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8|回复: 8

[地理风物] 富有历史文化的官道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岗山文化 于 2018-3-21 11:21 编辑

            富有历史文化的官道镇
                         隋建国
       官道镇坐落在胶东烟台栖霞市西南,南与莱阳西与招远结界。全镇面积114.09千米,辖55个自然村,36000人口。
图片1.png
    山东栖霞市官道镇驻地官道村,因建在唐代胶东半岛东海至京城长安的官用大道旁而得名,向西沿途设有道头、驿道等多多进京的官用驿站。相传当年岗山寺院不法和尚被炒,庙宇前的盗贼村“房子下”受到牵连,被驱赶搬迁,因村落地处官用大道旁边并受官方指引走上正道,故村名官道。
图片2.png
      官道镇地处胶东丘陵与半岛西部胶莱平原结合部,以山耩平洼土地为主。镇驻地北依岗山,南临地势平缓俗称为九顶的梅花山岭(石磊耩),东西为两大平洼良田。省干线公路306(海阳至莱州)横贯东西,沈海(同三)高速公路斜穿镇东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官道镇富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有汉代的大丁家古墓群,有唐王征东留下的征战古城、泥冢、岗山寺院庙宇遗址和建有东望唐王东旗开得胜,西望长安怀念故土只有两个城门的“半城”,即现在的半城沟村遗址。较为流传甚广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征东的故事和岗山寺院的故事,至今流传。
图片3.png
    岗山虽然不高,坐落在众多小山丘的环绕中,海拔仅有193.2米,主峰大顶子254米,远远不及胶东挺拔的高山,但大有名气。著名的“岗山的和尚靶了”的典故就出在这里。
图片5.png
    岗山原名钢儿山,是因为人踏在山顶用力跺脚会发出好似敲钢击铁的声音而得名。后唐太宗李世民征东曾在此扎营设过岗哨立过战功而被赐封为岗山。
图片6.png
     “唐王东征筑冢封岗山”讲的是: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大军师出潼关,进军山东半岛,驻扎在岗山西侧山脚下的古城,并在岗山上设下岗哨,但在争夺岗山的战役中,因触犯了地名(在古代征战非常忌讳地名),太宗痛失三名爱将。柴绍(李世民的姐夫)阵亡在燃柴岭,因柴抵挡不住燃烧,故殉职。主将铁玉误入死谷,当他听说此山名为钢儿山,知其气数已尽,被乱箭射死在岗山上,因铁不及钢。先行官侦察将军李玉瓶,被番军卡住出口,无退路,战死在盆口峪,因盆扣压了瓶子。大宗忍痛下令就地安葬士兵们的尸体,东征大军进行了隆重的葬礼。士兵每人一把土撒向遗骨,以示怀念并以此来迷惑敌人。一夜之间,在岗山前东至栖霞臧家庄镇的马陵冢及桃村一带,西至招远的道头,东西长达百余里,组成了成千个大土坟,即冢子。光有名的土冢就有七十二座。后来在追杀逃兵去往蓬莱的路上,又建有十里一大冢,五里一小冢,作为征战旅途的标志。征战结束后,在名臣魏徵的提议下,唐太宗赐封山名“岗山”,并下令在此(大顶子和武神顶两个最高山头之间)建筑和尚庙宇供奉为国捐躯的亡灵,赐名岗山寺
图片7.png
     岗山寺自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947年)动工,至显庆一年(公元656年)落成,兴盛时期在庙僧众达800之多,建有大殿、藏经楼等,曾是胶东半岛潍坊以东地区的佛教中心。和尚们在山前花园东西两侧开垦了三千余亩土地,寺庵兴盛,声誉颇高。元末时期寺院开始败落,岗山和尚已经远远不及当年被众人所敬,寺院破损不堪,田园荒废无人管理,僧人们经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逐渐染上了欺男霸女的恶习。但因岗山是皇上封的,当地的地方官想管也管不了。
图片9.png
图片10.png
     明朝天启年间,东海一位进京赶考的举子路过官道时遭遇这伙恶僧,随身财物被一扫而光,又遭毒打,无力赴京应试。第二年举人赴京殿试时,被主考大人查得曾经上科缺考,询问之后得知一切。刑部官员获知后十分恼火,因牵扯前朝皇封的寺院,不敢怠慢,速将此事禀报圣上。皇上考虑到此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用不着当朝过问,更犯不上让皇帝亲自处理,就由当地县令自断就是了。于是随口说了句:“罢啦!”不料,被刑部官员听成“耙了”。于是,岗山寺庙里那几个作恶的僧人便被用耕地的铁齿耙处了极刑。从此,民间便留下了“岗山耙和尚”的典故。在当地,每当人们想放弃某件事时,都会把手一摆,说:“岗山上的和尚——罢啦!”
   岗山寺院因受两朝皇上恩宠,后期因不法和尚殃及百姓被用粑刑处决了,留下了“岗山的和尚耙了”的典故,及许多有关美好的传说,至今有口皆碑。从那以后,在民间便留下了“岗山的和尚罢了”的歇后语。每逢人们自己或不想叫别人做的事情,都会把手一摆说:“岗上的和尚——罢啦”(耙了)。
图片11.png

