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1

[史海钩沉] 明清时期胶东的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1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080154nczycqplbscucszy.jpeg

080155ftjw1jttw22dqq1i.png

刘金凤女,1968年生,山东安丘人

教育学硕士,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化史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书院出现于唐朝,发展于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虽然它没有正式列入封建国家的学制体系,但是自宋代到清末,书院一直都是封建官学教育的补充。书院教育重在学术而不主要为科举,这是它与官学教育的最大区别。

明清时期,胶东各地府、州、县都分别建有书院。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这些书院先后改为学堂或其他文化教育机构。


一、明清胶东书院的兴起与演变


宋元以来,山东的书院发展迅速。据统计,宋代山东兴建书院5所,元代山东兴建书院达21所。许多著名学者以书院为讲坛,阐发学术,培植学派,遂使书院成为与官学相辅而行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080155k7285j92f8mvotod.jpeg

四大书院之一之岳麓书院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示偃武修文,重视教化,于洪武元年(1368年)下令建洙泗、尼山二书院,这也是明代所建的最早两所书院,但政府设立这两座书院的目的,仅仅是表示尊孔重教而已,并没有在全国大力提倡创立书院。

明中期以后,官办学校逐渐走向衰败,同时新的学术思想——阳明心学的兴起并很快风靡全国,致使书院在士子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书院于是日益走向兴盛,至嘉靖时期达到了极盛。明代书院以私人创办为主,多是教育与学术研讨相结合。

据统计,山东的新建书院以嘉靖年间为最多。另据宣统间《山东通志》之《学校志》记载,山东建立于明代的书院约50多所,凡府州以及重要县份都有书院存在。

080156ik3whys5yzz7kwzz.jpeg

四大书院之一之嵩阳书院

清政府建立后,国内的反清情绪高涨,清统治者担心书院的讲学会激起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曾对书院加以限制。顺治年间,为了防止反清情绪和力量的集结,又下令不许别创书院,同时禁止群聚徒党。

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趋稳定,清统治者为了笼络一些地方上的知识分子,为封建政权服务,开始改变对书院的政策,由消极的抑制,改为积极兴办与加强控制并重。

自雍正年间起,清政府着手控制书院,陆续把书院纳入政府官方开办的教育机构。书院由明代民办演变为清代官办。此后,山东各府、州、县纷纷举办书院。据对宣统《山东通志》之《学校志》不完全统计,山东在康熙后期到道光年间举办的书院就有80多所,其中已明确为地方官办的就多达70所。

080157dqboi64u4b41z7ol.jpeg

程颢创建的河南扶沟大程书院全景图

书院设院董会,其成员由地方乡贤硕儒组成。院董会推出书院主持人,系主讲人,亦称“山”长,再由“山长”延请当地进士、举人、贡生讲学。知县负监督之责。

书院每年正月招生,学生入学须经严格考试选拔,学员年龄无限制。生员分常课、时课、月课、季课。常课生常住书院,逢五、十听课一次。余者皆不住书院,时课生初一、十五到书院听课;月课、季课生分别为每月、每季到书院考试一次。

书院课程各不相同,按入学生员程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经县学、府学考录的秀才,为准备参加乡试,只定期交送课卷,请书院执教者批阅,称附学生员;一类是经县学考试合格的童生,或以同等程度入院专攻经史的生员,学习课程除《四书》《五经》外,还有《圣谕广训》《四书释义》《四书解义》《诗文析中》《通鉴》《韩文》《楚辞》以及水利、农田、兵法、子、史、百家等,另有专供揣摩仿写的《历科闱墨》等。此外,宋、明理学大师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等也是必修课。从光绪年间始,考校课卷亦成为官立书院的主要课程。

080158o8yyxtyna1hzb4qj.jpeg

四大书院之一之白鹿洞书院


除寒暑假外,书院学生每月开课考试一次,考试内容以八股文、试贴为主,有时也考经史词章。成绩优等者,给予奖银。

在教学上,大多数书院教学一般采用个别研读、互相问答与集体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所掌握知识的程度,采取精讲与博览相结合的方法,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各个时期所学的教材,然后由教师讲授或指导自学。

