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4|回复: 7

[史海钩沉] 家住文化路一晃五十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杨建隆撰文/供片

  记得1958年南大道(今南大街)拓宽,我们家搬到了水产西街(现在文化路市场的位置),当年,这里还是郊区呢,四周一派荒凉。我们家在这一带住了整整50年,亲眼见证了文化路半个世纪的沧桑变迁。如今回想起来,一切宛在眼前,我们从时光里穿过,人的容颜会苍老,而时光,只留给我们永恒的微笑。

  一条土路的前世今生

  1958年前后,毓璜顶以西至现在的文化路市场,小黄山以北至文化宫后街这片区域,纵横交错着几条深河,除此之外的空地,陆陆续续被烟台当时几家大企业盖上了家属宿舍。文化路小学前身叫法院街小学,也从南大街搬到这里。
  自东向西,中间有一条土路,宽不过五六米,一下雨,一片泥泞。土路的南面是一片片红砖斜顶的平房,自东向西依次是机床附件厂宿舍、水产(烟台渔业公司)宿舍以及我们这些搬迁户。这些家属宿舍一排排、一组组像方阵,每个方阵中间有一条2米到5米宽的路。机床附件厂宿舍占了四个方阵,西面的水产宿舍有三个方阵,而水产宿舍东、西各有一个方阵是水产东街和我们住的水产西街。机床附件厂宿舍和水产东街之间有条深沟,南面小黄山下还有一湾小水塘,中间只有两排房子,住的多是周围村落的农户,这就是以后的文化一巷到文化十巷。上世纪70年代后,小黄山上也被盖上了简易的楼房,就是现在的文化十一巷到文化十三巷。
  土路北面的房子就五花八样了。毓璜顶以西,依次是机床附件厂一部分宿舍、文化路小学,这之间还有个村子叫迟家庄,迟姓人居多。再向西,是水产公司盖的十栋左右的楼房,港务局也在这里盖了几栋二层楼,中间夹杂着几排瑞丰面粉厂的宿舍砖房,西面就是完整的大海阳村了。
  土路的北面交错着几条深沟,沟边都长满野枣树等灌木。记得我们法院街小学(现文化路小学)操场西边就有一条这样的沟。有一次在操场上玩球,不小心球滚到沟里,我去捡球,不慎掉进沟里,摔得不轻,回家一周没爬起来。
  这条土路原来通毓西路那段是“L”形的,上世纪80年代,在毓璜顶西面开山落坡,从毓西路斜插过来,经过一次次加宽,由土路变沙石路,后来又铺上了柏油,两面修了人行路。1973年,这条土路改为现在的文化路。

  好个气派王家茔

  我们的邻居住水产宿舍,他们大部分是从荣成、文登等地迁过来的。家中的男人大部分在船上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出海。家属大都不工作,持家教子。渔业公司当时有一个网厂,职工家属可以去厂里领尼龙绳回家织渔网,由网厂收购。邻居们很多家都干这活儿,全家上阵,有时边吃饭边织,我当时经常去串门,也顺便学会了这门手艺。有时领取的尼龙绳有剩余,就织成网兜,相同于今天的方便袋、塑料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去市场买东西,几乎家家都拎它。
  我们家住最后一排房,这里原先是一片坟地———王家茔。土路北面当时还有七八座坟丘,坟丘紧邻大海阳村。这些坟丘都没有墓碑,也不知是什么年代的,我们每天抬眼就要看到它们。有些坟丘已经塌陷了,有人说这里晚上闹鬼,其实只不过是磷火罢了。“文革”期间,这些坟丘被大海阳村改作了菜园,上世纪70年代初盖上了港务局宿舍楼,至今未拆。
  刚搬到这里时,王家茔的遗迹随处可见,到处躺着、站着的石人、石兽多达十几尊,都是用汉白玉精雕而成,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小时候,我们几乎天天都爬到它们身上玩耍。我们房后和土路之间,还有一条宽不足一米的河沟,水是从毓璜顶方向向西流过来的,一到下大雨时,河沟能起到很好的排洪效果。为了出行方便,有些大人忽发奇想,把王家茔附近遍地的大石碑搬过来,铺在河沟上当桥,每条巷子都至少铺四到八块石碑。这些石碑至少宽0.6米、高1.2米以上,这么多巷子要铺多少石碑我没统计过,可见王家茔当时的气派。小时候我很好奇,经常看这些碑文,看哪些官大,记得有雍正年代的、嘉庆年代的、道光年代的、咸丰年代的等等。后来这些碑文被泥土覆盖了,看不清了。我记得在1970年左右,港务局和瑞丰面粉厂宿舍拆盖楼房时,中间有一条深沟,这些石人、石兽都当成填充物扔到沟里。就在今天的大海阳西街和文化路的交汇处。而那些当桥用的石碑,1987年左右在盖文化路市场和水产宿舍改建楼房时,不知被搬到哪里去了。