半城沟唐太宗栖霞建半城
    栖霞市官道镇半城沟村西北500米处,有一座古城遗址。1957年6月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属台地遗址,东临河沟,西依山岭,南北较平坦,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墙东西长152米,南北宽122米,墙宽10米有余,残高4米多,全用黄土夯筑而成。现在西墙较完整,东墙早已塌平,南、北墙尚存部分遗址。城内是耕地,四周多是松树、刺槐等。从城墙断面观察,有馒头状夯窝和穿杠孔,夯土层厚达20厘米左右,因只有东、西城墙中间留有城门,故称“半城”。V)/b_x0012_y”
    }elGB”_x0019_W;据村民反映,在城址内种地域取土积肥时,发现过房屋地基、残锅灶、银元宝、铜钱、铜剑、箭头、陶罐、瓷碗等文物。2hmQCo.:a%~%)_x0007_:8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高丽,进军胶东半岛,曾扎营于招远毕郭以北的古城(位于栖霞岗山西侧),后又在岗山南10余里处(现栖霞官道镇半沟村西)建了一座“半城”。因此,栖霞民间留下了许多唐二主征东的传说。l’R*E[_x0019_4 Gwf/eDgW
传说,唐太宗征东时,所率大军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军中有些老弱病员不便继续征战。唐王李世民念他们跟随征战多年,有功于国家,便下令在驻扎过的栖霞这处风水宝地上修筑城寨,将他们安置起来,垦荒种地,发展生产,建立“后方根据地”。被安置的人员不忘唐王的大恩大德,商定只留东、西两处城门,为的是东望唐王东征旗开得胜,凯旋而归,西望长安怀念故乡,不忘祖宗功德。后来,董姓从莱阳县(今莱阳市)迁来在“半城”东河沟北岸上建村,以城命名“半城沟村”。]
图片12.png
   岗山曾是我八路军抗日的根据地。山前的大花园村也曾是抗战时期花园乡及栖霞九区,后来称为岗南区抗日民族政府所在地。在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我党我军及全体山区百胜,利用岗山的天然屏障,同仇敌忾与敌周旋,阻击战、地雷战、麻雀战、摸据点、拔炮楼……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燃。至此,县域西南部的寺口、毕郭等大村镇一直未能建成敌军据点。
图片13.png
     为了家园先烈的鲜血又一次洒遍了当年唐太宗征东浴血奋战的岗山古战场。如今在岗山方圆几十里的山岭上,有好几座烈士公墓,几百名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英魂长眠在此。其中规模最大的是2014年是栖霞市委市政府新建栖霞烈士陵园,将全市散葬的几千名为国捐躯的先烈集中安葬管理。巍峨岗山谱写了岗山阻击战、孙家洼村抗战模范郭大娘(吴胜令)、沙岭村支前模范杨大娘(杨素真)、大花园村县武工队威四方的隋三虎(隋日瑞即隋遂)、掖县沟刘家的肖金斗、观里大埠村的宋大天(宋天德)、迟  珠、王礼(县民兵模范)、韩华昌(胶东一级民兵模范)等军民保家卫国的诗篇,这些铭记着先烈英名的功德碑在激励着人们不忘过去,面对未来。
图片14.png
    栖霞西部地区第一次打击日军扫荡的故事——
          岗山阻击保卫战
    194372日,盘踞在栖霞县城的日伪军400多人,紧急集合,带着重机枪两挺及小钢炮数门,出城后向西进发。一路向西我八路军五旅十四团二营驻地岗山东北李家庄扑来,企图袭击并消灭这支西栖鼎鼎有名的抗日武装。团参谋长贾平接到报告后,立即和二营长姚琪率领全营指战员抢占了村南河东岸山岭制高点,准备迎战。日伪军进村扑空后,立即撤向村南满滩河,准备沿河岸避开岗山后撤。当来敌近前时,等待已久的营长姚琪一声令下“打”,心腹怒火的官兵一齐向敌群开火。突如其来的迎头打击,日伪军晕头转向,慌乱中急速转向北妄想折回村内沿原路返回,不料又被我军截住。气急败坏的敌人无奈只好借着炮火和重机枪的掩护,组织向南突围。此刻,位于前沿阵地的三营某排长带领战士们在“冲啊杀啊”的愤怒声中纷纷冲出阵地,杀向敌群,与来犯之敌展开了肉搏战。激战中,我八路军五旅十四团三营接到命令从招远县陈家赶来增援。他们抢占了河西岸山岭制高点,以猛烈的炮火向河边进攻南山转山子阵地的日伪军射击。日伪军向南突围的美梦已破,溃不成军的又速转向村西北,企图打开一个缺口逃窜,可还是死路一条,被民兵和游击队用地雷等截住。
