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2|回复: 12

[民俗民风] 漫话老烟台澡堂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4 11:12 编辑

漫话老烟台澡堂子

作者:周子元      

      记得当时范围不大的市区里,大大小小的澡堂有十六七家。它们的字号多为堂、泉、楼和池。这些澡堂大致分布在市区三大区域,其中以人烟稠密的西南河两岸为最多,有河西岸百业市场里的中和楼、南大道桥西北角的雅江泉、桥东北角的镇江楼和桥东南角胡同里的新兴泉,以及大庙西胡同里的裕德堂和大庙西南胡同里的吉庆园,后改为光华池。其次是丹桂周边那里,也是澡堂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光陆(大众)戏院对面的庆泉楼、估衣街的涌泉楼、丹桂戏院东的九江泉和市府街西的卫生池、儒林街北首的中兴楼。此外,还有几家澡堂则分布在商家央行较多的地带,如太平街的裕新堂、广东街的庆春堂、二道街东首路北的东滨楼和东河(今解放路)东岸的东华楼,后改为新华池。
  解放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这么优越,家里没有洗浴设施,夏天还可以去洗个海澡,到了冬天只能去澡堂了。尤其到了年关,即使整年不去光顾澡堂的市民,这时也会去澡堂洗上一次,好干干净净过个年。所以沐浴业是当时广大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再说那时候,市民业余生活贫乏,可供休闲的场所不多,而花不多的钱去澡堂里泡个澡,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有些顾客大清早就进堂入座,跳进温水池里先洗上一遍,再回到床位上喝点茶,聊聊天,然后躺下呼呼睡上一觉。醒来后再去热水池里泡个痛快,这就是所谓的“泡泡澡”或“烫烫澡”,就是图身心得以放松、解乏。澡堂里一般都附设理发部,实行洗澡、理发、修脚一条龙服务,让你感觉非常舒服、方便。顾客若对服务感到满意的话,可在跟服务员结账时付点小费表示一下,这时收费者会大声喊出你付消费的数额,同屋的其他服务员则会同时补充一句“谢谢”,顾客听后自然会感到些许欣慰。可以说,整个洗浴过程也就是一个休闲享受的过程。
  澡堂的规模大小不一,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不尽相同。档次较高、名气较大的有庆春堂、裕新堂、东华楼和雅江泉等。这里的服务也是分等级的,有环境优雅的单间和官座,价格相对贵些;还有供普通市民消费的雅座以及与浴池同处于一个大屋的池座,价格自然较便宜点。档次较低的澡堂,一般都开设在棚户区和大杂院附近,像南大道桥西南的百业市场,是个规模较大、服务于平民的商贸娱乐场所,这里面除了一些做生意的小商贩和娱乐摊点外,常有社会上一些闲散的无业游民进进出出,还有一些被称为“野鸡”的低等娼妓暗中活动,人员成分比较复杂,故人们俗称这一带为“草驴市”。中和楼和新兴泉几家澡堂就开设在这附近,其顾客大都来自周边地域的底层市民,澡堂的设施条件当然简陋、卫生状况也差。
  澡堂里最吃香的是那些年干搓背活儿的服务员,他们年富力强,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搓起背来不仅搓得干净,更重要的是能让顾客感受到浑身舒服、轻快,堪称是一种享受。由于顾客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人给搓,所以这些口碑好的服务员干的活儿多了,获得的报酬自然也就会多些。搓背工每搓完一个背,便去柜台取一个竹签,作为报账取酬的凭证。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6 收起 理由
深海 + 8 赞一个!
机器猫 + 8 原创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5-22 1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周子元?

点评

是我父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2 18:2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5-22 18:25 编辑
小杏 发表于 2015-5-22 15:44
楼主是周子元?


是我父亲。请问你认识他吗?

点评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但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令尊的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3 15:36
发表于 2015-5-23 1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力量 发表于 2015-5-22 18:23
是我父亲。请问你认识他吗?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但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令尊的文章。

点评

家父第三本文集,他老人家自己写的《后记》: 后 记 这是我继《凡翁行踪》和《笔耕留影》之后的第三本文稿汇编,它们曾分别刊登在《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和《烟台晚报》的副刊专版上,其中部分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3 16:33
谢谢你对家父的厚爱,我父亲今年八十有一,系烟台五中的高中语文教师,1976年以前从教于烟台师专(今鲁东大学)和福山一中。 最近老人在筹划、整理出版他的第三本文集《古稀岁月》,这一文集的内容都是发表于2006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3 16:3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5-23 16:43 编辑
小杏 发表于 2015-5-23 15:36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但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令尊的文章。


谢谢你对家父的厚爱,我父亲今年八十有一,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八零后,他老人家系烟台五中的高中语文教师,1976年以前从教于烟台师专(今鲁东大学)和福山一中。

最近老人在筹划、整理出版他的第三本文集《古稀岁月》,这一文集汇集了他老人家从2006年到2015年《烟台晚报》、《齐鲁晚报》里发表的一百多篇文章。

最近我在本网站粘贴的《南大道·南大街》、《难舍槐花情结》、《西南河的旧模样》以及《说不尽的南操场》都是他老人家第三本文集里的文章,下一步我会把家父有关烟台历史的文章陆续发布到这里。

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杏 发表于 2015-5-23 15:36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但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令尊的文章。


家父第三本文集,他老人家自己写的《后记》:

后 记
    这是我继《凡翁行踪》和《笔耕留影》之后的第三本文稿汇编,它们曾分别刊登在《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和《烟台晚报》的副刊专版上,其中部分文稿发表后,又被多个新闻媒体转载。因为都是我步入古稀之年之后写成的,故取名为《古稀岁月》。在我跨入耄耋之年之际,决意把它们汇编成册,赠送给家人和亲朋们留作纪念。
过去的十年,我是在多病缠身的困难情况下度过来的,这期间,兴有家人的精心护理和悉心照料,才使我能够有精力和时间,做我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为报刊写稿,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且从未停息过。退休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写稿的兴致越来越高,发稿的数量也明显增多,本书汇集了其中的一百余篇文稿,内容涉及到岁月回眸、百味人生、乡土记忆、习俗民风和收藏情趣等几个方面,希望它们对阅读者能有所帮助和启迪。
    我想特别提及的是,这期间有两件事最令我激动和难忘。一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齐鲁晚报》刊登了我写的“我的第一张选民证”一文后,以此为媒介,我荣幸地先后于建国六十周年期间和建党九十周年前夕,登上了省电视台“道德与法治”栏目和央视“新闻联播”的大屏幕,介绍解放初期烟台第一次普选人大代表大会的盛况和参选心情,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如今居然成了现实。另一件是《烟台晚报》庆祝创刊二十周年期间,我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有幸荣获了“十佳读者”的称号,照片和事迹被刊登在晚报上,让我又风光了一番。本书的“选民证登上了《齐鲁晚报》以后”和“多想再伴二十年”两文,具体记述了这两件事的经过和我的感受,它们为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我非常庆幸,我的晚年遇上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生活无忧无虑,可以在一个宽松、和谐和开放的政治环境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散发出自己的微薄余热。在这里,我还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家人和亲友们,可以说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就很难有我快乐幸福的今天。在剩余的岁月里,我想用唐代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并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2015年5月


请斧正!
谢谢!
发表于 2015-5-23 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7 12:01
发表于 2015-5-24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赞不绝口!{:soso_e179:} {:soso_e183:}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杏 发表于 2015-5-23 23:04
谢谢分享。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谢谢!
发表于 2015-6-7 1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节奏的时代让许多慢生活退出了历史舞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9 06:52 , Processed in 0.0618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