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民俗民风] 【文化】张华:胶东“花饽饽”传承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6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和、揉、塑、蒸、描……冬日早上5时,天还未放亮,张华便在小店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今儿的大花饽饽是一对新人订做的,这个系列叫作‘相守一生’,由四种不同颜色、不同果实造型的饽饽组成,寓意新人从相遇相识到相恋相守,相携走过一年四季,最终收获爱情果实的美丽过程。”言及创作初衷,张华侃侃而谈。



今年35岁的张华祖籍栖霞,生于面塑制作世家。从11岁起,她便在奶奶、姑姑手把手地传授下,开始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的制作工艺,至今已有20多年的功力。

“刚开始学习做饽饽的时候遇到不少挫折,一块软面愣是被揉成了一团硬疙瘩,就连最基本的桃饽饽制作,也要花上一天时间。再到后来,制作饽饽上的各种装饰,为了让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怎么着也得练个三五天。”张华说,制作胶东花饽饽每一步工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个小差池便前功尽弃。有时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还需要对作品进行创作构思,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面对记者的疑惑,张华指着货架上的成品告诉记者,“虽然制作的过程繁杂枯燥,但是每当看着面团能在自己手中发生七十二变,作品得到客户的赞许时,心中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随着手艺水平的提高,张华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饽饽不仅要神似形美,更要在秉承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创新因素,让不同类型的作品各具特色。

“我现在创作的花饽饽主要有两大品类,一类是面粉发酵蒸制出来的传统饽饽;另一类是在面粉上加上色彩做出的花鸟人物,风干不霉、不裂、不变形,可以长期保存,用来观赏。”张华创新地将传统面食和果蔬汁结合,制作出可食用的彩色饽饽。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她还结合外国友人的习俗,做出了顺应外国人风俗的“蛋糕饽饽”,进一步弘扬胶东传统民俗文化魅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华将胶东花饽饽的民俗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进行有机统一,其作品应邀参加烟台市首届非物质文化展和艺术展,得到国内外友人的高度评价。

为了传承发扬胶东花饽饽非遗文化,让更多青少年喜欢上这一传统民俗,张华一有机会就到开发区内各个小学为孩子们授课。“老师,这大馒头真好看……”“老师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看到孩子们对花饽饽产生的浓厚兴趣,她高兴之余暗下决心,“潜心钻研,深入创新胶东花饽饽传统民俗文化,开办独立工作室和展览室,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至久远!”
记者:刘少宁
编辑:施   琪
审核:郭传义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烟台开发区发布」,搜索「ytkfqfb」即可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0 22:13 , Processed in 0.0490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