,在其自宅牆面上約有個半人高的直式捲軸,整張畫面裡就只有用墨線白描出的右手線條,類似握持工具的蜷曲形狀,蒼老、渾厚、纖巧、也帶著純粹的熱情,彷彿就是這位帶動美國工藝運動先驅者的直接寫照,而這也可能就是中島先生所遵從的信仰吧。同時這也是我的信仰。

我也曾與七十幾歲的老木匠握過手,我相信那個完透的粗造繭面才是真正的手感,是用一生時間所換來的。這幾年下來我也有了一些,只是還太新太少,甚至過於單薄,像跟隨我的年輕工具。

一直以為能用雙手來工作的人是極其幸運的。勞動者不侷限於口說範圍,還更增加了專屬於手感的語言路徑,在各種微細繁雜的作動中,讓原始敏銳的感官來深化自然的秩序,賦予我們有能力去完成尚未界定的物質狀態,然後創造詩意情境。手活絡了工具的溫度,在做動時灌注濃厚的情感,滿足活力十足的實驗探索;而思想也藉由手的輔助讓面貌更為具體完整,也使得原本只是在腦海裡混雜場面能逐漸的理順、明朗出來,具體呈現出豐盛動人的成果。所以逐漸的培養將材料、工具、雙手以及心靈維持在和諧關係的狀態之中,並與日常接觸,充分經營。此時手掌中生成的繭正逐一詳細的記錄這個過程。

至今沒有任何的器械發明能取代雙手,手在做動之中所蘊含的思想力以及傳達出來的人生意味,並非是冷硬無情的機器結構所能想像。當我們早已厭倦量產作業產出物件過於同質化的無機(無趣)充斥生活周遭時,我們清楚,在集體逃亡式的走向同一端點,而在另一邊總還是會衍生出平衡的力量——手的力量。心裡面出現吶喊需要時雙手依舊有能力將我們放回文明的歷史軸線上,至少不會偏離太多。

雙手會帶給我們答案,也就是相信了所以才能支持到現在,並計畫維持到雙手不能再動為止。
发表于 2009-10-24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喜欢那些糖罐。
发表于 2009-10-2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家!(手都很艺术:))~~寂寞是必须的~~但估计现在很有市场~
我喜欢那些树枝和小鱼~
发表于 2009-10-24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强的手艺。。。绝对艺术家。。。
发表于 2009-10-2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喜欢啊~~哪里能买到?不会全出口了吧
发表于 2009-10-29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精美的艺术品!
发表于 2009-10-29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巧的人,真让人赞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5 04:14 , Processed in 0.1005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