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6|回复: 18

[民俗民风] 七十年代前乡村人生活主食——地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4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岗山文化 于 2018-11-14 07:54 编辑

                               七十年代前乡村人的生活主食——
                           地      瓜
                                                 隋建国
      地瓜七十年代前是农村人生活的主粮,其次是玉米。有句顺口溜说:地瓜饼子,咸菜梗子,不吃子。这就是那时候乡村人饮食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我的记忆中,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我们胶东乡村的农作物主要是地瓜玉米和小麦花生,除此以外还有大豆、高粱、谷子、稻子、黍子、张豆、绿豆、荞麦零星种植。其主要的是地瓜种植面积大,因产量高,便利管理。地瓜一般是春季耕地前施点基肥(圈粪或土杂肥),瓜秧长大了打起地垄栽上,随着长势定期划锄三到四遍除草即可。夏季常翻腾几次瓜蔓就行了。那时候麦子和玉米是间作的,因产量低,种植面积小。一般是两年三岔。即秋天种冬麦子,来年初夏收麦子。为了增加玉米生长期,在小麦收割前一个月在麦岭之间套种玉米,这叫麦茬苞米。苞米收后继续种麦子。
       那个年月,尤其是冬季里,晚上家家煮地瓜。一来烧炕取暖,二来用地瓜填肚子。一般是锅底下是地瓜,有条件的是在锅的上沿煳几个玉米饼子,锅中间腾(蒸)上一碗芥菜疙瘩咸菜。这就有了“地瓜饼子,咸菜梗子,不吃”的口头语。饼子是每一顿饭的封顶,就是地瓜基本填满了肚皮后,最后吃点饼子压顶作为补充。
       那时候白面真是稀罕物,走亲访友做几个白面饽饽用篓子拐着可真是上等礼品。若逢红白喜事出门,好多仅做两家一大一小的白面干粮,做上记号,以备人家留用。其它的伪装外表是白面的,里边一般是地瓜面或黑面的。每年的大年三十日三顿馉渣(饺子),只有五更伐纸祭天和初一早晨的馉渣再穷也得用白面,否则对天对祖宗不敬。三十晚上的馉渣只包几个浇奠和上供用的用白面,其它大多是地瓜面的。至于一年的节日,如初二送神、正月十五、打春、出九、清明、七月十五、月一、立冬、腊八、小年等,都是用地瓜面包馉渣,仅仅包几个白面的上供用。逢那年收成好,清明能吃上白面小鸡,七月七能烙上几个白面火烧和串几串小面果子给小孩子,就算是烧高香了。
       地瓜的吃法挺多。除了在锅里煮和锅头里烧烤外,打晒地瓜干吃是主要的。其次是打晒地瓜丝用着多样吃法。晒地瓜干大多在山里,男人用三叉镢刨,女人就地用简单的地瓜干刀(方言叫“菜冲”)一块块的打。老人和孩子们在地里一片一片的摆放晾晒。若逢秋高气爽的天气,五六天就可收获,瓜干既白又甜。要是碰到阴雨天,大多会霉烂。那时候往往深更半夜生产队里会敲锣冒雨上山拾地瓜干。大多收起的地瓜干是仅属于半成干,尽管放在屋里反复翻腾,但遇雨后的瓜干好多有捂包味道,难以下肚子。
       地瓜干可以煮着吃,也可以到石头碾子上压碎罗成地瓜面做各种食品。地瓜面可包馉渣、包子,做地瓜面汤、固炖汤。与苞米面发馒头,发酵蒸“散壮”,做“起溜”、烙饼等。打地瓜丝不仅可以捞粉团,还可以蒸着吃,再可以在磨上推成面做成各种点心。有的家还特意把黄秧特甜的地瓜打成瓜干挂在房檐下的带锯齿的条子上凉嗮,以备当点心给老人和孩子解馋或招待客人之用。小时候我最爱吃的是熟地瓜在背阴处嗮的硬干,既甜又香。小伙伴们在课间常相互间换品尝这美称的“甜肉”,可带劲了。
       那时候,冬季储藏地瓜家家都在炕头上。地瓜种,就是夏季地瓜蔓插栽的称“蔓瓜”,细长个头小,便利来年发芽率高。一般四五家合伙在山里挖一个七八米深的地瓜窖子储藏。炕头放地瓜的叫“地瓜槽子”。槽子用泥丕垒成,一米多高,里边放上豆叶或杂草保暖。地瓜装满后上面盖上被子,天天晚上烧炕保温。有的在灶间锅灶上空屋脊和房梁之间的前半间用高粱杆扎一个阁子,类似半个仰棚。称“腾阁子”存放地瓜和杂粮。
我家的地瓜槽子每年占去全炕的三分之二地方。那仅两米半多的泥炕,我们娘儿仨睡觉剩下的地方只能横着头朝外躺着,几乎不能翻身。天天盼着来春扒掉地瓜槽子睡个好觉。
       在生产队里那阵子,整劳力(男的)每天都在地里刨地瓜,保管会计一秤一秤的一家一户的按人口比例分。地瓜刻上名字,一堆一堆的布满山坡。老规定只有傍晚才允许往家里搬。那时候我已经工作离家,妻子参加队里劳动没有空。我每天傍晚需要请假搬地瓜。有时候用肩膀挑,有时候借用人家的小推车推。有几次是同事们用自行车帮我。就这样年复一年又一年。社员们常用这样一句话取闹,说我们若什么时间和地瓜打离婚就好了。
       小时候较有趣味的活儿是揽(复收)地瓜。每年秋后快上冻时,生产队里放山了。我们就拐着篓子,扛着叉镢,到地瓜地里挨岭趟揽。有时候还和放牧猪的抢着揽。那放牧的猪群能闻到地瓜味道,满地拱。我们就抢先占地块揽。每当觉得泥土里一轱辘,就是一块漏掉的地瓜,那兴趣就上来了,盼着再揽到下一块。那时候队里的人独出心裁,为图方便,改革了,不用镢头刨,改用犁惧耕,随后多人跟着捡拾。因此地瓜掉在地里的多。就这样一个上午或下午都能揽一大提篓子,能有三四十斤。揽的地瓜大多是“锹qiao”(破碎)的多,主要用于喂猪狗。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乡村人和地瓜真的离婚了。主食不仅有白面大米取代,反之饮食在逐步上档次。向城里人靠近,向往高层次是山乡人的追求。
       地瓜,老辈农民的救命粮;地瓜,现代乡村和城市人的稀罕品尝食品。乡下人进城访亲探友所带家乡特产馈赠物品是地瓜和地瓜制成的农产品以及自己种植或进山采集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五谷杂粮瓜果菜蔬等。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 [最大宽度 640 最大高度 480].jpg

