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3

【6月作业】胶东的那些丘陵和村落 (王建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7 0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之前的文章曾提过要写一写胶东那些山水之外的丘陵,只因从小就生活其间,太过熟悉反而不知怎么下笔。什么是丘陵,在我的视界里,并不仅是指海拔低于500米或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的山丘,当然丘陵肯定符合这个条件,更重要的丘陵一定是那些没有明显峰脊、顶部浑圆、无一定岭脉方向的山冈丘陵。没有山峰的这些丘陵高处一般都会被称为顶,大顶、小顶、庙古顶是我小时候最熟悉也最质朴的称呼。莱阳地北头的九顶梅花岭大概是最有诗意的。

     这样的地貌几乎铺陈于整个胶东半岛,莱阳、招远、栖霞、海阳四县市交界之地、五龙河、大沽河的中上游源头,几乎全是丘陵,而无明显的山峰,其中的公路顺山岭起伏,车里四望丘坡连绵不断、莽莽苍苍、接天连地,似无尽头,每次经过时总忍不住想千余年前的古人从在跨越这些无穷的沟壑坡谷,不知是否会心生绝望。

     当然这并不是说丘陵地貌就没有变化,风景就一定单调,只是缺少些奇崛和瑰丽罢了。一些丘顶会保留有松树岚子,一些沟壑又有点峭壁风景、似微形峡谷,更不用说沟壑汇聚形成的小河大多顺丘坡宛转流淌,河湾处常有鹅鸭浮水,一侧崖壁直立,一侧河滩白沙,如莱阳护驾崖附近的富水河,直如画卷,皆可入画。近村的平直河道,河旁榆杨槐柳等杂树较多,近年来更有白鹭翔集。更不用说新中国农业学大寨时诸多丘陵皆已改造成为梯田,还建设有诸多小型塘库,点缀其间,又常有水利灌溉渠道,渡槽或高架凌空,或长虹卧野,随处可遇。春夏之交的现在驾车穿行其间,麦子青黄相接,回环层叠,丛丛绿荫之中樱红杏黄,田野色块斑驳而又谐调,特别是莱阳姜疃镇从西宅到岚子之间,其丘陵梯田的风光不亚于南方的高山梯田,黄昏时分,群顶山山余晖,没有一定方向的梯田明暗交替,别有一番风味。

    丘陵的风光是说不完的,还是回到村子吧。就先先说去年和今年去过的莱阳的几个村子。地北头村位于一处岭坡的东南麓,四面皆有小型的坡顶,东侧有一条小河,河东岸还是一列几个浑圆山顶的丘陵,村委就在村北的九顶梅花岭高处,站在村委院中,可以近瞰村貌,远望诸顶起伏,梯田回环。村子姓逄的占多数,村中老房子不多,却有着整个胶东最突出的土地庙景观。从原来村中南大街的西头一进村,就可看见西下街东端的土地庙前两株高大的古柏枝梢墨绿浓郁,浮于街屋之上。近处村中有一照壁,原为关帝庙,庙侧也有一株古柏,可惜已经枯了二十几年,主干还在。直接向东出了街口,就可以看到石砌的庙台上两株十分粗壮雄奇的古柏,主干并不高大,但枝杈四向伸展,覆盖了约100余平方米的一方土地,小小的石砌土地庙夹在两株古柏之间的北部,在其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内敛。古柏虽然挂着牌子说是四百余年,从其胸径判断大概是千余年的样子,庙龛中的土地神像也十分的古老,大概不是逄氏明代建村时所建所植。柏庙旁边是一方池塘,西侧古柏倒映低指,形成了很好的水口景观。(待续)

类似上文提及的土地庙风景,是胶东非常重要的一个聚落要素,不亚于老槐树在村中的地位,古老且直指人生的归途,或许那两棵古柏表明这个信仰已经在胶东历经沧桑变化而未曾更移。给我触动的,还有招远北于家庄子村南河边田旁地堰上的一间小小的红砖砌成的土地庙,香炉仍是旧物,重要的是庙前有一株不算古的古柏,绿色的枝桠在仲春时节仍然枯黄的灌木丛中很是显眼,站在堰上庙旁向南望,河旁的田地平整,河的南边丘坡平缓,果园初绿,再向南是更远处的城边画山。于家庄子的灵气就在这村南河边的地堰上下了,除了小庙,田间地头大大小小的水井,让人心动,还有不少是石砌的井圈,春天马兰花丛生、初夏黄色、紫色、白色的蔬菜花朵,以及凤仙花、一串红、各色锦葵更是村人随手的着意经心。

经年调查下来,丘陵村落边上的那种田园之居、悠然南山景致几乎是随处可见,莱阳瑶头孝子公祠前的一条小胡同尽头就是小山和山脚环绕的一条田间小路,胡同一侧为白石青砖的民居院子,一侧栽了几丛不高的竹子;栖霞亭口一座村子的民居大门是直面山园,园中两棵楸树树干笔直、花朵盛开、浅紫粉红,几乎是我看过最美的花树;莱阳大梁子口村中多是南北向的胡同,胡同北高南低,通向村南平整的一小片麦田,每条胡同中段和南口不知何时起种下了银杏树,于是秋天里,村南的银杏叶黄叶落了两三百年,一处村口的祠堂院子已经拆了,就直面着村南那一小片麦田,宽不过百米,南侧是一条高不过十余米的长长的山冈,西南略作回环,冈上杂树成林,隔田面山,大概就是江南园林隔水面山的情致。海阳矮槐树村几排古老的屋宇身后就是不高的一道高冈,冈上生满养蚕的蘖萝和黑松,可以俯瞰村中的祠堂。

丘陵村落的好处就是村中虽然地形变化不大,道路平顺,台阶不多,招远孟格庄是个例外,起伏不大,但也顺应高差,特别是大书铺二书铺各街巷胡同之间大多通过石砌台阶相连通,是最有设计感的一组街巷空间。但总的来说,丘陵村落总有些局部地势高差较大,或者因地形不规则,不能作为好的建设用地,有些照顾不到的角落,被留了下来,于是各色杂树也就自由地生长于此,有的地处胡同深处,成为村中腹地核心的隐秘角落,有的在村中街巷一侧,三五杂树摇曳生姿,可惜的是在近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大多被硬化了之。

其实那些丘陵上的村落风光怎么能说完呢,况且这些丘陵村落中不少有非常美好的水景值得述说。不管怎样,丘陵平冈上的村落,正是在于那些平素的日常景观,可能是村旁的几丛白杨或榆柳,也可能是一小块农田菜地及其旁侧的野花藤蔓,一片果园中的小屋,不起眼,却是故园风景,儿时情怀,难忘、难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admin + 8 原创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8 0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佛印看了东坡一眼,点头赞道:“好庄严,像一尊佛。”

王博士对胶东山水村落,满眼都是“故园风景,儿时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1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10-14 00:02 , Processed in 0.0587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