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4|回复: 1

一个院子,和四个生活家的理想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近两年来,人们似乎热衷于看“民间建筑大师”表演,对诸如“两个理工男,把猪圈改成爆美别墅”“单身大叔包下一座山谷,花1200万造成隐世民宿”等神操作不吝赞美。


这些房子不论是在穷山僻壤还是大隐隐于市,都莫名撩动蜗居族的心。它们被赐予高光,也成为一众文青和旅游KOL的猎奇胜地——毕竟这些装修费分分钟超过毛坯房本身的屋子,确实并非一般的凡夫俗子或穷人能拥有。


但正如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所言,“建筑就该像是从土里生出来的一样”,一个住所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其精巧的设计,而在于它的生命力和人在其中的情感联结。


远亲和近邻,都是社恐想躲避的人


中国住所的变迁史,也是中国人情关系的发展史。从前人们围绕部落聚众而居,整条村都是窜过门也拜过把子的兄弟姊妹,“远亲不如近邻”自然是社交箴言。


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个幕后推手,人们被集中到封闭小区里的“鸽子笼”,强大的抽油烟机抽走了邻家的饭菜香,人心隔着厚实的粉墙越发孤独,小孩也被调教为“不能和陌生人说话”。


传统的具有亲和力的人际关系,能否在现代社区复现?


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也凝固成僵硬的水泥板。虽说在大城市游荡的人,都相对挣脱了小地方固化的礼教和束缚,但其实高度规范化、人情不流动的居所,也不见得是一个自在的心安之所。哪怕某天一时兴起敲响对面的门,想与邻居分享水果,也极大可能会被“无事献殷勤”的猜疑折磨一番。


于是到后来,无论远亲还是近邻,狭路相逢,都成了目光想要躲避的人。等到哪天社恐们有了闲钱,干脆就跑到深山野林去,遗世而独立地建造一个自己的房子。



这正是现代城市的的伤心之处。但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带着群居动物的心性。虽然被迫习惯大城市的冷漠,但内心总向往从前人际间的亲厚,看到邻家的小孩在门口溜达,总忍不住想伸手摸摸他脸颊;某天出门偶然收获邻居的一个微笑,也会格外欢喜,觉得“今天心里有点暖”。



院子,重新串联人间喜乐


独居式疏离,会是中国居住史的终极命运吗?最近,一种崭新的居住方式悄然诞生,并试图改变这种人际的“僵局”——一些居民主动聚集到一个自由而亲和的院子里生活。


自古流传下来的中国式院落,承载着一户人家最充沛的情感。四季的更迭在这里呈现最色香味俱全的直播,孩童绕树嬉戏,撩逗猫狗,路过的邻居都爱攀着篱笆互通有无。


在大理的一个小院子里,四位“院主”就过着这样与大城市截然不同的小日子。他们依苍山洱海而居,并开拓了一片与个人志趣相融的精神田野。



//啤酒精酿师 九寸


九寸最喜欢云南三月的市集,因为在这个春风烂漫的季节里,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入酒的草本植物。


许多年前,他还是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员工,过着朝九晚五的国企生活。但自从某次迷上洱海一家客栈门外的夜来香后,就决心搬到这里,专心研究他的精酿啤酒。


他喜欢思索不同麦芽的搭配比例,看着新酿的琼浆注入玻璃杯。在他这里,等待与倾注是头等大事,但邻居永远是他第一时间的新品评测体验者,他们常常在露台试饮,有一搭没一搭地聊那些如醇酒般流过的时光。



//美食博主 麦子


麦子的每一天,从精心准备可口早餐和烹煮花茶开始。她是“麦子厨房”的主理人,但在2015年以前,她是深圳一位焦虑的母亲。在大城市,小孩上幼儿园道阻且长,学区房难寻,环境逼仄,还不时要面临食物中毒丑闻所带来的恐惧。


几经考量后,她决定举家搬迁到大理。当地的幼儿园很灵活,有注重户外游戏的老师,也有专注学习的英国外教,还有300多亩的有机蔬菜园供小孩子玩和吃,她所担心的教育问题都一一迎刃而解。


更让麦子收获意外之喜的,是这个小院子临近苍山,提上菜篮就可以出门徒步和野餐,孩子想玩水,开车十分钟就到洱海。“从前在深圳,去一趟海边既堵车又遥远,人还巨多,想遛个弯都要排队。”



