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回复: 1

[民俗民风] 清明 簪柳 踏青 贴窗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作者:李强


旧时的烟台清明节,春暖花开,草木吐绿,是少男少女特别欢乐的节日。清顺治•《招远县志•风俗》说的好:“清明 男女簪柳枝,士人携榼尊,招饮野外寻乐,为之踏青,女子即上元节秋千,习轻趫为戏,有立秋千、转秋千二者。”簪柳,是清明节传统的风俗,如今清明节植树的活动,也是从清明簪柳习俗演变而来的。我记事时,节日当天,只记得门簪柳,大型农具、运输工具也插柳枝,孩子们头上争戴柳圈,口吹长短柳笛,甜美、温和、澎湃、震撼,此起彼伏,声声悦耳。成人女子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之风记忆模糊,1966年夏始,此传统习俗消失殆尽。


155433an1p8n44lv0l1yn3.jpeg


清明簪柳之说,源之佛教的影响,柳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驱鬼的功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当然,簪柳是南北朝之后的事情。簪柳,也有记年祈寿之意,民间谚曰:“戴个麦,活一百;戴个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


《莱阳县志•风俗》又说:“男女簪松柳枝。”簪松之说未曾闻,孤陋寡闻。


清明扫墓,应该是1912年推行洋历之后的新风。顺治·《招远县志·风俗》曰:“寒食 邻邑栖霞火禁甚严,招邑不甚禁。士民以是日扫墓,担提尊榼、挂楮锭,野祭祖宗墓,除草添土,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归则合族长幼陈祭余享焉,谓之房食。”


不单单招远县志这样记载,顺治《登州府志》、康熙《黄县志•风俗》也说:“寒食 前二日拜扫先茔,前一日名百五日,俗习无禁忌,殡葬者多。”


我们家族的习俗,也是寒食扫墓,这与烟台文献相吻合。


寒食扫墓,那么清明当日做什么?烟台清代各县志统一口吻说:“士人携榼尊,招饮野外寻乐,为之踏青,女子即上元节秋千,习轻趫为戏,有立秋千、转秋千。”踏青、寻花问柳、招饮寻乐、转秋千这是正事。


155433soqimokird5r01o1.jpeg


寒食、清明为什么不让动烟火,很多人会说:为了纪念介子推。其实这种说有谬误,三晋文化与齐文化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民国《烟台概览•风俗》说的明白:“三月 寒食断火,俗传是日举火则雨雹。”


过清明节,男人们在外招饮寻乐,各家主妇干什么?蒸面燕、包发芽葱包子、熬高粱米饭、煮鸡蛋、贴窗花。


吃鸡蛋,上巳旧俗,后来与寒食、清明三节合为一。


清明节的早饭,吃煮鸡蛋的时候,有个有趣的仪式。把鸡蛋放在小盆里,让孩子们用手抓煮蛋,一把抓几个就吃几个,不能争抢别人的。旧时物质匮乏,家里有数的几个鸡蛋,除去送礼、留给老人,剩下的不能让孩子们管够吃,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久而久之也成为传统习俗。


烟台人常说:“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胶东中部地区称这天为“小媳妇节”。节前新媳妇回娘家,清明回婆家要带回许多面做的燕子,从娘家带回满筐篓燕子面花,表示燕子归巢,在婆家安居乐业,生儿育女。民谣说:“三月三,大燕小燕整三千。”巧手制作的燕子各种各样,个个彩绘,精美如工艺品,惹人喜爱,多不舍得吃,摆在柜头成为装饰。


155433m9ddi9r61g26624c.jpeg


烟台有句俗语“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说明烟台地区冬去春来的标志是三月三。剪小燕,贴窗花,是家家户户人丁兴旺的习俗。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烟台剪纸博物馆」公众号,搜索「lq13805350813」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强老师写的好,对烟台民俗很有研究,可惜好多传统民俗现在人们都不知道了,也更不去传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2 20:27 , Processed in 0.0666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