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75|回复: 12

《江城》,我们看到了什么?(十二期读书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9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2-8-9 08:05 编辑

首先应该感谢那个叫“达维”的台风,虽然只是轻吻了烟台的小脸一下下,但仍足以让领导当即取消我去长岛培训的计划,责令上岗,昼夜值班。当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也因祸得福得以混入西窗十二期读书会,虽未谈《江城》,却也寻得朱雀,品得美食,赏得美景,期间还因为不敌酒意,竟然在叶导访谈期间枕着书香酣眠了一会儿,虽有些失礼失态之举,但无奈也只好将错就错,随即进入失聪失明失忆状态,将熊装到底了。

《江城》的后三分之一,是在去乌兰布统草原的车上读完的。平淡如水的文字交织着几许离别愁绪,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压抑。读到最后十几页,天已经暗下来了,勉强草草读完,接着塞进了背包,直到回家放进书柜,再未翻过。

美国人读这本书,是为了认识和了解中国,那中国人读这本书,又是为了什么呢?日记般的文字,流水样的逻辑,白描似的讲述,唯一值得赞赏的,就是真实,也只能真实,因为作为一个初到中国,而且是内地相对封闭小城的美国年轻人,他只能记录下他眼睛看见的东西,所谓“眼见为实”,而且两年的时间,也无法让他拥有大多数国人般九曲十八弯似的所谓智慧,辨不清真假,分不清虚实,当然也就没有记录虚假的能力和敏锐,最多偶尔感到一些善意的虚荣,更多的还是迷惑和新奇。

今年的第九期《看天下》,刊登了一篇介绍《江城》的文章,题目叫做“何伟看到了什么而我们熟视无睹”。由于我有买过期期刊的爱好,当我看到这本杂志时,已经过期三个月了,恰好那时正好在读《江城》。而且读的稀里糊涂,总感觉把不到这本书的脉络,找不着文字背后的东西。而这篇文章中,“熟视无睹”这四个字,猛的将我从迷茫中惊醒,仿佛打开了一扇走进《江城》的大门。

《江城》,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也许有人看到了其中普通百姓令人心酸的麻木。对公共事务不断发展的冷漠,对自身命运无法把握的沮丧,对社会急剧变迁的焦虑。很少有人会专门的记录下自己平常过的日子,或许仅限于油盐酱醋的账本,即便如豪哥一样,喜欢并善于将生活变成一段段文字,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记忆的碎片,即使汇总起来也很难完整的勾勒出城市和生活的快速变迁。何伟笔下的《江城》已经过去十几年了,面对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化,很多人仍在麻木着,而更多的人看到了这种麻木,正在用新一轮的启蒙运动,试图重建所谓的国民性格。透过《江城》,也许我们能够看到希望。

也许有人看到了背后社会媒体让人失望的浮躁。如果没有《江城》,世人不知还有没有机会了解这个以榨菜而闻名的小城,在1996-1998年间的生活场景。不知当时有没有类似《涪陵日报》这样的媒体,假设有的话,把两年七百多期的报纸全部浏览一遍,不知能否拼凑出与《江城》一样的画面。我们的媒体充斥着太多的假大空,竟让《江城》这样近乎白描的文字而显得弥足珍贵。正如近期烟台连续发生惨烈的车祸,而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平面媒体上却看不到一个字一样,所谓人民的喉舌,早已被浮躁迷了双眼,进而被名利所绑架。他们的眼睛已经不再向下,他们已经看不到身边的生活,他们关注的只剩下新闻价值。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中,道义和责任让位给金钱和地位,浮躁和虚荣成为他们的标签。透过《江城》,我们应该向何伟致敬,哪怕仅仅他真实而质朴的文字。

也许还有人看到了更多社会中坚的彷徨、迷茫和无奈。《江城》一书的翻译,何伟曾经的同事李雪顺说过,“我们是体制中人,跟他们体制外的人是不一样的”,这句话也让同是体制中人的我,感受到了背后无尽的苍凉和哀叹。《江城》中讲述了很多关于学校官僚、教职员工,中下层官员,有能力的先富者的故事,这些所谓的社会中坚力量,但他们的生活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控制着,这张网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而织成这张网的材料,就是一种叫做“体制”的东西。在体制中,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按照体制的要求去做,无论你迷茫也好,彷徨也罢,只要你身在体制中,这种无形的强迫就会无时不刻的在你身边,包括对待何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何伟,一个来自外国的完全的体制外者,敏感的认识到了这种无形的力量,但他无法理解。而国人早已被体制划分成为几个阶层,几个圈子,彼此封闭,相互隔绝,慈善变得居高临下,成功则近乎不择手段,急功近利让我们丧失了冷静和理智,滥情高调冲淡了应有的客观和真实,弥漫性的无奈和虚空终于让社会中坚们放弃了本应承担的道义和责任。《江城》中,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也许还有人看到了何伟对三峡工程的批评,对白鹤梁保护的迷惑,对适应中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努力,以及对国人向往美好生活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感动。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又何曾没有看到,又有几人去用心的多留下一些记忆。

   《江城》,一本因为领导要知道这个洋鬼子都写了什么而当做政治任务被翻译出来的书,一本对国人而言迟到了十五年的书,终于让我们看到了面对这些亲切的酸楚,曾经是怎样的熟视无睹。然而在《江城》中,我们终究看不到自己将要的未来,看不清自己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也许唯一能看清的,只有其中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32 收起 理由
admin + 6 原创佳作
山人 + 8
机器猫 + 8 精品帖子
如石 + 6
38°柠檬茶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9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相识到熟悉~~于胖子,我又看到了什么?我只想说~~于我,昨晚在美文的那一笑是真诚释怀的笑!
发表于 2012-8-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中,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两千公里的跨度,仅仅是因为生活在同一体制下,两千公里的距离近似于无?
发表于 2012-8-9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胖子的文字,都感觉很痛快。{:soso_e179:}
只可惜我没有加分的权限。
发表于 2012-8-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胖子,一如既往滴才情,敏锐,犀利。{:soso_e179:}
发表于 2012-8-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我心有戚戚焉。
发表于 2012-8-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在龙口小庙胖子吟哦诗文了。额说,瞧,介就是西窗读书会的{:soso_e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的溢美之词着实让我感到惶恐。如果有人说我是沽名钓誉之徒,倒是名副其实。

《江城》,就其文学价值来讲,大约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笔法,也算不上新鲜。因此无法用纯文学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好与坏。

何伟的名声鹊起,以及他的作品在国内的突然走红,我感觉更多的是源于中国新一轮“公民社会”启蒙思潮运动的兴起。何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自己的嘴脸,也让我们真真切切的知道,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在西方知识分子眼中,究竟是何形象。仅此而已。

《江城》是写中国人的,但并不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而恰恰是这种思路,使得这本书对于中国的价值大大提升。从《西藏一年》到《江城》,也许在当下的中国,真实的记录要比精致的创作更能感动人。文学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今连地气都接不上的我们,又如何能够站在生活的高处,启迪国人的灵魂呢?
发表于 2012-8-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头加分。

江城贵在真实,看不出雕工。
发表于 2012-8-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是一样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9 07:05 , Processed in 0.0561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