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1

[史海钩沉] 冯曰福 : 回忆烟台地委、专署机关搬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8-8-7 18:33 编辑

我的老家是乳山,1952年参加工作,工作单位是乳山县委办公室。1955年2月,我被调到文登专署公安处工作。1956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消文登地委、专署,将文登专区所辖县市并入莱阳专区。文登地委、专署撤消后,地委、专署机关的干部分流到省直机关和莱阳地委、专署机关及各县市党委、政府机关。当时组织上准备把我调到莱阳专署公安处工作,我请示领导批准后调回了乳山县公安局。

1958年5月22日,山东省政府决定,烟台市由省辖市改为地辖市,归莱阳专区管辖。同年8月26日,莱阳地委、专署机关搬迁至烟台市。同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辖区不变),莱阳地委、专署也随着改为烟台地委、专署,并挂牌对外办公。

1958年9月,我被从乳山县公安局调到烟台地委办公室工作。

地委、专署机关刚迁到烟台时,地委机关暂住南山路1号烟台恤养院旧址办公,地委各部委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而专署机关以及各局办则分散在烟台山脚下的一些旧房办公。地委机关大门朝北,是三间清代古建筑门楼,中间为大门洞,两侧各一间耳房。东耳房是地委机关传达室,西耳房是接待室。进门后东面有一幢水泥色的二层小楼,有段围墙,墙上长满了“爬墙虎”,地委书记李文和地委秘书长等人在那里办公。小楼东面有三间平房,是多种经营办公室。那时整个地委机关都没有室内卫生间,公共厕所建在办公室外边的院子里。二层小楼南面有一水泥色的大楼,依地势而建。因建在大沟沿上,所以从大院里看是二层楼,而从南面山上看则是四层楼。这座楼的上两层,是地委副书记朱本正、王浩、路唐克、路升云的办公室和地委常委会议室;下两层是档案室和大会议室。这下两层楼北墙虽然紧靠沟沿,但楼内从不返潮,不知当年建筑者是怎样处理的。

南大楼向西有一排平房,建得也别有风格:平房屋檐下面有一条用铁皮做的槽形檐沟,下雨时将雨水排出门口外的小沟内。屋内全是木板地,木板地下有一尺高的空间。这排房屋自东向西是地委副书记兼专员刘健和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的办公室,西面是会议室。在这座平房的后面,有一条弯曲的台阶梯道通向沟底的篮球场,能进出南大楼的下两层,篮球场有时还露天放映电影。沟沿上方顶端自东向西是一堵花格墙,它除保护沟沿免受损外,还能起到保护上院人身安全的作用。墙下土坡上长满了密密层层的山枣树和野玫瑰,这两种植物都长刺、开花,春、夏季节散发出阵阵清香。它们的根部盘绕交错,牢固地扎在泥土里,能保持住水土,不让雨水冲垮土坡,我们曾称赞当初建筑者的智慧。花格墙直通地委宣传部小楼的上两层南侧。这座小楼共三层:一层是图书室,二、三层是地委宣传部的办公室。二层门前有向下通向一层图书室和篮球场的梯形台阶。小楼面积不大,但有独特的风格:从南面远处看好似一座塔式楼,从北面大院看上两层有点像“金”字楼,是地委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宣传部西北有一片平房,是地委组织部办公室、肃反审干办公室,以及机关总务处派住在地委机关的财务、事务、医护等人员办公室,还有机关食堂和餐厅。地委机关大门西侧有一幢不规则的楼房,是地委办公室兼宿舍,我曾在这里办公、住宿一年多。地委机关大门外是南山路,路北有一排二层楼,是团地委、工业办公室和大办钢铁办公室。再往上是志孚中学旧址,地委财贸办公室在那里办公。

南山路1号这个院落,当年绿化得特别好,院子里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泥通路,其他地方都是泥土地,植被覆盖着大院。大院的树木有无花果、石榴、柿子、梧桐和冬青等。这里后来成为地委党校,记得1964年夏天我在这里参加党校学习时,正是无花果成熟的时候,学员们虽然看着嘴馋,但谁也不去摘。党校总务科于科长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不好意思摘,我摘给你们吃。”这虽是一件小事,也过了50多年,但我仍难忘。

那时机关办公用品不像现在这样正规和多样化,每个工作人员只有一张很小的写字台和一把硬板椅子(有的写字台还是一面坡,一面有抽屉,另一面是支腿),再就是三抽屉桌。地委、专署各部门基本上都没有沙发,从莱阳搬过来的物品主要是床铺等。那时机关干部宿舍的床铺一般都是平板床,两头很少有带堵头的。我和肖强、臧汝奎三人在地委办公室工作,住在同一集体宿舍,用的床都是从莱阳搬来的平板床,晚上睡在上面还“吱吱嘎嘎”地响。

1959年9月底,地处毓璜顶西路的新建地委、专署机关工程基本完工了,同志们都吵吵着要搬家,恰巧又遇上建国十周年大庆。之所以国庆节前没有搬,据说是新建机关大院有些工程还没有彻底完工。因为是国庆十周年,各部门在节日前都在门前扎“松门”庆贺。地委、专署机关虽然节后就要搬家,但还是在9月30日这天在南山路1号扎起了松门。松门就是在大门前用木柱扎成牌坊型门脸,把全部木柱用稻草捆绑得粗粗的,再捆绑上绿色新松树枝,不能露出稻草,上方中间有“国庆十周年”大字,周边是松枝作配搭。我记得当时住在四马路的烟台四中总务科的同志还来帮过忙。我清楚地记得,扎完松门第二天就是国庆节。

