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1

幸福难在太简单——关于减法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3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问:减法的原则是什么?

曲:活着不用、死了不留的都可以减。

 

幸福难在太简单,简单到难以置信,

以至于我们转而去追逐杂乱的苦难。

 —— 曲伟杰一句话心理

 




一 、 减法生活到底减什么?物与心

 

减法生活是近几年很流行的观念,似乎是从日本和欧美传过来的理念。而实际上,在东方的文化精神里,简单,一直被誉为最高智慧。所谓大道至简,既说的是特质,也说的是方法——大道本身很简单,且也只有简单才能通往大道。老子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说的是人要想得道,就要不停地做减法,直至减无可减。

 

那么,减法生活到底减什么呢?

《庄子》里有一个寓言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混沌因何而死?死于开了“七窍”,从而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所爱所贪、七情六欲。欲望过多,不堪重负,最后,只能是殒命。当然,混沌之死,并一定是身死,更可能是“神”死。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混沌,本身意味着纯粹和简单,而七窍一开,人为外物牵引,劳形烦神,最后,神气日损,徒具形体,如行尸走肉,与死何异?正所谓“很多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所以,减法的生活,要减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或如心经所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对应起来,或可称为减物与减心。

 

 


 

二 、 减物——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

对于人的物欲,《圣经》 里有一段箴言:“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而现代人的生活,如此恰恰相反,对物欲的追求与渲染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最纯粹的男女爱情,都要以钻石来表达和证明。而所有疯狂的“买买买”的行为背后,都彰显着一个永远想要、永不满足的心。这些追逐最终导致的是“满”,空间满满,身体满满,大脑满满,时间满满……唯生命本身空空荡荡,一片寒碜。而当生命本身陷于虚空时,外在之物又如何真的能填补?

所以,追求物欲的人基本都会陷于一个循环:追求物质——短暂的快乐——重新感到匮乏——追求物质——短暂的快乐——重新感到匮乏——追求更多物质……如此没完没了,如身陷囹圄,为物所役,乐从何来?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起自己的生活,一天在吃上用不了20块,“有时候我一天连一个馒头都吃不了。有一次我买了12个馒头上山,住的地方只有一罐豆腐乳,每天我就把馒头放到塑料袋里加点水微波一下,抹点豆腐乳吃,豆腐乳的味道比黄油要好。”“其实,人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生活并没有那么艰难。因为我们总是有一粟一饭,有一块三尺地,可以睡觉,两个馒头就可以过一天。”他也没有手机和手表,兜里也没有银行卡:“所有大家有的我都没有,我所拥有的,只有时间。”


确实,人不够区区一个肉身,却为何要用那么多的外物来堆砌?

 

所以,过简单生活并不容易,其内里是精神生活的富足丰盛。没有这个里子做支撑,人就只能依靠外物来填空。生命的目的只是体验它自己,外物也只是体验的内容之一,并非目的。若本末倒置,便是“颠倒梦想”了。佛陀能够放下王位,以乞食为生;颜回能够一箪食一瓢饮,都不过是,当生命本身足够饱满,外物就只是画蛇添足的多余之物了。

 

 


三 、 减心——事来则应,事去不留,不住于心

 

然而,简单生活并非单指外在的简单,更在于内在的单纯。外在简单本身的目的,也不过是以形养神,再以神制形。当外在生活简单了,所见所闻所尝所听便变得简单,从而人的所思所虑所想也就相应地简单了。所谓“神经病人思维广,弱智儿童欢乐多”,所谓“大智若愚”,不过都是说的人的思虑与身心的关系。情绪过多,思虑过甚的人,即便一无所有,也是与极简生活无关的。有形之累,累的是身,无形之累,累的是心。心累,才是真的累。

 

所以,一切关乎修行的方法都会讲“修心”,讲“空”。禅宗里那些活出生命极致的人,无非都是因为“心闲”、“无事”。六祖所谓“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说的是一切事不过都是“心事”,无心便无事。心一动,则草木皆兵;心一止,则万籁俱寂。南台静坐一炉香, 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商量”、“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而所谓无事,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以事为事,不为事累心,是“挑水时便挑水,担柴时便担柴”;是事来则应,事去不留;是不在事情上添加任何不必要的情绪、想法与观念——因为让我们感觉累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看法与念头。所以,即便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胡思乱想,我们就能身心俱疲。

 

禅宗里有一个著名的公案。 


有位僧人向石头希迁和尚请教: 

僧问:“如何是解脱?”   

石头答:“谁缚汝?” 


又问:“如何是净土?

答:“谁垢汝?”   


又问:“如何是涅槃?”

答:“谁将生死与汝?”

 

人们都在寻求解脱,追求清净,追求永生。然而,那束缚我们的、污染干扰我们的、让我们恐惧的,到底是什么?除了自己,除了自己固执的想法和念头,固执的“应该”与“不应该”,固执“必须”,还有什么能够做到?

 



四 、心病是一堆算错了的帐

 

然而,我们芸芸众生,却很难不为心所累。对于这种心累,曲伟杰老师有很精辟的总结:“闹心三部曲:哀叹失去的,焦虑未得的,无视拥有的。”所以,无论得到还是没有得到,人们总是在焦虑,在担忧,在恐惧。没有对象的,拼命找人结婚。结了婚的,又想换大房豪车,生两个孩子。这些都有了,又担心老公会出轨,孩子没出息将来会饿死。他们都是编故事的高手,虚拟编织了很多关于未来的故事,将现在的自己吓倒。惶惶不安之下,便开始周密算计与控制,以防患于未然。所以,曲老师一言以蔽之:“心病是一堆错算的帐。”

 

为何算错账了呢?因为人算不如天算。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人事之外,还有天意,然而人们总以为自己能够掌控自己和别人的命运,甚至能掌控世界的命运,从而有了这样那样的算计,从而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有了那么多的虎爸虎妈——他们都天真地以为世界会按照他们算计的逻辑去运行。结果,常常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脸,正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真正智慧的人,都一定会是深深臣服的人。所谓臣服,指的是从实际出发,从天命出发,从而不是从妄想出发。

 

妄想,是头脑的产物。然而,头脑只是一个工具,并不能产生智慧。阿迪亚香提,一位觉醒的美国禅师,曾这样描述头脑:人们并不将头脑视为一个工具,而是视为自我感的来源。他们指望自己的头脑会告诉自己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这就好比你对着一个锤子问,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真正简单的生活,一定是思想简单的生活。极简,更重要的是头脑的极简,想法的简单,情感的简单。简到极致,便浮云散尽,水落石出,智慧自动显现。所以从前的智者会说:绝言绝虑,无事不通。生命智慧的获得是靠减法得来的。



五 、不要模仿这世代

 

当然,人要做到头脑的简单是非常艰难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向内觉察与修炼。所以,所谓简单生活,其实很容易沦为一个美好愿望。正如曲老师所言:“我口头上渴望简单生活,行动上却难舍贪欲。”难舍贪欲,不过定力不够。所以,避免愿望成为空想的唯一方法就是修炼身心,洞明欲望与执取的本质,从而超越它,获取自在和自由。

 

最后,借西方智者的一句话,与所有渴望简单美好生活的同道共勉:“不模仿这世代。我们若模仿这世代,我们的时间就会完全被这世代的东西所霸占,我们就没有时间来为着主。”所谓“主”,便是我们内在的生命与魂灵的真正所需,是活着的目标与根本。





长按,关注曲伟杰老师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猫爹心理学社」,搜索「」即可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9-2-10 1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5 09:59 , Processed in 0.0558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