  神秘建筑今犹存

  我们家的东北面、大海阳村东南,还有一栋别致的带有一丝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红砖建筑,周围有五六根用原木连接的高十几丈的“天线”,每根“天线”四周都用十几条钢索拉着,占了有十几亩地,据说,这是港务局当时的电台。那栋建筑一直很神秘,行人不能靠近。大人吓唬我们说:靠近了,就把你当成特务抓起来!上世纪60年代,这栋建筑每天都有一名军人挎着大盒子枪巡逻,时间长了,和我们小孩都熟了。我记得有一位军人戴着大盖帽很精神,经常晚上跑到我们胡同头给我们讲故事。值得庆幸的是,这座当年的神秘老房子至今还保留着,深藏在楼宇之间。
  当年,我们那里就像是深山边上的村落,经常会有各种动物光顾。因为住平房,家家都有院子,几乎每家都养鸡,晚上一定要把鸡舍的门关好,再压上块大石头,以防黄鼠狼来偷食。刺猬也是常见的小动物,据说山上还有狼,可我从没见过。再就是蛇了,很多。房后的河沟还经常可以看见一种绿色的蛇,在水里游得很快,大人说叫水青蛇。因为我们是在旧坟地盖的宿舍,1969年家家挖防空洞时,不时有人挖出棺材和尸骨。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在大海阳看山的邻居,想在自家的空地上挖个菜窖子,挖了不到半米深,竟挖出一个大棺材盖,木质很好,这老人正好用它做了几个小凳子。
  岁月变迁,1986年,文化路扩宽建立交桥,我们住的那排房拆迁,我们家搬到了小黄山。其他住户也在第二年因为要建文化路市场而搬迁到了火车站对面的三明街;机床附件厂、水产公司、港务局等宿舍也由平房改建成楼房,文化路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2008年,我们家又从小黄山搬到了新建的小区。1958年到2008年,家住文化路50年,往事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据说这里已被列为市里规划改造的区域,相信,文化路会变得更美。


神秘老房如今深藏楼宇间


现在的文化路街景


1983年,笔者刚结婚时和妻子及父母在老房子前的合影。

来源:烟台晚报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景由心生 + 6
大匠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1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岳母家的老邻居,
建隆仁兄我见过.
嫂子似是俺同学,
这般宅院忒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神秘的房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发表于 2012-10-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神秘的房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老前 发表于 2012-10-13 20:19

人家说了是放电台的
发表于 2012-10-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于找到了王家茔的下落
发表于 2012-10-14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年~~五十年回头看走过的路,你  我 我们还会有多少记忆留存?
发表于 2012-10-14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还是那片地,五十年的时光却早已是物非人非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6年前的文化路,我还稍微有点印象。
大海阳立交桥,从一开始修就现在这个样子。老百姓戏说大海阳立交桥是’光立不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15 11:02 , Processed in 0.0538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