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7|回复: 17

[热点] 烟台的端午习俗嫩知道多少?大家可以补充补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处 于 2013-6-10 17:12 编辑

烟台传统端午习俗知多少 蓄兰为沐 戴禄寿线

抄摘:

传统角黍身影难寻


    过去,胶东一带的粽子大多是用大黄米(黍米)包制的,叫角黍。如今的粽子多用糯米包制,黍米则成稀罕物了。

    在各大超市、街边小巷发现,角黍的踪影实在难觅。超市里的粽子品种多样,味道也有甜有咸。从形状上来看,粽子已不止是最传统的三角形,方形、菱形亦是形状不一,且价格不菲。而角黍,只有在街边小巷才寻得到。‘传统的粽子城里虽不多见,但在农村还是有的,其实,还是吃单一大黄米做的粽子最有端午的味道。’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6 收起 理由
深海 + 8
鸿雁向南方 + 8 加分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1# 于无声处


      旧民俗并没有消失,而是随着人口的流动和文化的融合,人们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民俗。虽然人们的注意力大都转移在粽子上,但是,插艾叶、吃鸡蛋、给小孩戴“禄寿线”等习俗还是很常见的。在农村,还有人用黄布制作成猴子、孙悟空,挂在门上辟邪;用五彩丝线扎制成非常小的笤帚、炊帚,给小女孩挂在衣服的扣眼里。

    粽子从形状、口味上的演变,烟台地区赛龙舟习俗的引进,都是本地端午习俗的新变化。民俗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阻挡的。对于传统民俗的继承与发扬,需要青年人倍加重视和细心的流传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 于无声处


门上插艾蒿,辟邪、不瞌睡

    端午之日,烟台人习惯在门口插艾蒿。除了插艾蒿外,有的地方还加插桃枝和“瞌睡草”,为的是辟邪与不瞌睡,有的还要在门上挂黄布做成的布猴儿(大多是孙悟空的造型),也是取齐天大圣能降妖除魔的功能。长岛当地插挂的艾棵,还必于节前一日黄昏后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栖霞等地则在端午当天日出之前到山野“抹露水”,说如此则会眼清目明。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3# 于无声处


端午剪黄纸,七星宝剑辟邪

    五月初一,蓬莱、龙口、长岛等地称之为小端午,在大门门槛上贴一对用黄纸剪的牛。
    五月初五,称大端午,一些地区还在门窗上还要贴剪五毒图剪纸或贴艾虎、葫芦、黄牛、桃、狮、鸡等剪纸,这些民俗意象在民间都有辟邪之功用。如贴葫芦要与七星宝剑相配,剪纸葫芦,民间称之为“收毒葫芦”或“消灾葫芦”,宝剑有辟邪驱魔之用,有的也用宝剑代表菖蒲,菖蒲有香气,也有辟秽之效。

    端午剪纸一般以黄色为主色,也取辟邪之意。端午的门很要紧,跟过年节时贴门神是一样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4# 于无声处


黍米包粽子,鸡蛋鸭蛋送亲朋

    《风俗通》中记载:“先节一日,以菰叶裹粘米、栗、枣,……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所以赞时也。”端午节这天,胶东一带大多是用大黄米(黍米)包粽子,又叫角黍。口味比较单一,最多添加大红枣,不像如今,多用糯米包制,还有肉、蛋黄等多种口味,增加的花样多是从南方引进来的。

    端午节应该吃鸡蛋和咸的鸭蛋、鹅蛋。农户一般从过完年就开始积攒,即使再困难也要样样数数准备一些,节前就馈赠亲朋、孝敬两边的老人,成为送端午节的礼品。

    以前,留下的鸡蛋、鸭蛋会在端午这天煮熟分给自家的孩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孩子们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人们喜欢把鸡蛋放粽子锅里煮。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5# 于无声处


孩子戴禄寿线,入夏第一场雨才摘下

    像许多民俗节日一样,为孩子祈求平安富贵都是重要的内容。

    这一天,大人会给孩子涂雄黄酒,或者戴“五毒兜”。妈妈或奶奶会在孩子的肚脐处缝制一个小兜儿,兜上有绣织的五毒图,即,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大人将一个温热的鸡蛋放到兜里,在孩子的小肚上滚几滚,边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

    另外还有说法,端午节在小孩子的手和脚的腕部拴上“禄寿线”(五色的丝线),等到入夏的第一场雨后摘下让它们随河水流走,能保佑孩子一年无灾无病。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6# 于无声处


赛龙舟本是南方习俗,如今在山东烟台也开始流行。用月季花泡制防蚊驱虫的“端午香水”,大黄米包的角黍(粽子),烟台中已身影难觅。在继承传统端午习俗的同时,烟台地区的端午习俗发生了许多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7# 于无声处


端午本意是祛邪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这天,是进入夏季后的第一个民俗节日,此时阳气上升,蚊虫渐多,容易滋生传播疾病。端午节源于古代的避“恶日”,传说这一日恶疠病疫多泛滥,古代人有“躲午”(躲五)的习俗,后来讹传成了“端午”,意在祛邪除祟、祈福求安。在胶东地区,人们有吃粽子、鸡蛋,给小孩涂雄黄酒,戴上“禄寿线”、“五毒兜”等习俗。这些习俗中,粽子里的大黄米,鸡蛋中的蛋黄,还有雄黄酒等,无一物不是与黄色有关,在古代,黄色有驱邪之说。

    后来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这只是附会之说,表达了人们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怀念之情。赛龙舟为南方习俗,胶东地区本没有。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如今,由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没有赛龙舟习俗的烟台,近几年也开始赛起了龙舟。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处 于 2013-6-10 17:12 编辑

8# 于无声处


自制端午香水已罕见

    端午节的许多民俗活动都与祛病辟邪有关。五月五日古人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这天又叫“浴兰节”。胶东地区有的地方,人们会用月季、蔷薇、稿(音)麦等带香气的花草及艾蒿心、桃树心、柳条皮、腊条皮等泡水洗浴,据说可一夏天防蚊虫叮咬,就像现在人们用的“花露水”。

    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就“五月五日,蓄兰为沐”了,屈原的《楚辞》中也有“浴兰兮沐芳华”的诗句。这种习俗现在已少有人做,但其本意还是与驱五毒有关,并且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用原料大都确有药用价值,也体现了乡野百姓对自然的尊重与认识。如今,不论城市乡村,这种习俗已经很少见了。


(完)
发表于 2013-6-10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晚上山摘艾叶{:soso_e1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8 20:09 , Processed in 0.0745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