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9|回复: 25

读《我的故乡在天堂--站在自己的墓碑上发问》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2-24 14:38 编辑

(这类书一直是喜欢的,思想随笔,带着对人生对时代的思索。摩罗的这本书,开篇十几页,便让我耳聪目明。即兴划拉了一篇有感,先且发出来。)



常有人喟叹,当下这个世上那里还有真话。其实这不可怕,更可怕的这是一个“说了真话没人信”的社会。

所以我的语言风格也起了变化。开始正话反说,或是兜个大圈子再回到原点。目的无非两个:一个是让本就不想听真话的人当做是废话;二是让那些经常被谎言驾驭的人加深印象。

摩罗的开篇谈“王开岭”,让我想起《精神明亮的人》,还有那句“没有雪的冬天,季节还有尊严吗?”的掷地有声。

文中有标题“王开岭的地下室”,不知是比喻或是写实。但当下,王开岭的发声确实不是主流。好比蚁居在北京的漂儿,同样寄居在人防工程的地下空间里,成为不了京城居民的主流。他们是这座城市庞大功能的服务者,是不容忽视的群体,不幸被忽略了。

王开岭是山东人,王小波也在牟平生活过,现在还出了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山东人莫言。真应了对山东人的口碑“快人快语,仗义执言”。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真理若只为少数人服务,牺牲了大众,是被“披上了羊皮”的真理。意识形态格式化,思想就停止了,或者思想家集体变成了哑巴,更甚之成为弄臣。不是不明白,是揣着糊涂呢。

这些所谓的思想家(文学家)失去了劳动力,不在继续精神生产。有的并不是真正失去了劳动能力,是失去了勇气。有的却是彻底失去了创造力。

发展生产力,不仅仅是工业机器制造。物质的拥有,不该是社会存在的全部。人皆而知的道理,被物欲蒙上了白布。浮躁的人们不想去揭开它。有人试图尝试,轻轻的一块白布,有如千钧,沉重得竭尽全力也掀它不起。

体制化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最点睛一句台词。被体制化的他们重获自由竟不知生之意义,悲哀的只能用死亡来换得救赎。

可见躯体的自由,不具有自由的全部。智障的汉子不乏强健的体魄,但被称作“不健全”之人。精神匮乏的人,我说也是一种残疾,是用拐棍、轮椅生存的人。

当下,人人不信真话。面对一个无精神生产的人,你诚心告诉他:你是残疾的。他会对你泼口大骂甚而大打出手,动用一切体制内的手段报复你。由此证明他是有头脑的,有方法的。可这一切,终究不是精神的力量。

“信仰是一种价值的持守和践履”。我在找寻它。过去的一年,数次提及“坚守”,是西窗人一个个的约定,是西窗风格一次次的摸索。有一天,西窗有了自己的风骨,形而上而为一种具象,看得见,摸得着。围集在西窗的人,会增添一种信任。这种信任,让西窗人有归属,有安全,有幸福。

不敢去学作者摩罗,张口则“读书人”。有时在想,读了这许多书,获得些什么?甚至有时后怕,当前这种混乱的状态恰恰是闲读书读多书所致。

不是危言耸听。读书不成体系,不带章法,是很容易“人云亦云”而“众说纷纭”至“不知所云”的。

但我们还是喜闲读书,读多书。避免不必要出现的“混乱”,便需要一个方向,就是“增加想像力”。这是一种生产力,诸多书籍则成了无数可用的生产资料。

从读书中不该找寻处世之道。好比不能全信那些所谓营养专家的指导,结果反而是人们不知吃什么是好,怎么吃是对的。抱着解决“处世之道”来读书,也容易陷于这般境地。作者如此之多,作品如此之丰盛,听谁的,信谁的,很难适从。

有这样的读书人。他读书不是要去听谁信谁的,只是在汲取生产资料。通过“闲读、多读”的生产关系,创造更为先进的生产力。不等同于象牙塔体制内的学习,那是机械僵化的。如此,出来的产品,即是独立的思想。若能持久,形成体系,指导广众的生活和生产,则升级为“信仰”。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收起 理由
兆宁 + 2
兰儿 + 12
山人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2-2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失去自信的人如何去信别人?活得真实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知道自己还是个地球人,如此而已!
发表于 2013-2-24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读书,让生产资料更丰富,让人生更多彩。真应该多进来学习。
发表于 2013-2-24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竟然有藤椅!坐着藤椅读书好惬意!
发表于 2013-2-24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还有板凳!好像回到了小学生时代!
发表于 2013-2-24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报纸?这么好的阅读环境,这么温馨的阅读氛围。真的想进去体验一下。
发表于 2013-2-24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二十岁以前大量阅读的时代,最理想和浪漫的读书场景就是:或坐或俯卧地
板上,四周散落着各种想读的期刊,待手里那本大部头的要背要记的书读累的时候,就随手向四周摸起一本,随意翻到一篇休闲文章很轻松很享受地读着,待大脑舒适下来,再继续啃那不得不啃的所谓概念理论。一本要考试的书,要搞懂,还要看许多相关的辅助读物,于是,也经常把这类书散落四周,时不时地拿起翻阅几分钟,然搞明白了就立即返回到主题内容上来。如此折腾,留下最深记忆的就是地板,让我随意舒展随手可取,享受着读书的艰难和乐趣。
 楼主| 发表于 2013-2-2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二十岁以前大量阅读的时代,最理想和浪漫的读书场景就是:或坐或俯卧地
板上,四周散落着各种想读的期刊,待手里那本大部头的要背要记的书读累的时候,就随手向四周摸起一本,随意翻到一篇休闲文章很轻松很享受 ...
蹒跚学步 发表于 2013-2-24 06:24

昨天在北岛回忆在西炮台公园读闲书的经历:往往早上到齐客隆超市购香肠一包,啤酒或小红星一瓶,拎着一个包包,里面放着一本书和一个布单。到了西炮台,上午多在纪念碑那,中午则移至南边树林里。看看书,发发呆,与前来的游客或居民拉拉呱。午时则喝喝小酒儿,基本有点晕乎了,布单上一躺半梦半醒的眯上那么一会儿。下午接着重复上午的内容,直至日落西山,方意未尽的回到家中。途中不忘再拎上三个散啤。
发表于 2013-2-25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发表于 2013-2-2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人们都在追求狂欢与热闹,能够静下心来坚持读书的人实在了了。西窗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欣赏如石版主的读书随笔。以后要认真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领悟人生至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20 03:32 , Processed in 0.0557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