//自由撰稿人 小轨


小轨和丈夫,都是内向的文艺青年。原本想着到大理做一对避世鸳鸯,没想到在这个小院子里,竟然与许多陌生人成为了家人,还被撺掇着写了一个“小轨窜门”专栏。


在大城市里,去别人家蹭饭好像很奇怪,但在这里,邻居常常带着新鲜蔬菜和美酒来窜门做饭,有时候院子的长餐桌上满满当当地挤了二三十个人正高声阔谈、举杯畅饮,饭后还会有许多男院主主动帮忙洗碗。


成婚那天,同乡的高大哥特地把自家主卧布置成婚房,让小轨“从娘家出嫁”,其他邻居也贡献了婚车和司机,整个院子热闹又亲和。



//亲子戏剧人 罗姐


退休之前,罗姐是帝都的老出版人,年复一年被灰蒙蒙的雾霾和春日飞絮困扰。


但自定居在大理后,罗姐的幸福感从清晨就开启了。每天牵着小朋友去上学,会走过茶马古道的一个旧村子,“那是一个千年古道,我们会在那记录每一天的日出,就像修行一样,整个心都排空了,变成很单纯的人。”


在小院子的生活,唤起了罗姐晚年的激情岁月。她建立了一个每天被洱海风吹拂的“苍山公共图书馆”,还开创了亲子戏剧班,曾和院内的小朋友们排了一出《木兰辞》古典戏剧,一起学习即兴舞动,唤醒肢体对艺术的感受力。


在大理亲子剧团——空剧团上的户外自然课堂。 图/罗宇飞


凡人与艺术家的距离,只在一院之隔


院子,构成了凡人精神的屋前空地,让人更容易领悟生活的美感。


在都市人的潜意识里,中国寸土寸金,到处都人口爆炸,但在知乎的“家有小院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提问上,会意外发现很多“民间艺术家”的高赞回答。


爷爷奶奶拥有一个秘密花园,老两口在这过着神仙般的养老日子。门口有菜地,当季蔬菜基本不用买,每次回去奶奶都会给我带几大兜无公害无污染农家菜。——知乎网友范范饭饭


每年会收获一窝坐落在杏树枝桠上、如同花生米大小的画眉鸟蛋,蓝得像染色的呀,上色还如此均匀,居然还是蒂芙尼蓝。长大后,小画眉飞走了,鸟爸鸟妈第二年又会诞育一窝新生雏儿。——知乎网友蜜渍脆梨


我希望它在保持一定美感的基础上,越来越杂乱有致,蓬勃自然……它并不为了人的舒适活动而存在,所以你看不到区隔和边界,它更像是一块迷你绿洲,让我在水泥森林的包围中有了这么一片安逸、静谧,与现实有所隔绝的世外桃源。——知乎网友马锐拉


这些回答都附赠大量高清的绿色生态原图,尽管不精修也无滤镜,但其朴素自然的气息愿意让读者一翻再翻。



可见真正美好的居所,需要的是生活家,不是建筑师;是一个接地气、汇人气的院子,不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繁复园林。它并非古代同姓家族的大部落,也并非为了利益集合的共同体,只是为着同样的、对家和爱的渴望。


林语堂曾在《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以这一桩“快事”点题结尾: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在他看来,“花园的‘园’这个字,并不是草场或几何形花状的涵义,却是指一块土地,那里可以种蔬菜,栽果木,又可以树荫之下闲坐坐。”在这种意义上,其实是等同于我们所说的“院”,它是一个家中最能包容万物的场所。



大理的小院子,实质是缔造了一个乌托邦。它更关心人在其中的内心感受,用心筑造他们远离喧嚣都市后的心安之所,并把每一天的生活都变成惬意的度假,让在家中度过的每一寸光阴,都怡然自得。


因此,家的概念,不只是“有瓦遮头”,它需要开阔的空间,更浓稠的人情味,更多离家之后还会一直想念的人和事。



而大理的小院子,真实记录了这群人的笑声,和他们与大自然的真实对话。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新周刊」,搜索「new-weekly」即可关注。  

发表于 2019-5-20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19 02:32 , Processed in 0.0527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