这次阻击战,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整个战斗从下午一时直打到太阳落山。进入夜,日伪军又借着夜幕作掩护多次突围,又遭到我栖霞县大队截击,无法逃亡。直到快半夜,狡猾的敌人趁着我军疲乏不注意,将武器埋进转山子下湍急的河水中拖着死亡的尸骨逃窜。事隔几日后的一天深夜,由观里据点的日伪军悄悄取走。
    岗山阻击日伪军保卫战,是栖霞县西部地区第一次军民打击敌军的战役,它增长了军民抗击日寇的信心,灭了敌人的威风,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此次保卫战中,击毙日伪军60多人,伤70余人。我军三营指导员王道一牺牲,伤亡100余人。
    为纪念为国捐躯的死难将士,200645日清明节,栖霞市委、市政府责请所在地的官道镇党委政府,在岗山东麓现李家沟村前向阳坡烈士公墓上补立纪念碑:岗山抗日烈士公墓。
图片15.png
       官道栖霞招远人们反军阀反官府的农民组织——
                   无极道”的发祥地
    在栖霞的西南岗山的官道和招远毕郭一带,多少年来,一直流传着一首小调,“转眼北风吹,大雪满天飞,安队长要回家,可真倒了霉。行到了孙家洼,遇到了‘无极会’,全家十六口,一齐把命归。”这几句顺口溜,说的是1928年栖霞、招远农民组织的‘无极道’,与贪官污吏斗争的一段故事。地点就在当今镇西南的石磊耩上。
1925年,军阀张宗昌任山东军务督办,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把百胜不当人,他的军队住在那里,日夜不准关门,敲诈勒索,禽兽不如。1928822日,招远毕郭的百胜,从外县请来了八位武艺高强的老师,秘密组织了口称“刀枪不入”带迷信色彩的“无极道”,杀贪官,诛恶霸,为民除害。靠近毕郭的官道、观里的农民纷纷响应,并在柞岚头成立了第三坛。
    124日,驻烟台的保安队队长安恩璞携带家眷和护从十六口回曹州探亲,路过官道孙家洼。夜里下起了大雪,便就地食宿。该村的“无极道”会员闻声后,便迅速的报告了毕郭的会首。半夜200多“无极道”会员进入孙家洼,人不知,鬼不觉的将恶鬼满盈的安队长及家人和护从十六人捆绑到村西边的石磊耩的西坡一条荆棘丛生的小沟内,全部结果了他们的性命。
    事发后,驻烟台的顽固军慌忙从栖霞、莱阳、招远调兵遣将,血洗孙家洼。1928年(民国十七年)127日,400多名保安队和公安队同无极道在大解家村西开战。县长杨泽荣声称要“平推西乡”,气势凶猛。无极道早有准备,集结200多人,列队毕郭东河迎战。此战无极道获得大胜,自此声威大振,先后在小庄、寺口、苏家店及招远东南乡相继成立起无极道组织,入道真者达万人以上。
    1929年初,烟台军阀刘珍年拨兵1000余人配合栖霞县大队到官道镇压无极道,但仍不免一触即溃。
   49日,无极道首领栾作舟领道众攻克了招远县城,乘胜利之威又集结栖霞和招远道众8000多人包围了栖霞城。兵临城下,官府大怒,即可派人与无极道讲和谈判,表示让城撤军,但遭拒绝,双方形成了强攻与死守的对崎。围城三日,后因官府援兵增多,无极道伤亡300多人。虽然有许多道众在城墙上架起了云梯,火烧了城门,总没有破城,遂撤逃西乡。至此,无极道的反军阀反官府的斗争进入低潮,首领被招安,同年年底失败。(资料摘自县志。)
图片16.png
    官道镇——栖霞缔造人才的摇篮——
      国民县立第二小学(原名柞岚头小学)。
      国民栖霞县立第二小学(原柞岚头小学),始建于公元1919年(民国八年)。村民马仙饱尝了无文化之苦,受武训办学思想的影响,萌发了开办学堂造福后人的念头。经向有学问的道人讨教和多次外出考查,他利用庙地田租收入并向县申请办起了一所初级小学。教室暂时设在村西北三关庙(原名宝峰寺)内,生源来自本村及周围十几个村庄,仅有一个班级,一名教师。两年后,随着生源的增多,经栖霞县国民政府劝学所考查,学校被县接管,校名为“栖霞县立第二小学”。马仙被聘为名誉校长,县国民政府教育科赠送“办学功臣”镜匾一面。
     县立第二小学校址仍定在原三关庙内,招生范围为全县各区村。由于学校规模扩大,马仙等又自筹资金在校前偏西新建教室十二间。校及庙宇占地一百多亩,仅校舍建筑就达十几亩。
    县立二小设校长一人,教师四人。第一任校长李平山,由县劝学所委派。第二任校长牟得山(蛇窝泊镇泥都村人),第三任校长张瑞武(蛇窝泊人),第四任校长史立纯(任教19371938年度,解放后曾任黄县一中校长等职,官道镇小花园村人)。教导主任史征夫(官道镇万家庄村人,烟台文物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员、全国书法协会会员)。第五任校长张吉恒(任教1939年度,观里人)。以上均由国民党县党部教育局委派。
