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54|回复: 21

[婚俗礼仪] 栖霞传统婚嫁生育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9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栖霞传统婚嫁生育习俗
                     隋建国
    本资料名称沿用方言,根据发音组词,由于定音不准,大多属于借用字词,定有用字不当之处,敬请诸位指正修改。另外欢迎有意者提供素材,以便充实。对所有光顾者说声谢谢!
      一、噶亲 (噶ga,軋,方言,即结,噶亲为定亲)。以往都是有媒人撮合,儿女亲事有门当户对的双方二老商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米谏”即婚约,写有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双方都有一份,作为定婚凭证。一般的闺女十五六岁就定亲,俗语“穷了养不起十八岁的大闺女”。有了“下米(媒)谏”,闺女就是有了归属,即便未婚早逝,灵骨也得送到婆家祖坟。若无婆家早逝,需噶阴魂亲。
      定亲事宜后来演变为先看人(一般在集市)、谈思想、看场、认亲(定亲)。看场和认亲都是有媒人和女方父母到男方家商定有关事宜,看其家庭状况。看场给客人吃面汤,即留住媳妇。定亲男方给聘礼,含衣物(袄面、鞋面等)、点心、钱等。看场后,就算是亲事定下了,只要女方收下了钱物,当即就改口称公公婆婆爹妈。男的以前一般不称岳父母为爹妈,大多称婶母伯伯叔叔等,因这样叫起来顺口,还能多叫几声。
      过红男方长辈与媒人到女方家送商定的迎娶钱财,即衣物、嫁妆钱等。
      二、送日子 即送婚嫁的日子。公婆家按与女方亲家的商定,择定完婚的吉日。日子请博学多才懂天文地理的老先生看,叫看日子。就是根据儿女双方及双方二老的生辰八字定喜日子。日子用红纸填写,内容有婚嫁的日子及梳妆和上轿的面向和时辰及为梳妆的人(即能使着谁),到婆家进门迎接的人(侧媳妇的,即接媳妇的)和坐床的面向等。若本人当年无喜日子可借用他人,这日如果冲撞家里的某人可避讳及手拿鲜花等冲喜。
       送日子是女方公爹或老公爹前去。有的背着“钱搭子”装着日子和礼品。也有的牵着牲口驮着物品,即用食盒子等盛装。物品有四套衣裳、一对纸盒子、点心、猪头一个、四个猪蹄子(指来回跑道)、鞋样子(男方的父母、姨母、姑姑、婶母、姊妹等,以便做鞋)、葱两根(冲邪气)等。
      三、统一(同日)  就是在迎娶前几天双方做最后的事宜商定。一般有公爹或兄长前去女方协商有关事宜。带梳妆品、梳头匣子、盖头、花等,其中含有开脸的一对红丝线。
      另外,“统一”还带有两个小乌罐,一个装大米,一个装白面。罐子口盖一个白面“起饼子”(发的意思),再用红布包住,让出嫁女顺便抓一个。若抓的是面罐,就预示着婚后生男,若抓到大米,就生女。
      四、填箱、压箱  出嫁前几天,女儿及父母将衣物被褥及所有陪嫁的物品装入柜子和箱子内,叫填箱,放上钱叫压箱(女方压多少,男方需填多少,只许多不许少)。填箱一般有衣服几套、被褥两铺两盖、四铺四盖或八铺八盖。装前在水缸口盖上筛子,将衣物放在筛子上面一过,即为过千重筛子,把衣物上的虫子筛掉再不招虫子咬。缸里的水是冲掉晦气。
