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1

[地理风物] 寻古探幽——湖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寻古探幽——湖汪视频

招远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无论是三国时“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的王基、宋朝英年早逝的状元王俊民,还是清嘉庆年间武进士邵鹤龄、清末书法家杨橄,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清光绪年间被皇帝封为一品封疆大吏的招远人王升官,知道的却寥寥无几。王升官,1867年生于招远市辛庄镇湖汪村,1909年英年病逝于赴任两广总督途中。光绪年间,升官以武举进入皇宫御花园,任地安门四品带刀护卫,因护驾有功,有勇有谋,才识过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皇帝钦赐黄马褂。190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人骏调任两江总都,皇帝颁诏任升官为两广总督(1958年大跃进村整地平坟时,发现王升官坟内有皇帝诏书,任命升官为两广总督),时年六月天气异常炎热,瘟病流行,升官接皇帝诏书后,回老家省亲染病,稍有好转,急急南下赴任,行至吴淞口不幸病逝,运回老家安葬。1909年6月28日,朝廷急调山东巡抚袁树勋代理两广总督。王升官生前使用的大刀,重70余公斤,现存于招远市文物管理所。

为了纪念凭吊招远这位先贤,同时也应网上多位在外湖汪游子的邀约,趁端午节假期稍有空闲,6月18日上午,老于驱车携全家五口直奔湖汪,开始了新一轮的寻古探幽。

湖汪村位于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政府驻地东1.5公里处,西以淘金河为界,与辛庄东南、东北村接壤;南以烟潍公路为界,与北侯家、北潘家、大宋家相邻;东与东良村相接,西北濒临渤海。海岸线西至淘金河入海口,东至七甲道直北,全长2000多米。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243亩,耕地面积1500亩,海滩610亩,防护林带1900亩。属沿海平原地貌,水产资源丰富。

    东汉年间,冯、花、戚三姓居此,分别建有冯家大门、北台子、戚家三个村落。明末,三村合并,因处于水泊旁,水汪如潮,故名湖汪。目前该村有居民400多户,1300多人。有宋、王、白、李、冯、齐、徐、郑、姜、刘、尹、林、褚、常、由等20多个姓氏。

老于将车停在村南入口大牌坊东侧,一家五口沿宽阔平坦的进村大道由南向北边走边拍。这个季节大道成了湖汪村民的晒麦场,金黄色的麦粒几乎将路面覆盖(不愧为本地赫赫有名的“粮囤子”称号),与路旁绿树花草相映成趣。村民们头顶烈日不停地划拉着麦子,憨憨的微笑,将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路西聚力风情农庄大门及院边装饰,可谓别出心裁,独具一格;路东的一处机井房,更是风情万种,好一派田园风光!

进入村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宽敞主街道两侧栅栏内的各色花木争奇斗艳,彩绘文化墙既有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现代美丽渔村的精神风貌,成为村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庄的大街、小巷、胡同已全部硬化,干净卫生,到处可看到正在晾晒的金黄麦粒,不少农户都将垃圾袋挂在门外墙上,等待保洁员收集。村内遗留下来的清朝、民国老房不少,零散分布在村中各处,不过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的不多,大部分已经过后期修补改造。无论是老宅,还是新房、别墅楼房,布局合理,显得相当和谐。既有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厚沉淀,又有现代乡村文明的美好展现。

村中偶遇宋安聚先生(现为招远市美协会员、招远市书协会员,其家门东照壁的大幅山水人物壁画就是他亲笔所绘),得知老于的来历,热情向老于介绍了村里老辈时的一些情况,并向老于讲述了一段有关王升官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他说:过去听老人讲,王升官有一次骑马陪皇帝微服私访,走到某地,只见路旁草丛中有一大蛇直身昂首吐信挑衅,升官不暇思索,手起鞭落,齐刷刷将蛇头斩下,既保护了皇帝,又展示了其过硬的武功。不过自那以后,他就得了一种怪病,每当喝酒,恍惚间总觉得杯中有蛇影晃动,挥之不去,渐成痼疾,以至于英年早逝,事业未竟。老宋说他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去位于原政府老广场那里的招远县文化馆看到过王升官当年使用的那枚重达70多公斤大刀,当时放在文化馆大门里,已锈迹斑斑。为了使老于能够多了解些王升官的情况,老宋又亲自带老于敲开了王升官后人王金堂老先生的家门。