    县立第二小学从1938年至1940年,这期间属办学高峰期。每年,在招收初级一个班,学制4年,高级三个班级,学制3年,在校学生达180余人,除周边村外还有来自本县蛇窝、桃村、寺口、小庄一带的。另外,该校还从学生中选拔优等生成立专修补习班,专门为县立中学(设在古镇都,校附设师范班)输送初中和师范生。
栖霞县立第二小学(19191945,即民国八年至民国三十四年)历经二十六年,先后培养初高小学生一千五百余人,为八年抗战、祖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之所以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栖西部能成为老革命根据地,就是因为有了柞岚头小学这所人才的摇篮。如原籍官道镇大花园村的原抗战期间的县武工队队长隋义瑞(原名隋隧,别名隋三虎),离休前为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新疆喀什军分区司令员。官道镇孙家洼村孙天刚曾任栖霞县副县长、山东省黄河航运局党委书记。官道镇杨家洼村蔡维芝(原名蔡章)国家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董事会董事、理事。官道镇大花园村隋芝亭(原名隋玫)初小毕业后曾任区组织干事、中共掖县组织部部长、鲁东电力局党委书记、济南市天桥区区长等职。其中校驻地柞岚头村和观里镇宋格庄村读书学生最多,当时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户均送孩子上学。仅柞岚头村高小毕业在外供职的就达20几名。象牟守文(潍坊日报社)、牟志新(上海市卫生局)、牟绍民(原沈阳工业大学总务处总务长)等都是学校当初学生中的骨干。
    日军占领胶东后,正常的教学受到冲击,为躲避鬼子搔扰,师生们经常东躲西藏,教师学生逐步减少。19452月学校搬迁到招远毕郭前王家庄(现官道镇王家泊村)同原共产党小学合并。学校迁移后,校舍被观里据点的日军占居。当年正北三间庙宇大厅于六月倒塌。此间,为防日军再次占居,三区花园乡中共党组织带领民兵夜间把全部校舍及庙宇扒倒并把物料搬走,以防日军重建据点。至此,一度兴盛的柞岚头小学(国民栖霞县立二小)告一段落,成为历史。
图片17.png
官道镇 栖霞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
            栖霞五.七劳动大学
     在官道镇驻地西南风光秀丽的石磊耩(原红旗牧场)60年代设立过栖霞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栖霞县五.大学
    1969年4月,栖霞县第一中学、良种场、兽医站、配种站、气象站等5个单位,联合成立了“五.七劳动大学”。1970年1月,迁往臧家庄第三中学,并改名为“栖霞五.七学校”。
    1975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为造就适合发展栖霞经济的各类专业人才,遵照毛泽东主席教育“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五.七”指示精神,县革委决定,在前“五.学校”的基础上,利用设立在官道镇石垒耩的“山东栖霞红旗牧场”的场地重新成立了“五.七学校”。学校直属县革委,由县副委书记王晓坤主管。1976年春,为提高知名度,经烟台行暑教育局审批,改为“栖霞县五.七大学”。新建校舍60余间,其中在校西侧交通要道处设四间兽医门诊部,以便服务于周边乡亲牲畜就医。
    栖霞五、七大学开设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果林栽培、畜牧兽医、水利等5个专业。
    栖霞五、七劳动大学是胶东屋脊栖霞的第一座高等学府。它是人才的源泉,发展山区经济的摇篮。大学创办期间,曾得到了莱阳农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支持帮助,有关新闻媒介对此作过报道。学员的试验基地成为周边农民学技术的科技馆,并接待过多方参观者,在烟台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原莱阳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前烟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世缝经多次驻校考查给予高度评价,提出“‘栖霞五、七大学’办学独特,它不脱离生产,不脱离劳动,那来那去,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办学方向明确,是农民自己的学校”。