      另外,除了柜子、箱子内有做好的被褥、鞋子(压箱),还有16个碗、茶具、针线笸箩、铜盆、纸洋缸子(两个,内有芋头—日子有余头;长果—长生、长寿)等。
      五、搬嫁妆  迎娶头一天,男方一行多人到女方抬嫁妆,即搬嫁妆。嫁妆所有物件都系有红布,有大柜、半柜、箱子、梳妆台、坐镜、座钟挂表、茶壶、帽筒、鸡毛毯、大挂镜、镜匾、罩花、坐椅板凳、梳头匣子、粉盒、食盒等。有条件的还有对箱对柜的。喜日子指两天,头一天是男的,第二天是女的。搬嫁妆的返回后,当夜布置洞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嫁妆演变为“三转、一扭、四不动”。即三转: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扭:收音机;四不动:四间房子。
      六、吃上轿的馉飵  
      喜日子两天,女方叫“发付闺女”,男方叫“张媳妇”。女方头一天晚上宴请宾客庆贺,叫吃上轿的馉飵。亲朋好友都来出门,家家拐着篓子,内有新包袱包裹着的喜子饽饽,上面放着红纸包装的点心。包袱顶上盖红色的枕巾。助嫁的物品,如被面、床单、袄面、摆设等都事前送到。亲朋出门贺喜的篓子挺多,负责管账受理的人给一一用粉红纸写上名村贴在上面。东家根据客人远近留用篓子的两件面干粮或点心并压上糖果等,叫“压篓子”。
      男方“张媳妇”这天是大日子,宾客除了同女方那样带篓子前来“出门”贺喜外,还有来不及做饽饽来出门的,就来送钱,叫“赶人情”。负责酒席事宜的叫“编客”的,客人多了,往往忙的不亦乐乎。
    迎娶头一天是女婿上轿的日子。傍晚自家和本族家里都要挂上族谱,摆上供品香案祭奠,迎接喜日。新郎父亲先在自家叩拜,其后在伴郎(方言称陪女婿)的陪同下新郎新着长袍马褂戴礼帽,叩头参拜。后一一到各家参拜。父亲带领一行四五人,伴郎陪伴。前头为夹毡的,即手上搭着红毡子,以便铺地参拜。后边有端圈盘的,放有祭奠用的香纸和酒。各家备馉飵四碗,每碗四个,即上轿馉飵。新郎若吃不下就把碗里的馉飵反过来,以示品尝。参拜结束后被拜家里送压腰的钱(红包)。
      若雇佣了吹鼓手和両乘花轿,轿衣的图案分龙凤两种。龙为新郎,凤为新娘。头一天新郎吃了上轿的馉飵就前去女方迎亲。新郎先上花轿,即迎新娘的轿,叫压轿,伴郎在新郎的轿。一路吹吹打打,到达岳父门前落脚,需三吹三打,方可开门迎接。
轿内有两升麦子和有带四根肋骨的猪肉一块(娘家留下一半,意思是死肉换活肉)。
女方迎客人先在轿前鞠躬,后退一步再次鞠躬,当退后三步鞠躬后,新郎则有跟随的送客人掀开轿帘下轿。若对方用右手摘帽鞠躬,新郎也需用右手摘礼帽还礼。
     若只一乘轿,迎亲当日早晨有新郎压轿后,轿夫等迎亲的前去,新郎在家里迎。有的新郎骑马随轿迎亲。
      七、上轿  新娘按日子上写好的上轿时辰,面向喜神方位,有梳妆人打扮,先开脸,即用红线勒掉脸上的汗毛。红妆,即上轿衣裳及花鞋、头戴金银各式发簪。一般为长辈,家里的人上下齐全且能使着谁。先开脸,女儿装为头扎“抓紧”。即从此后就成为媳妇,不属于女儿装束。梳妆结束后,就自行缝制留有两针的换脚鞋。有的不愿出嫁,故意延长时间,迎亲的只好耐心等待,门前迎亲的大杆号“唔哈哈,呜哈哈”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有的实在等急了怕误了时辰,干脆进家请。
