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4

[史海钩沉] 芝罘讲述——采枝“丹桂”压馋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2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近期本地媒体介绍了许多老烟台丹桂街的美食小吃,读来住事翩迁。童年时,丹桂街与附近的新世界商场、老博物馆、进德会等地都是我们玩耍好去处。伙伴们大多家境贫寒,到丹桂街并不理会那些饭馆食摊,大多是恋着街面熙熙攘攘的热闹劲,而且各有各的奔头。我爱看的是东发堂理发馆悬在屋梁上靠人力拉动的大刷扇,就爱从洪祥冰棍厂屋里飘出来带香味的雾气中穿过,更喜欢洞天画馆五彩缤纷的年画……至于临街饭馆厨窗上摆着的炒面坯、烧肉、炸鱼、煮虾等,本能地视而不见。终于有一天,第一次尝到了烟台焖子的滋味。
        那年朝鲜战争爆发,烟台民众赶排了不少文娱节目配合宣传。母亲带我去进德会(原潮州会馆)大院看活报剧,早到的人自带小板凳坐在前面,我们去的晚,只能站在后面。身后停着一辆卖焖子的小推车,卖主我见过,平时老人总在丹桂街东口偏南摆摊。此时他像往常一样,腰扎白围裙,用手中小铁铲不时将烙上黄纥馇的焖子翻到平底锅边,有人来买,他便盛出一小碟,随手又在空出来的锅面滴上几滴油,用一块大白菜根将油摊开抹均,“吱啦”一声,又将盆里切好的粉块倒进锅里煎着。
   闻着阵阵油香,我不时回头张望,早顾不得台上演什么节目。忽然感觉好像谁往我手里塞了张纸,低头一看,原来是母亲递给我三张百元钱票(面值现钞三分):“去吧,买碟焖子压压馋虫。”
   我喜出望外,转身将带着母亲体温的纸币擎到老汉面前。瞅着他笑盈盈地摸出一只小碟,添上一铲哆哆嗦嗦冒着热气的焖子,又用小勺迅速舀上蒜泥、麻汁、虾油(实为熬制的腌虾汤)等调料,插上一支用细铁丝拧成的小叉,放到我面前。一股带辣味的浓香令人垂涎欲滴,我立即叉起一块外焦内儒挂着麻汁的焖子,填进嘴里慢慢抿着,那种奇异陌生的味道竟诱发出一种莫名的自豪。
  挺直身板,学着旁边大人的样子,盯着戏台边吃边看。这时才注意到台上正在表演的内容:一个贪生怕死的美国兵用一根细绳拴到机枪扳机上,自己躲到放机枪的桌子后面,钻进一条麻袋里,不断抖动细绳,嘴里嗒、嗒、嗒地模仿着射击声音,一名志愿军战士在台上转了几圈,终于将藏在麻袋里的敌人揪出来……那场面看了就憋不住笑,我差点被焖子噎着。而那一晃而过的剧情画面,60多年后仍记忆犹新,应该说那碟焖子是起了催化显影作用。可惜的是母亲这三百元钱似乎白花了,尝过焖子后,我嘴里的“馋虫”不但没被压下去,反而更加活跃,引逗我开始留意丹桂厨窗上的各种美食。
     当时,街西头有家卖三鲜片汤的店铺,为招揽食客,店家常将一只盛着片汤的透明珀璃杯摆在窗台上,以展示其“丰富内涵”。此前,我喜欢站在卖戏装的“老半半堂”厨窗前,观赏一对玩具小鸭戏水,对这杯片汤并没在意,自吃过那碟焖子后,竟鬼使神差的去清点那杯汤里有什么东西。这才发现,原来琥珀色汤汁中,不仅悬浮着薄薄的碎面叶,还有小海米、肉片、蛋花之类的“猛料”。只是价格太贵,要一毛钱一碗,这对于我可谓是天价,再馋也只能隔杯兴叹。
  有一天,父亲去上海带船回来,说是途中遇上大风,“船上人差一点下了饺子”。躲过一劫的父亲那天显得很大方,拿出一毛钱,让我随便买点什么。我很快将钱票换成了一碗片汤。用勺子小心翼翼地将小海米、薄肉片、碎木耳等逐一捞起,慢慢品尝。对于海鲜,平日赶小海或多或少总有些收获,那种鲜味并不陌生,可这片汤里的海杂,吃到嘴里味道独特,艮盈盈地越嚼越香(若干年后才知道,店家所用海鲜都是水发干货),不知不觉一碗滑腻鲜香的片汤喝个精光,可肚子里还觉得空朗朗的,这才有点后悔,早知如此,不如用这一毛钱买两个烤饼吃,准能填饱肚子……
        现在回想起来,童年在丹桂街的花销,确实不可思议,最低三分钱,最高也没超过一毛二分钱。那次,学校组织到芝罘屯春游,学生自带午饭,当时家里没有细粮,母亲特意让我去小舞台西边馒头店买个馒头。但不管是焖子还是片汤、馒头,其独特口感,都在我心里留下终生难忘的印像,尽管如今饭食比过去好了许多,但再也吃不出儿时那种味道。有人说这主要是现在好东西吃多了,再好也习以为常。想想也有道理,不过也可能另有原由,兴许烟台这棵“丹桂”,像虫草、雪莲一样,他的发育成长过程,需要许多难以复制的独特条件。
                                       来稿作者:宋世民
烟台市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隶属于芝罘区政协,成立于2012年,主要宗旨是组织烟台地方史研究专家和广大文史爱好者开展对老烟台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为地方史研究者、爱好者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探讨研究以及成果发布的的平台,为烟台的历史文化挖掘与研究留下一份财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研究会的会员以当地专家和文史爱好者为主,另有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大学的十几位专家教授为骨干力量。现已出版的图书有:《芝罘历史文化丛书》(一套4本)、历史文化系列图书(《烟台一瞥》、《老烟台武术》、《烟台老字号》、《烟台邮话》)、出版的以文字为主的期刊有《芝罘历史文化丛刊》(现出版至第17期)、以图片为主的期刊《影话芝罘》(现出版至第八期)。研究会除组织编辑专著和期刊出版外,还建立了微信交流群“烟台街”,创办了微信公众号“芝罘历史文化”,建立了会员活动基地(烟台山文苑),开启了芝罘历史文化专题讲座——芝罘讲述。

《芝罘历史文化丛刊》欢迎广大历史文化研究者、爱好者踊跃投寄原创稿件。
投稿邮箱:zflsyjh@163.com
联系电话:0535--6219319
编辑部地址: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53号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芝罘历史文化」,搜索「」即可关注。  
发表于 2019-3-2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压馋虫 ——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穷的时候,吃啥都香!现在条件好了,确实吃啥基本都没有味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3 0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57700880454.jpeg

这张照片经过反复斟酌,我认为不是丹桂街的场景,而是北大街。

这张照片是在大庙西面向东拍摄。右侧建筑现在尚存,是口腔医院路南的老文物店。

点评

你说的对。这个老照片是烟台北大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23 0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力量 发表于 2019-5-13 06:48
这张照片经过反复斟酌,我认为不是丹桂街的场景,而是北大街。

这张照片是在大庙西面向东拍摄。右侧 ...

你说的对。这个老照片是烟台北大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6 00:50 , Processed in 0.0668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