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3

[地理风物] 【青岛记忆】百年风雨青岛观象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篇图文里结识了徐俭老师,一位严谨的摄影及文史爱好者,闲暇之余,一部徕卡相机拍摄下了许多珍贵的图片。







这是近代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青岛观象台,在近代中国气象、海洋科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主楼建于1910年6月至1912年1月,德国人保尔.弗里德里希特.里希设计,主体7层,高21.6米,全部为花岗石砌筑,上出雉堞,是一座具有欧洲石砌古城堡式样的建筑。前几天,我有幸近距离地记录了这德国古建筑。



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馆陶路1号建气象天文测量所,1905年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又改称气候测量所。1924年,我国正式接收改称观象台。1937 年日本人再度强占,1946年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1949年解放后,由海军接管。1957 年,天文、地磁、地震三部分移隶中国科学院。从此,青岛观象台一分为二:气象部分归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气象台”;另一部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

 


观象山颠为75米。这1984年的碑刻显示了这座古堡大楼平台的海拔高度。

 


进门右拐,可以看到这块当时的碑刻,估计是对这座建筑的原始记载。

 


古堡中通常采用这种旋转式石材楼梯。

 


我就是爬上这钢架楼梯,站在风速测量仪下拍摄的。

 


这屋顶的“牛舌瓦”是德国建筑的特色。还可看见宋健题词“观天测海”。

 


在气象站的“掌门人”办公室(三楼朝南向)所拍摄----这木质的窗户依然坚固,铜制的搭扣式的窗户插销还是德国原造,我敬畏这种对古建筑细节的保护和保留——千万不能更换成铝合金塑钢窗啊!

  

 

顺便从站长办公室的窗户向南拍摄,近处就是我前面博客中拍摄的青岛“大德胶澳督署医院”。



 这是这座建筑里最大的房间,现在是会议室,在主楼的二层的西侧。

 


这种严丝合缝的石楼梯,看出100年前日耳曼民族的精准、细致和质量,还有这刷了绿漆的钢制楼梯扶手支撑。

 


德国海军部的备忘录记载:"所完成的预设计包括一座主办公楼,内设办公室、宽敞的实验室、图书馆、公共阅览室、存放时钟的恒温地下室、装有双取暖设备的仪器温度系数测定室、金工车间及其他附属房间。除此之外,地磁观察室也在规划之内”。

  


逆光好像时空隧道,仿佛回到100年前,那光秃秃的山上仅存的一座古堡。

 


气象站的领导说,已经100多年了,这栋建筑的石头看不出一点儿风化,我们都熬不过它啊——没有灾难,再有200年它还会屹立在这里。

 


这是楼的西南角局部。1955年11月,我军首次在辽东半岛组织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叶剑英元帅亲自 指挥,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 前等领导同志乘舰参观检阅。海军出动65艘舰艇和63架飞机,北海舰队观象台作 为气象保障主力单位,首次完成诸军兵种协同演习的气象保障任务。



在底层我看到了这块石刻:1910-6-11动工,1912-1-9竣工。瞎蒙的,文字看不懂,但是数字是一目了然的。

 


这精美的雕刻,加上这好像是“崂山绿石”的石材,我忍不住给它一个特写。可惜看不懂他的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搜索「qingdaojiyi0532」即可关注。

发表于 2018-8-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4 0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一些近代建筑,特别是一些西洋建筑,保护的比烟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7 05:43 , Processed in 0.0548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