     设立在官道红旗牧场的“栖霞五.七大学”历时三年,累计招生500余名
图片18.png
    如今的官道镇今非昔比,镇区内道路平整宽阔,居民楼房拔地而起,商贸经济区、文化娱乐区、工业区、居民生活等布满了镇区。2017年横穿镇驻地的306省道大修竣工,镇内马路改造装修完工。山东风电站的多多风电机在岗山群山中不停的运转,为山乡人民送来了光明与幸福,为官道镇的明天奉献奉献。
图片19.png
      巍峨的岗山上西有古代抗击的倭寇精灵英魂,东有现代为国捐躯的先烈,这些长眠于这风水宝地的先人们看到今天的一切,感到多么的欣慰啊!他们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够保佑有他们洒下血汗的故土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图片20.png
     岗山西有古代抗击倭寇的英魂,东有现代为国捐躯的英烈,是爱国教育的理想原地,旅游开发前景可观。岗山现在建有多出风电站,道路四通八达,山乡如画。再者岗山地处多个周边县市的边沿,远离城市,缺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岗山属于丘陵地带,有山有水,尤其是适合适合中老年人和孩子前往登山浏览。挖掘继承弘扬岗山历史文化,繁荣乡村经济,恢复当年岗山寺院容貌,为众多山乡的人们打造祭奠英烈、观光、旅游、拜佛、娱乐、商贸、餐饮、垂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提高政治文化氛围,是人们的期盼。愿好梦成真。




发表于 2018-3-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良喵您好,感谢您的关注。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8: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您好,感谢您的关注。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0 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这些文字不容易。

点评

感谢前线您您的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1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0 2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地名都有典故。

点评

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1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楼,还在吗?

点评

庙宇的戏楼后搬迁到临近的招远毕郭重建,有南朝北国之称,1958年拆毁。如今山上只有废墟。庙宇神像被偷盗后在山前大解家建一座小庙,解放初期神像被县 搬去,小庙1975年渤海湾地震倒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1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线 发表于 2018-3-20 20:05
整理这些文字不容易。

感谢前线您您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一戈 发表于 2018-3-20 20:07
很多地名都有典故。

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金 发表于 2018-3-21 10:01
这个楼,还在吗?

庙宇的戏楼后搬迁到临近的招远毕郭重建,有南朝北国之称,1958年拆毁。如今山上只有废墟。庙宇神像被偷盗后在山前大解家建一座小庙,解放初期神像被县 搬去,小庙1975年渤海湾地震倒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20 04:20 , Processed in 0.06750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