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史海钩沉] 略说我所知道的莱阳左懋第与海阳赵景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作者:赵良山

近日,读莱阳左懋第的《左忠贞公剩稿》,文中收录了他与海阳(时为大嵩卫)赵景星的通信。文虽仅有116个字,但字里行间,尽充满了赵景星对左懋第的关爱,及左懋第对赵景星的尊敬。不信?且看书信内容。

候赵别驾景星

弟与兄丈相隔止一衣带水,而未获一晤。两从芝川张茂才得吾兄手书一,赠弟以扇头句一,赠弟以两玉纽、两象章,弟皆拜而受之。屡问其有使往来否,而皆未偶(遇)。后,遣使往候,而兄丈俨然读《礼》矣。

遭秦兵荒之苦,不可口尽,详前楮中。迁延至今,始得遣一介致区区之奠。伏冀鉴宥,勿罪羁迟,则幸甚矣。

232648mu898ckzdlct1zkf.jpeg

左懋第“文抄”“剩稿”

此为大明崇祯年间的事,时左懋第公任陕西韩城县知县,赵景星任山西平阳府通判。同邑之人在外做官,两地相隔又近,往来自然少不了。估计做官前于家时,二人就为友好,且以兄弟相称。

很久以来,本人不知“通判”为何职,后逐渐明白。“通判”一职,地位稍逊于刺史。出巡时,单独别乘一车随行,故又称“别驾”。这一官职,我理解的是,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

赵景星父赵廷策,明恩贡生,累官至通判。父子二人,皆以通判一职告老还乡。年经时,赵廷策奋发读书,曾走二百里从即墨周如坻祭酒游学,并学而有成。在任浙江绍兴府通判时,爱士恤民,口碑啧啧。罢官后,回乡开义塾,延乡里后进授之业。当时大嵩卫本为偏僻之邑,过去少有业儒,是自赵廷策始,人文蔚起彬彬,可与通都大邑相埒。赵廷策是大嵩卫首位业儒!

赵景星,字助月,明贡生。他倜傥不羁,慷慨期许而乐善好施,乡里称颂之。他收孤儿李赞元为义子,并倾心培养。而李赞元也没辜负义父的期望,中清顺治十二年进士,累官至右捕督司郎。之后李司马一脉,成为海阳第一大科举大族。

232648pvgxfjxyrdt5isdh.jpeg

海阳镇抚赵族谱

赵景星次子赵作舟,字乘如,号浮山,顺治甲午(1654)解元,康熙乙未(1679)进士,历任湖广辰沅靖道。清初以诗闻名,其六世孙赵铭彝为其编刻《文喜堂诗集》。赵作舟与李赞元友善,以兄弟相称。李赞元曾于京城赠给他一匹白龙马。于七之乱时,赖此马,赵作舟与子赵绪于乡里脱险。
左氏是明清之际莱阳望族,先祖于明永乐年自章丘迁来。

左懋第父左之龙,为明万历七年(1598)举人,官房山县县令。明崇祯三年庚午(1630),左懋第乡试为亚元,崇祯四年(1631),联捷成辛丑科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此榜莱阳同中进士者还有:姜埰、沈迅。大明鼎革后,左懋第、姜埰、沈迅三人皆不屈于清朝,不做“二臣”,故三人又被称为莱阳“三君子”。

232648ec1wvf6818r04cf1.jpeg

左懋第公石雕像,藏莱西博物馆


左懋第(1601-1645),字仲及,一字次公,号萝石,因其父葬在萝石山,故以山为号。而《明史.左懋第传》中“左懋第,字萝石”是错误的,因“字自名出,号从地生”。

懋第公生前勤政爱民,代表南明朝廷前往北京通好议和,舌战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不屈不挠,维护了大明的尊严,后被处死。死后先是被葬在萝石山父亲之侧,后又被迁至沐浴店镇北旺村。2023年9月28日,小编曾专程赴北旺村祭拜左公,并有幸得到了左懋第公后人左新刚先生的接待。