总之,由于清代书院多改为官办,被纳入官学的轨道,绝大部分书院已经失去了明代书院的那种自由开展学术研究、学术空气浓厚,甚至成为抨击时政的场所的特点,不再以讲学为主,而成为为适应科举考试习学八股文、组织学生学习举业的场所,变成了科举的附庸。

二、明代胶东的书院

明代,胶东的书院已有多处,如蓬莱县的瀛洲书院、掖县的东莱书院与东莱小学、黄县的河滨书院、即墨县的郑公书院、平度州的状元书院、昌邑的四知书院、潍县的麓台书院等,其基本情况如下:

瀛州书院,在蓬莱西门外君子州上,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建,康熙五十一年增修,乾隆十六年、道光八年、光绪四年均有修葺。

080159ea6f8h8b6oob65mh.png

瀛洲书院旧地舆图

河滨书院,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知县贾璋于黄县县城东门外的绛水河西岸创建,后废改为慧灯庵。

东莱书院,在掖县县治南,旧为吕成公祠,明景泰五年(1454年)建于府治西南,仍沿旧名。成化六年(1470年),知府张珩迁入县学之东,仍沿旧名。正德七年(1512年),巡察副使王良臣迁祠于县治南府学之东,树以石坊,题名为“东莱书院”。万历八年(1580年)诏毁天下书院,东莱书院改为吕先生祠。三十年,知府龙文明重修,前为照壁、中门、石坊,石坊上题名“东莱吕先生书院”。

东莱小学,在掖县县治西南,旧为五贤祠,明万历三十年知府龙文明改建。

080202gfn4rprinr9g4czr.jpeg

济南泺源书院课艺(赵良山藏)


郑公书院,在即墨县东南二十里不其山下,汉郑康成读书处,明正德七年知县高允中建。

状元书院,明正德十五年知州刘景为与宋蔡齐建。

麓台书院,在潍县县城西南二十里,汉公孙宏读书处,明尚书刘应建,清末废。

四知书院,在昌邑南门外,本汉太尉杨震祠,明副使王良臣建。

080203hl7iw54tsz72lll2.jpeg

莱阳王垿父王兰升于泺源书院所作课文(赵良山藏)

三、清代胶东的书院

清代胶东的书院,有部分是明朝时期延续下来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修葺或扩建。同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新建书院,其修建者多为地方官员、乡绅及文人学者。1905年废科举时,这些书院相继改为官立高等或初等小学堂。

蓬莱县最著名的书院是瀛洲书院,位于县城西门外君子洲,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办为登州官立中学堂。另,蓬莱县城里曾有道东书院、大东书院、资政书院、蓬莱书院、霖苍书院。

黄县有河滨书院和士乡书院。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年),知县贾璋于县城东门外的绛水河西岸创建河滨书院,后废改为慧灯庵。清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冯赓扬于县署之东倡捐创建士乡书院,光绪二十九年改为小学堂。

080204lc7zfr9d2vqdgvc8.jpeg

福山宾阳书院王隲后人举人王善宝课文

文登县有长学书院、崇文书院、文山书院和昆阳书院。长学书院,在文登城西7.5公里的长学山阳,后改为圣皇庙。崇文书院,在文登县城内,康熙间知县朱应文建,乾隆四十年修,光绪二十九年改为小学堂。文山书院,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知县朱应文捐俸在文城南门里考院街西建书院,取名崇文书院。同治五年(1866年),知县陈汝楫改名文山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文山书院改为县学。昆阳书院,在文登城西约30公里昆嵛山虎伴庵右,清康熙年间,蓬莱贡生黄霁芝讲学于此,清末废。

荣城县有成山书院。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张畲在县治东北倡建成山书院,次年落成。清光绪五年、十五年(1889年)重修,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

栖霞县有霞山书院。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县钟凤腾在县城西北将原学宫改建为霞山书院。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知县严保庸将霞山书院移建于县城内。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县方传植召集乡绅募捐,在县城南门内重建霞山书院。光绪二十九年,霞山书院改为小学堂。

