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2

【12月作业】孙二娘: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家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孙二娘 于 2023-12-31 21:35 编辑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  家庙

      妈妈最喜欢下雪天了。“走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特别好听。”她说。

      妈妈出生在文登侯家镇崔家村。这是个在百度上都查不到太多信息的小村庄,据说建村于明朝成化年间,崔姓人家由荣成县靖海卫迁至此处,以姓氏命名。
妈妈是她们村唯一一个考上初中的女孩子,但她从没在校上过早自习晚自习,因为,从家到文登三中,有十多里山路她要一个人走。下雪的日子,咯吱咯吱的声音是她上学路上最忠诚的伙伴。
  
      在文登,与崔姓相关的村子有很多,东崔家口、西崔家口、崔家庄、崔家营,再一个就是崔家村,这些崔姓人家多多少少的都有些关系,可见这个宗族的繁盛。但时年更迭,已没见到有文字记录把这个关系捋清楚了。

      过些日子,妈妈就要迎来她的第7个本命年,虽然因为腰疾腿伤,她几乎不再出门了,但却精神尚好,记忆清晰。跟妈妈的日常拉呱,那个叫崔家的村子,是时时被提及的,念念难忘的所在。

      “志仁秀吉同宗继,世业渊源景长春”,这是崔家村的字辈,姥爷是“同”字辈,妈妈和舅舅则派“宗”字辈。我的老姥爷是他那一辈人里唯一一个识字的人,而姥爷又是他那一辈人里念过私塾的人,妈妈4、5岁的时候,老姥爷整日价把她抱在怀里,在村里走走停停,指着各户街门上对联念给妈妈听,只两遍这个女娃娃就能背下来,过几日再问,她依然能一个不差的念它们出来。妈妈和舅舅年龄相差16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妈妈做为长孙,也因为伶俐,最得老姥爷的宠爱,甚至每年春节家庙祭祀,伺候祖主牌位时,妈妈也能跟着老姥爷家庙里进进出出。

      家庙在村子中间,距离姥姥家只几十米远。每年腊月末的时候,崔家的族长便开始为春节的家庙祭祀开始派任务。将家谱请出来,清洁、续谱。将祖主牌位从供奉的墙上拿下来,按辈份排在条案中间。崔家各支里条件好一些的,便被要求准备猪头、花饽等大件祭品,而其他则准备些瓜果吃食摆在供桌。自除夕夜起,家庙里的供香、供纸就不灭的。各家轮着在家庙伺候着,直到初三日将祖主们都送回到家庙的墙上,整布遮盖,待来年再出山。

      妈妈还记得那个供桌条几,漂亮的很,深棕色,厚墩墩的,两头翘起。许是那时人小,看那个条几,好高好高。

      家庙日常也有议事堂的功能,家族有大事必在此商议、评判、定夺。

      到妈妈上小学的时候,家庙里的活动就不再继续了。她也不知道那些家谱和祖主牌牌都到哪里去了。后来,各家只在年前到祖坟那儿去烧烧纸,请各位过世的亲人回家过年。

      后来,家庙旁的房子成了供销社,大队部也在这儿成立。这里依然是崔家村的“政治文化中心”,只是,主事的人不再是族长。

      姥爷18岁的时候娶了姥姥,俩人在崔家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离世时都年过90。崔家村里大部分是崔氏宗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家人。但,妈妈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印迹和仪式感缺失了,似乎本与生俱来的亲切与凝聚也寡淡了。在经历了时代的破与立之后,舅舅家的弟弟名字里就没有了字辈。

      妈妈初中毕业后,1959年考入了烟台的山东省水产学校,自此离开了崔家村。

发表于 2024-1-13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差不多每个村子里都有家庙,有的村子还不只一个家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考入水产学校,很厉害。老母亲的人生故事一定很丰富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9 05:58 , Processed in 0.0480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