      上轿前长辈拿着由一双筷子叉在两个带喜字面起饼子中间,饼中间夹有一块肉用红绳子缠腰,让其大咬下一口,而后喷到爹爹的斗篷中,口里留有小部分带到婆家留着发。将筷子放下,不能说话,以防备饭掉出口。意思是再也不吃娘家的饭和不使用娘家的筷子了。女儿喷的饭爹爹当即藏在粮食囤子后留根。
      一切完毕,一般为兄长背着上轿,这就是俗语说的“大闺女坐轿头一遭”。兄弟姊妹除了几个跟随送亲的远去外,都围在花轿周围扶着轿杆送出村外,这样让其不想家。
      “伙计们,哎!好了吗,好了,起轿喽……”,乐曲,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出村。
      途中若遇到桥、石碾、石臼等有晦气,随从人需事前用红毯子或簸箕笸箩等遮挡,或贴上喜字冲。遇到发殡的属好事,要让路,因死者为大。
      花轿要转弯,前头轿夫喊“后头向右或左转喽……”,后边轿夫喊“嗨吆”……
若路途远,半途迎亲队伍可落轿休息。轿不能落地,用支杆撑住,也有的雇佣两班轿夫轮换前行。休息时可借此翻新娘事前备好的伺候迎亲人食品的陪嫁箱子,寻找花生、芋头、烟、酒、糖等享用充饥。这样轿夫等一行抬轿稳当,不故意摇晃轿杆颠簸新媳妇。轿夫每人一条红手巾披肩,吹鼓手器乐配挂红布冲晦气。喜事不能白用人或他人物品,可回赠喜糖、喜烟及付给少量的现钱(一元即可,即不能白用人,否则管着双方有不吉利的,若新婚女身怀有孕,且应给迎送人红布以此冲掉晦气。
      八、迎媳妇  花轿到了村头前,花轿进村的路旁(含桥、碾盘、臼、大树等)全贴上喜字,以示迎亲的路线。吹手鸣长竿号,意思告知花轿到。此刻双亲齐全且能使着的一对闺女在洞房贴窗花并铺床。公公压炕,一边滚动用红布包裹的木头墩子,一边念叨:满炕滚墩子,当年抱孙子。洞房顶棚(有双根芦苇扎的四方框架子和上方放有高粱秸秆好似竹米子编制的黄红间隔的席吊在上方,南北两头起拱,好似工艺品)四个角各别16个铜钱,寓意为六六大顺和十全十美。也有的家庭不宽裕,只吊半个顶棚;炕铺红黄间隔图案的花席,四个角下各压8个铜钱,寓意为四平八稳和发。
      一番吹打后,迎亲的一行来到轿前。前头为夹毡的,后为迎接宾客的,寒暄后,公公或兄长将红布包的筛子扣在花轿顶,就返回压炕。有句笑话:帮忙的扣筛子什么当干了。此后,夹毡迎亲的人引路,吹鼓手在花轿前导,吹吹打打,花轿在器乐声中前走后退左摇右晃,长达几个小时的迎亲演奏直到中午才到门前。大户人家迎亲的还雇佣一对狮子或耍火龙及踩高跷的等,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进入高潮,主事人用红色长棍高高挑着赏钱高喊:××赏钱五百、一吊(如今为50、100等),喜庆场面一次次愈加热烈。在花轿旁争相看新媳妇要喜糖的围得花轿里三重外三重,迎媳妇的男女和家人只好在轿子两边护驾并扔糖以此来疏散人群。
       经过一番吹打演奏和欢笑闹腾后,在“起轿喽”的声中,迎亲队在大街上继续前行。
      洞房及所有安排宾客的房舍挂大红灯笼并且都封上粉红色喜门对并配挂红彩。
      九、侧媳妇(接)  花轿到门前,披挂红彩的新房子门内,东家婆母见花轿到,“咣当”一声将大门关闭,需经三吹三打,方可开门。意思是“劝性”,即媳妇过门后要性子揉透,听婆母使唤。