图片7.png

图片4 [最大宽度 640 最大高度 480].jpg

图片6 [最大宽度 640 最大高度 480].jpg

DSCF2346_副本~1_副本.jpg

发表于 2018-11-14 1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烟薯25号很火

点评

当初的地瓜不如现在,筋多,硬度大,直到来年春“枯”了才吃起来有味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金 发表于 2018-11-14 11:04
如今烟薯25号很火

当初的地瓜不如现在,筋多,硬度大,直到来年春“枯”了才吃起来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差不多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地瓜育苗窖子。

点评

那叫地瓜温床,地下有回笼炕,烧火取暖催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5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海一带,晒出来的地瓜干,上面有一层白粉,软软的,甜甜的,很好吃。可惜,市面上少见这样的地瓜干。

点评

如今乡村地瓜种植面值不大,很少再打地瓜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5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一戈 发表于 2018-11-15 10:11
以前差不多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地瓜育苗窖子。

那叫地瓜温床,地下有回笼炕,烧火取暖催芽。

点评

对,就是这个。现在有的村子搞乡村旅游,这个地瓜温床,也当作一景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6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一戈 发表于 2018-11-15 14:00
威海一带,晒出来的地瓜干,上面有一层白粉,软软的,甜甜的,很好吃。可惜,市面上少见这样的地瓜干。

如今乡村地瓜种植面值不大,很少再打地瓜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8-11-15 17:52
那叫地瓜温床,地下有回笼炕,烧火取暖催芽。

对,就是这个。现在有的村子搞乡村旅游,这个地瓜温床,也当作一景了。

点评

如今我们这里早就没有了地瓜温床了,那是六七年代的事。一家一户栽的地瓜大多在集市上买的,或自己用薄膜覆盖少量弄点地瓜苗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6 1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6 1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瓜,适当吃点,好!

点评

是啊,如今乡村的人种点地瓜也是当稀罕物解馋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6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一戈 发表于 2018-11-16 09:55
对,就是这个。现在有的村子搞乡村旅游,这个地瓜温床,也当作一景了。

如今我们这里早就没有了地瓜温床了,那是六七年代的事。一家一户栽的地瓜大多在集市上买的,或自己用薄膜覆盖少量弄点地瓜苗栽。

点评

包产到户,很多集体的东西都没人管理了。尤其水利设施,毁损严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6 1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16 20:55 , Processed in 0.07289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