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7

[地理风物] 蚬河路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岗山文化 于 2022-1-9 15:23 编辑

   蚬河路桥的故事俺村管一半
                            隋建国
      胶东半岛莱阳五龙河之一的漩河(栖霞)(蚬河莱阳)发源于栖霞西部,在栖霞境内官道与观里两镇交界处那段叫漫滩河。因此处河床较宽水流缓慢,由上游湍急的河水带下来的泥沙在此沉淤,两岸形成宽阔的河滩,故名漫滩河。
    漫滩河东岸的小院村与西岸的柞岚头村交界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唐代东海至京城长安的官用大道穿越大河,即现如今的海莱路(省道306)栖霞西段。
      省道306如今在官道段建有两座大桥,横跨蚬河的大桥路牌名为柞岚头东桥。蚬河西支流发源于岗山北部称岗山河,经柞岚头村西在村前入蚬河,跨河桥长度仅次于蚬河桥,桥牌名为柞岚头西桥。如今该公路由于大部分路面平缓,再者贯穿沈海、青龙等多条高速路,成为半岛东西的重要干道。这条路段,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不仅路面狭窄,坑洼不平,且河流一年四季河水不断,人车受阻,极为不便。1960年在我上中学时,这两条河冬季需要脱掉鞋袜踏着冰雪过河,夏季结伴手拉着手在齐腰深的洪水中涉水过河。后来随着上游建水库蓄水,河水减少,再加该路 1971改线大修,2001再次改线并路面大修,2017年路面加高大修,才改变了局面。   
      蚬河西岸的柞岚头村和东岸的的小院村往年常被洪水分隔,只能遥遥相望。小院村在河西岸有耕种的土地,雨季无法过河管理,常常荒芜。当年小院村后有一座庙堂内有一口大钟,有句俗语道:小院撞钟,柞岚头正上应;小院撞钟,柞岚头吃一惊。意思是说,旱天小院村地势高敲钟求雨,而柞岚头村地势洼地里不干旱正合适。雨季小院敲钟是防洪水,柞岚头村地处蚬河及两条支河把它夹在中间,常受洪水侵袭。小院村只要一敲钟,柞岚头就害怕,认为又来了洪水。另一俗语为:“孙疃村(上游)洪水淹,柞岚头爬磨盘顶上山。”只不过建国后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在上游修建了龙门口和岗山两座水库拦洪蓄水两村才得以安宁。
      话说早些年间,在无正式改建海莱路前,这里是县域西南乡的东西交通要道。对岸两村为了出行耕作方便,在冬季双方曾多次用乱石头搭建临时小桥。话说一年冬天,一名过往行人因河水猛涨淹没了石桥,需脱鞋涉水过河,就随口言道柞岚头小院就没人个人,怎么不能把桥修修!话刚刚说完,那在河边田间的自称是柞岚头的年青人林某上前说:“伙计,别那么说,俺村有人,我送你。”说着那人就脱下鞋做好了要背那个人过河的姿势。这位行人一看说多了话,忙施礼说:“对不起,抱歉、抱歉。”年青人十分客气的说:“没关系,这是俺村应尽的责任。”执意要背。又说:“你看我把鞋都脱了,再不那就是瞧不起我,那不就说俺村真的无人了。”二人在西岸边争执了片刻,过路人无奈只好不好意思的让那热心的青年人背起进入河水中。
    河到中心,水已满过膝盖,水流湍急。青年人林某风趣地说:“伙计,实在对不起,俺柞岚头有人,但只能送你一半路程,那前边的就靠小院村负责了。”说着就把那人抛到河中央而返回。过路人站在冰凉的水中哭笑不得,只好朝前涉水而去。“唉,怨哉,怨哉。”鞋裤子都洗透了,这大冷的天,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至今还在流传,只不过是当年交通不便的笑话而已。如今在这半岛东西交通要塞的省道306上已架起了两座跨河大桥我国南北大通道沈海(同三)高速栖霞南站出口就在此。看,南来北往的车辆通过这里把果都栖霞的苹果源源不断的运往世界各地和祖国的四面八方。大河两岸的人民站在高而宽阔的大桥上感慨万分——啊!今朝更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 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村管一半。这也是很多国人的处世理念,甚至滋延到社会管理层面。虽然分工明细了,但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带来很多问题,给普通老百姓造成损失和遗憾。这种事情至今依然堂而皇之地存在。

点评

感谢前线您的关注。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3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线 发表于 2022-1-11 19:27
俺村管一半。这也是很多国人的处世理念,甚至滋延到社会管理层面。虽然分工明细了,但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带来 ...