福山县有宾阳书院,在县城西北一里,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李经邦捐俸并倡导地方士绅捐资修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知县何维坤筹集巨款增建。光绪二十九年改为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宾阳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

080204uglssrg1k6zgqrcd.jpeg

福山宾阳书院进士谢隽杭课艺(转自福山书法)

海阳县有学海书院,设于县城东门内东大街文昌祠仪门西。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县邓肇嘉劝捐创建。咸丰二年(1852年),知县王文焘添建卷棚3间,翌年添建龙门3间。光绪初年,知县王敬勋增建。

招远县有罗峰书院,在县城北门里以东,同治十年(1871年),知县赵敏功建,光绪二十九年改为高等小学堂。

莱阳县有泮东书院、卢乡书院。卢乡书院,在南大街路东,为宋琬故居,道光十二年知县章寅改建。泮东书院,在县学东。

宁海州有牟平书院,州治东,旧在州治东南。乾隆五年知州周道济建,二十三年修,道光元年知州吴承端迁于州治东,二十六年重修。

080204u55lbkbe5ebjyr93.jpeg

《海阳县续志》载学海书院之况

莱州府有北海书院,在县治西南,康熙三十三年海防道丁蕙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按察使黄炳饬建于县治西。后曾改为“海山书院”。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学使翁方纲仍题名“北海书院”。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曾重修一次,年久多塌圮。光绪十七年(1891年)知府蕙志修外墙西厢;十八年,登莱青道盛宣怀、署知府崔钟善、知府彭念寰、同知苏龙瑞捐修。

掖县有韩信书院、海山书院、通德书院、东莱书院和东莱小学。韩信书院,在府城东北四十里崮山下圣水头。海山书院,在府治南,康熙三十年(1691年)海防道丁蕙创建。乾隆三年(1738年),知府严有禧修葺改为遗爱祠。咸丰九年(1859年),知府王鸿烈制订章程。

胶州直隶州有珠山书院、胶西书院和灵山卫书院。珠山书院,在州城南水寨街西巷,乾隆十四年知州朱若炳建,十五年修,道光二年知州李文耕移建南门外墨河桥北,五年、十五年重修。胶西书院,在东门里,乾隆五十一年知州张玉树建,嘉庆十年、道光十五年、二十四年均修。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胶州知州张玉树建灵山卫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年),胶州知州戴屺重修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灵山卫书院之制遂废。

080207k930alyal6lym6l4.jpeg

福山宾阳书院谢乃实后人进士谢宜发课文(赵良山藏)


即墨县有郑公书院、劳山书院。郑公书院,在县东南二十里不其山下,明正德七年知县高允中建。劳山书院,在县治东,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建。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叶栖凤建,道光二十五年王九兰置田,同治十一年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皋虞小学堂。

平度州有4个书院,状元书院,明正德十五年知州刘景为与宋蔡齐建。太泉书院,在州治北三里泉,邑人官贤建。两山书院,在州治东八里两髻山前,邑人李慧建。胶东书院,乾隆二十四年知州王化南于圆明寺旧基建,五十一年、道光八年、二十三年、光绪十四年均修,二十九年改为小学堂。
高密县有通德书院,在东门里,同治十一年知县陈来忠建,光绪二十九年改为小学堂。

昌邑县有2个书院,四知书院,在南门外,本汉太尉杨震祠,明副使王良臣建。养志书院,在县城西二里西岩山前,旧为逄萌故祠。

潍县有3个书院,麓台书院,在县城西南二十里,明尚书刘应建,清末废。思乐书院,在敬一亭东,清末为训导署。潍阳书院,在县治南十字口西。

本文摘自烟台市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芝罘历史文化》总第25期
080207ggbijfjf719f1jg1.png

---公众号编辑部

总编:郝有林

主编:芝草

编辑:张桂荫 王慧 赵良山

本期编辑:赵良山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公众号,搜索「gh_88661fc3423f」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发表于 2023-12-2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9 05:02 , Processed in 0.0507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