老于与宋安聚先生交谈

      宋安聚先生所绘壁画

    王金堂家位于中心大街西侧,是一处清朝老建筑,主门朝东,门前种花植树,环境优美,虽然大门后经改造,但仍保留了门楣上面精美木雕,显得豪华大气。正房西面有一朝北的高大宽敞门楼,基本保持了过去原有的状况,豪华大气古风古韵。进入院内,整个院落上部已被铝合金框架罩起,墙壁已贴瓷砖或抹白灰,门窗已改造成铝合金或木框玻璃门窗,根本看不出原有清朝老宅院风貌,令人惋惜。王金堂老先生热情地招呼落座后,向老于讲述了其家族辉煌的历史。

王金堂老先生老宅东面

王金堂老先生向老于介绍其家族历史

据王老先生讲,王升官与其爷爷是亲叔兄弟,在家排行老五,他称其为“五爷爷”。当年王升官在朝中为官时,正是家族鼎盛时期,他现住的宅院往北往西是三条大胡同,一色的青砖灰瓦大门楼京式三合院、四合院,有三处大门的门楣上方曾镶有皇帝钦赐的木雕大匾,主房门前曾经竖有两根大旗杆,旗杆下方的夹杆石,前些年还见过,现在不知散落在哪里,家里有客房三处,用来招待不同等级的客人。当时的客房及各处厅堂都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里面挂满了名人字画。老人说,1947年土改时,仅从家里拿出烧掉的字画就达五六抬筐,可见其家族当年的辉煌。

王金堂老先生老宅北大门

告别王、宋二位先生,老于一家顶烈日,走大街、串小巷、进胡同、访农家,仔细探寻湖汪村的前世今生,用心记录曾经发生在这个古村落的故事和传说。

    该村土地平坦肥沃,海水资源丰富,建国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海水捕捞。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落后,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建国后,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加大生产投入,粮油、水果及海产品产量大幅增长。1988年就创了全市的“亩吨粮第一村”,是本地赫赫有名的“粮囤子”。

   明末清初开始造林,到民国时期曾达到2800亩,主要树种是杨柳和刺槐。1963年在北海滩栽植黑松150亩,1997年全村林地面积900亩,其中刺槐750亩,黑松150亩。

古时即有海上捕捞,使用小撸船、木筏和棉线网捕鱼。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渔业队,有大小机帆船6只,1983年后,海上捕捞由集体变为个人承包形式。

1937年11月,宋桂礼从上海返回故乡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先后在老八区工作多年,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38年—1945年,全村有18人加入共产党,1945年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宋桂早任指导员。战争年代,党支部发动广大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全村有6人参军,120人支前。1950年宋桂遵任支部书记,1953年宋执凤任支部书记,1967年王同光任支部书记,1995年王彬吾任支部书记。

1945年宋宝文任村长,宋桂遵任农救会会长,王守朋任自卫团团长,白世兰任妇救会会长。1955年宋桂珍任村长,1958年李治业任大队长,1962年王同光任大队长,1967年宋学祯任革命委员会主任,1968年王同光任大队长,1980年王彬吾任大队长,1984年王全治任村委主任,1986年宋通聚任村委主任,1996年王守君任村委主任。

    该村现当代在外名人有:宋桂礼 ,1918年2月生,曾任解放军某部师长,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徐鼎文,1924年2月生,解放军某部团长;宋学厚,1939年12月生,中学高级教师;李占军 ,1945年3月生,烟台大学教授,外语系主任。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外语参考书、工具书、教材5部;宋桂芊 1945年2月生,第一汽车集团青岛汽车厂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仁兴,1945年6月生,解放军某部团长;王希东 ,1950年9月生,原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北京边检总站后勤部副部长,立三等功1次;宋学尧 ,1951年11月生,原烟台水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学田,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师职干部。

该村的两名革命烈士为:宋学科,1928年8月生,1946年2月入伍,指导员,1949年5月福建崇安失踪,1955年追烈;王守汉,1912年5月生,1942年4月入伍,1943年4月莱西泥湾子战斗牺牲。

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放在寻古探幽途中,寻古中握一路相随的清风笑迎风云变幻,探幽里零距离感受古村落的前世今生,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般风景,让快乐永驻心头直面无常人生,生命因为快乐而精彩。老于认为:生命是一趟奔跑的列车,何时出发,何时到达终点,我们自己无法把握,但我们能做的,只是用心观赏沿途的风景,把每一朵小花带给我们的感动 ,把每一棵小草带给我们的温馨,把每一份感情带给我们的温暖,都记在心里,用它们做原料,酿造幸福,培育快乐。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文茂书社」,搜索「」即可关注。

发表于 2018-6-24 0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房子真讲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6 06:37 , Processed in 0.06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