232648qawkafrrsk0wfnk0.jpeg

左懋第故里——北旺村


232650cih38c3vztc7gy3p.jpeg

232650i0wd6lsij0jivw8c.jpeg

北旺村左氏墓地


232651e3tdymtddkgxx7mx.jpeg

左懋第十世孙、左新刚祖殉难纪念碑(民国)

公懋第官韩城知县时,某年天旱久无雨,替百姓祷雨后而憩于城北门外某寺下。见寺眉书法很棒,便问寺中老僧是谁人所为。老僧说:“异代大臣!”。左公大喜,登台阶观看,且自言自语地说:“一定是韩城人唐朝的白乐天或宋朝的王杲卿笔意,否则也是异代过韩城之名人巨笔。”可近距离一看,是宋枢密院使王钦若笔迹。

他笑而叹息说:“宋之佞臣也。吾人咸重莱公之枯竹、沂公之正色、文正公之举笏,而奈何存佞人之鬼书于天地间哉?”于是令仆人拿斧剗掉王钦若名。从其这一举动看,也深知左懋第公之性格。

232653p11fdeycu6nuuzvm.jpeg



“莱公”是寇准,死于雷州,归葬西京时,民哭于路旁,折竹植地挂纸钱,久而枯竹生笋;“沂公”是王曾,刚直不阿,有正色;“文正公”是范仲淹,为正义敢于进谏,朝廷上屡屡举笏板。而王钦若何人?他结党营私,颠倒黑白,排除异己,与丁谓、陈彭年、刘承珪、林特五人称为宋真宗朝之“五鬼”。

232653sco03pt40fqzzrnk.gif

232656snvvjlh3jv7glval.gif

左懋第公之书法,藏鲁东大学王树春纪念馆

皆说父母是子女第一老师。左懋第公之忠烈来自父母,是骨子里就有的。左公之母亲是宁海卫(牟平)指挥佥事陈治安公长女。据王世祯《池北偶谈》记载:明崇祯甲申,左公奉命督饷江左,其母居京师。此年三月,京师陷,左公之从兄吏部郎左懋泰以车载母归乡,而左懋泰与掖县张忻尚书、栖霞郝晋侍郎徙步以从。行至河北白沟河时,左母呼左懋泰上前,责以不能为国家而死,说:“吾一妇人,身受国恩,不能草间偷活,寄语吾儿免之,勿以我为念。”言讫,不久即死。死之原因是,出都城后,左母一直不食达数日。

左母死后,仅相距一载,左公也不屈而死于北京柴市口,享年45岁。死前,在牢狱墙上写下“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故左公又被赞誉为“南明文天祥”。其仆人左夏、王联州二人,争相替主子跳入滚油锅中而死。死后二人也被塑泥像陪祀于左公两旁,一站一立于左公祠中。

左懋第公娶刘氏、王氏,王氏死于莱阳邑难。生子二:左敏生、左敬生,皆能不坠家声。如今其子孙莱阳北旺村、莱西南仙庄等村及全国各地。

年轻的左懋第赴宁海(牟平)小住外公家时,曾游览过昆嵛山烟霞洞,遍寻“七真人”足迹。登山观海之余,感叹海上“仙山鼻祖”风景之美,并有诗留世:

青松道上来,雪深没两足。
银涛翻紫澜,与我神相触。
石窟别有天,玄绣灿山谷。
天风吹岛音,精气皆恍惚。
吾闻海上仙,杯视此海渤。

左懋第公,身高不满五尺,面赤,颇喜读书。读之谈天下事,目瞠瞠,颊辅欲动。好友崔子忠为其画肖像流传于世,并配有赞诗:


九皋鸣鹤,冬嶺孤松。
材堪梁栋,声振苍穹。‍‍‍‍
松高鹤洁,娇娇左公。

232658a1zrl8cragcg2238.jpeg

左懋第公画像,崔子忠画


232659ov67pevc1iyxib0b.jpeg

崔子忠画像


幸好有明大画家崔子忠,使我们目睹了大明硬汉左懋第公之容;而查遍各种资料,至今却没发现赵景星公画像,不知赵公长啥样。路漫漫其修远兮,继续探索!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闲居种竹」公众号,搜索「gh_bcecba123d33」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9 12:45 , Processed in 0.0502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