国庆节刚过,我们就开始往新建的地委、专署机关大院搬。机关搬家是个出力的活,那时社会上没有搬家公司,机关也没有大货车,我们就用地排车(也叫平板车)搬运桌椅及办公用品等。地排车就是用两根约一丈长的直木作“辕子”,上面固定约四尺宽的木板,没有车厢,物品就用绳子绑紧摆放在木板上,用人力拉。我们就是用如此原始的方法,一趟又一趟地将所有办公桌椅、床铺和各种用品等全部搬到了新建的地委、专署机关大院。

当时,地委办公室在西小附楼,只有档案室和机要科在中间主楼,地委各部委在主楼。专署办公室在东小附楼,专署各局、办在东北角大楼。机关南大门中门宽宽的,两旁各有一个小耳门,不像我过去曾见过的旧衙门木门门脸。南大门是用铁棍焊成的花门,涂上了银灰色银粉。门高不到两米,一般人踏着门框的空间能顺利爬进院内。门两旁各有两间平房,东两间只有一个门,门朝西;西两间东面一间门朝东,西一间门朝北。从南门进去迎面有一花坛,中间栽着一棵四五米高的刺松。三幢办公楼前有一条沥青路,两边有装饰式电灯杆。园林工人在路两边栽了月季和片松。大门西侧、沥青路以南的大片土地早就栽上了苹果,树上已结果。从地委办公室出门迎面约几米远有一堵墙,经过一个台阶就上了一块平地,平地北边就是机关食堂。食堂门朝南,有一个向南突出一块的门厅,上塑五星,五星两旁各塑有三趟横杠。食堂再向西有一片平房,是地委常委会议室和书记、秘书长办公室及宿舍。从机关大院向南看去,即现今的市府礼堂的西侧,正在建暖气锅炉房,最上眼的是高高的烟囱。听建筑工人说,再过三两个月就可第一期供暖了。

当时地委、专署机关搬进新的办公大楼,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也没有放鞭炮,平平静静的。各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机关工作不间断地在正常运转。

搬家那天我又累又饿,心里老惦记着不知中午食堂吃什么?进食堂一看墙上黑板上写着:甲菜溜肉片1角5分;乙菜炒三样1角;丙菜大菜5分;主食馒头、窝窝头、大米。我一看,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甲菜和一个馒头、一个窝窝头,吃了一个饱。其实在以后平时的日子里,我主要是吃丙菜,5分钱一碗的大菜,我感到这就很好了。主食分粗、细粮,安排好粮色比例印在饭票上。食堂的咸菜十分丰富,案子上总是摆着十多种,一分钱一碟;咸鸡鸭蛋稍贵点,每个也不过5分。那时我的月工资是31元。

搬进机关大院后,我曾想到哪里去理发?没过几天,见南大门西侧平房门朝北那一间成了临时理发屋,不用远远地去市里理发。我第一次去理发时,这理发屋还没通上自来水,理发员只好先到办公楼提凉水,回来再提着暖壶到茶水炉接热水。虽然给理发员带来诸多不便,但他们理起发来十分认真,我们也感到很方便。就是这间门朝北的小屋,早晨还卖油条、油炸糕一类小吃。因为食堂早晨开饭没到点,有的机关干部早晨要出发到汽车站买票乘车。那时,县级以下领导干部因公出差都乘公共汽车。刚搬到机关大院后不久,我见南大门西侧门朝东那间平房门前停着几辆自行车,进去一看,这间屋里多了一个修自行车的人。他和气地问我:“你修自行车吗?”我说:“不是。”其实我没有自行车,只是好奇地来看看这里怎么多了一个“单位”。那时,机关人员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或步行,小小的修车铺给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带来很大的方便,上班时送来修,下班时就修好了。

地委办公室在西小附楼办公不到半年,也就是1960年上半年,搬进中间三层主楼。那时,主楼一层除地委办公室外,自东向西分别是地委组织部、机关党委、统战部、图书室、妇联、生产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二楼自东向西分别是地委宣传部、记者站、纪委、工会、团地委;三楼分别是农村工作部及专署农业口有关单位。西小附楼是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烟台分院和专署公安处。过了不久,地处东北角的专署办公大楼也建成了,各局、办也相继搬进去办公。

到1960年底,机关大院又增加了许多配套工程,如礼堂、家属宿舍、机关小学、幼儿园,还有公共商业网点商店、菜店、理发店、成衣铺等。

初搬进机关大院时,地委、专署机关电话总机是最早搬来的单位之一。有人说这是一个有急事求着它、不求就被遗忘的单位。那时打电话不像现在只要一拨号码电话就通了,需要经过电话总机转接这道工序,常常因占线不能及时通话。你发急也不行,很少有人知道话务员工作的辛勤和不被理解。地委办公室从秘书长到一般工作人员,都很重视这个单位。它不在办公大楼上,且不挂牌,住在两幢集体宿舍楼东边那幢,在二层东头南北各占一间,南间为机房值班室,北间为夜班休息室,共三人,均是女性。中年班长姓李,工作很认真,听说是邮电局挑选的最优秀的话务班长。她带领着小邹、小曲两名年轻的女电话员,日日夜夜坚守在总机前,转送上下信息。那时,地委、专署机关常用电话下通知给17个县(市),如果一个县一个县地通知,半天也通知不完。电话员就把各县线路串联在一起,逐个县呼叫是否到齐、是否作好了记录准备,这就忙了电话员,轻松了负责下通知的工作人员。事隔现在虽已50多年,李班长和她领导的两个话务员辛勤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难以忘怀。■


(原载于2017年6月《烟台文史》第二期)



政府礼堂

政府礼堂
发表于 2018-8-6 2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与现在比,各方面的办公设施与条件,真是天壤之别。但那时,人们的革命干劲十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3 22:28 , Processed in 0.0535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