感谢前线您的关注。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7 1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照片吧?

点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00617128931065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8 1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岗山文化 于 2022-1-18 17:33 编辑
前线 发表于 2022-1-17 19:18
有照 胶东民间故事:栖霞柞岚头村和小院村之间有条“漫滩河”播报文章


胶东故事会
发布时间: 2022-01-16 16:52作家,本地资讯创作者

已关注





莱阳五龙河有条支流叫蚬河。不过,在上游的栖霞,人们对它称呼却是“漩河”。




实际上,漩河也是大面上的叫法。在不同的河段,它还有许多小范围流行的“别名”。




比如,在官道与观里两镇交界处那一段,当地就叫作“漫滩河”。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此处河床较宽、水流缓慢,泥沙在此沉淤,两岸形成宽阔的河滩而来。






在漫滩河的东岸,有个村庄叫作“小院”,属观里镇地界;在河的西边,有个村庄叫“柞岚头”,归官道镇管辖。小院和柞岚头,不仅连接了观里和官道,也沟通了海阳和莱州——海莱公路(S306)就从两者之间穿过。




海莱公路的前身是古代的“官道”(官道镇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过去的路况显然不能与现在相比。尤其是在跨过漫滩河这一段,颇有“行路难”之感。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上中学时,对此就有所体会:冬季需要脱掉鞋袜踏着冰雪过河,夏季则结伴手拉着手在齐腰深的大水中跋涉。






远地的人们,可能只是偶尔才会过一次。但对于柞岚头和小院的村民来说,“过河”却是家常便饭。因此,这种不便,他们的感受也更深。




小院村在河的西边也有耕地,老辈每到雨季,由于无法过河管理,便常常荒芜。听老人说,当年该村后有一座庙堂内有一口大钟,有句俗语道:小院撞钟,柞岚头正上应;小院撞钟,柞岚头吃一惊。




第一句说的是旱天,小院村由于地势高,积水少,就会敲钟求雨,而柞岚头村比较洼,地里不干旱,正合适。第二句说的是雨季,小院敲钟为了防洪水,而柞岚头村地势更低,此时自然更加紧张。




为了出行耕作方便,过去两村在冬季曾多次用乱石头临时搭建小桥,但遇到下雨多的年头,也容易被淹没。




话说某年冬天,一名其他村的行人走到这里,因河水猛涨淹没了石桥,只能脱鞋涉水过河,就抱怨了一句:“柞岚头和小院没有人么?怎么不能把桥修修!”




结果,此话被在河边劳作的一位青年听到。这位青年走上前去,自报家门,说是柞岚头的。他还回了对方一句:“伙计,别那么说,俺村有人,我送你。”




说着,这位青年就脱下鞋,做好了要背那个人过河的架势。外村行人自忖说多了话,连忙赔礼道:“刚才随口一说,对不起。”




青年执意要背,说:“没关系,这是俺村应尽的责任。你看我把鞋都脱了,再不答应,就是瞧不起我,那不说明俺村真的无人了。”二人争执了一阵儿,过路人无奈,只好同意了。




待走到河中间的时候,水已过膝,且流得很急。这时候,青年忽然停下了脚步,告诉对方:“伙计,实在对不起,俺柞岚头有人是有人,但这条河不全是俺村的,就只能送你一半路程。那前边的,就靠小院村负责了。”说完,他就把那人撂在河中间,自己返回去了。外村人站在冰凉的水中哭笑不得,只好勉强趟了过去。






以上内容虽然听起来有些像笑话,但据说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它一方面反映出老辈的交通不便,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胶东乡民“耿直”的性格吧。




当然,刚才说到的这些,都是往事了。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河流上游修建了龙门口和岗山两座水库之后,洪水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少了。而随着海莱公路历年来的扩建整修,“天堑”也早已变成通途。如今,有一座大桥横跨在河的两岸,名曰“柞岚头东桥”。而在其西边不远处的另一条河上,还有一座“柞岚头西桥”。故事里的场景,年轻一代已经很难想象出来了。




(本文作者:隋建国,1946年生人,籍贯栖霞大花园村,从教数十年,退休后致力于民俗文化收集和研究,著述颇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0 01:52 , Processed in 0.0555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