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51|回复: 35

[史海钩沉] 千年祖制 百年宗祠 一朝成灰 十方俱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7-28 22:40 编辑


   公元两千零壹拾贰年三月三十日,协前线论坛一干人等到南郊黄务某村考察民俗民居。

   某村,竟然保留有四个姓氏的祠堂,其中一个破坏严重,仅剩半面断墙。而其中一座保存完好,难能可贵的是,这栋祠堂的建筑风格和细节皆可圈可点,甚至在我近十年的民居考察中仅见。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生活着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而各姓基本都要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 、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如今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而南方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了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

   祠堂,在我们烟台地区民间多被称为“先房”(xian,具体是哪个字有待考证)。目前我所见过的烟台地区各村的祠堂已不下十个,其中不凡建筑精美者,常常令人感叹:我们的前人是何其的重视祖先,祠堂,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继承和发扬,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依托与精神安慰的传承场所。

   我朝向来不知祖宗为何物,不敬天,不畏地。如此下去,不出十年,下几代人将会不知爷爷叫啥名, 不知父母何日生辰。。。
   
   忘祖,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所以,出现下面的事情就不足为怪了。。。

   谨以此文怀念逝去的历史。。。

   公元两千零壹拾贰年七月二十八日夜。大匠谨记
012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0 收起 理由
顺风飞翔 + 8
景由心生 + 6
深海 + 6 好文哇,大匠写的好!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崔氏先祖选的这个位置,位于一个高坡上,从四周望来,很是气势。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门楼望去,三间正房,素雅内敛,端庄大方。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7-29 00:01 编辑

崔氏祠堂特色之一:正房南侧两头瓦当上有“丙寅”二字,加上民国青天白日旗,很明确的点明了祠堂的建造时间:民国十五年(1926年),距今整整96年了,其建筑历经自然灾害及兵荒马乱,至今完好无损。

瓦当上有民国旗帜图案及农历纪年,近十年来所见仅此一例。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7-28 22:56 编辑

祠堂里面墙面上还保留有当年的书画痕迹,画为两只鹿,一立一卧,一动一静,比例和谐,动态生气。用色为了符合祠堂的静穆气氛,素雅简洁,仅着赭、墨二色。落款为“**张芝兰”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侧墙面残存一幅书法,可读:“大连 一千寻 绕寒 百*横 **”(从右至左)风格为颜体行楷,沉稳中有变化,当为书法名家所作。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7-29 00:01 编辑

此建筑的特色之二:门楼,为卷棚顶三门洞。

    进了大门,正中前方门洞为重大活动或有一定身份的人通过时方可利用。两侧圆形拱门为平日行走。拱门上方为白灰素面、用特制砖围边成的扇形。根据以往所见,当年似有字画其上。此白灰扇形于整个门楼侧面满青砖中突出,秀气可爱,顿时令人沉闷中觉一丝来风。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7-29 00:01 编辑

门楼外侧。
6-2.JPG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7-29 00:06 编辑

门楼外侧墀头,为彩绘狮子绣球,间有祥云,侧有一怪石。整个雕刻手法突显胶东地域特色,朴拙敦厚。

    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造型蓬头大耳,巨目环睛,娇憨可爱,是意象化的艺术形象。狮子绣球寓意守护装饰、祈福和辟邪之用。

    民间艺人一最大特点是不遵法则,随心所欲。大家仔细看:狮子为俯视形象,其头部与两前爪皆正常透视关系,但两只后爪全在一侧,按正常应为一侧一只。所以,综合来看,其手法是:头部与前两只爪为俯视,背部与后两爪为平视。两种本不应在一起的透视关系能恰当的融合到一起,实乃民间艺人高超之处。当为我今天学艺术之人用心揣摩借鉴。。。
10.JPG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7-29 00:03 编辑

此建筑特色之三:用典独特,为其他祠堂所不见。

   门楼里侧两墀头图案分别为篆书“三”(西侧)、“五”(东侧),周边为古典纹样绕之。其“三、五”具体含义,不可揣测,估计是“三纲五常”、“三牲五鼎”之意。
9.JPG
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15 21:05 , Processed in 0.0615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