       此间负责迎亲的人将跟轿新娘娘家的宾客(称送迎客)迎接到挂红彩的另屋正堂客厅正位(冲着正门方桌两边,后右为1,后左为2;依次前右为3,前左为4;桌子后边右为5,左为6;方桌前右为7,左为8。7.8为陪客的)(桌子条纹正对南北方向),摆放点心烟茶糖果等款待。一般为长辈或同辈陪同。
      侧媳妇(即接媳妇)为长辈双亲儿女齐全的老者,身着盛装,头戴金银发簪和首饰,迈着小脚步子,慢慢吞吞的到花轿前。一个端着脸盆,内有梳子、篦子、红枣、栗子、铜钱。一个端着火盆,后边的小女孩端着盘子,有熨多(装火炭)、粉、口红、一双筷子(此筷子用过后收藏,备后来上梁钉在屋脊银条上)及化妆品等。
       “打开轿门迎新娘,红火的日子万年长”。一声吆喝“落轿",侧媳妇的将轿帘子掀开,先给梳头抹粉,再端火盆考脚(婚后日子红火),然后搀扶下轿踏着红地毯缓缓前行。常言道“看你像侧媳妇一样”,就是说人做事慢(早年女的缠绕脚,就是包脚,为小脚女人)。轻手轻脚慢慢腾腾,不急不躁。新郎在前胳膊搭着几吊铜钱(1600个),小女孩在后捧着盒子,跨门槛要安放牲口鞍子(日子平安),铜钱压在鞍子上,过后再拿起仍搭在新郎胳膊上。踏入房屋正门如大门相同。进门前新郎用秤杆挑下盖头,有的是有公爹挑,看其真假。俗语“丑媳妇挡不了见公婆”。
      十、拜天地   正堂挂有族谱祭奠祖先,双亲就坐两边。族长等长辈主持完婚事宜,拜天拜地、拜父母、夫妻对拜,自此双方正式结为夫妻。
        附:一拜天地:福禄吉祥  (龙凤呈祥)
               二拜高堂:万壽無疆
               三夫妻对拜:百年恩爱( 恩恩爱爱 成雙成對 )
               四進入洞房:儿女成雙 (儿女满堂  好事成双)
      十一、入洞房 坐床 婆婆给媳妇换鞋上炕,至此为自家的人。小女孩端盘子,盘子里有一面箩,内有两小碗面(一个鸡蛋和一把面做的16根宽面条)和两双筷子。婶母或嫂子等喂饭,每人一口,同时夹给二人含在口中一起吃。曰:面汤长,新郎吃了盖新房;面汤宽吃了家里做高官。媳妇上炕坐床(在叠好的被褥子上按日子上指定的喜神方位,不到晚间睡觉不能下炕。闺女上轿前一般少吃少喝,以便应付坐床)。有的新媳妇坐在被褥子上,里边还放着一把斧子,说这是“坐福”。
      十二、翻箱子  公爹钉门帘(门帘棍为香椿木)。儿媳拿出箱子钥匙,公爹用擀仗翻箱子,用斧头支开箱子盖,直到第二日(以防女方带来生人)。翻箱子后要放压箱子的钱,最低和亲家相同。
      十三、酒宴庆贺  客席(即送迎客)为大,一切都以客席为先。习惯为十六、十八或二十多道菜,均为张口鸡,闭口鱼。酒宴进行一半为客人歇息,一般都摆上一大碟子“带喜字的面起饼子”(数量每人两个)和羹汤一大碗。起饼子为起来和发的意思,大多客人席间不吃,放在衣袋子里捎给孩子,说小孩子吃了好养活。
歇息新郎有父亲或兄长等带领让酒,即随从人端着盘子,带饭碗三个、酒坛子一个(一般为自酿黄酒),吹鼓手前导,到送迎客席让。若送客的胜任酒量就留下,一喝就需三大碗。一般都不接受,曾有双方为此结下仇,闹得心里不痛快。如今已演变为新郎新娘双方到每一个客席敬酒(每人一小盅红酒),既为贺喜又为认识亲朋的良机。
      十四、喝水、分鞋 酒席结束后,伯母、婶母、姑婆、姨婆、姊妹等到新房相互认识递红包,新娘敬茶水,即为喝水。新娘各自回赠事前做的鞋一双。
      十五、坐后席  临近傍晚,娘家送亲人临走前到新房做客,父母哥嫂等陪同,相互间客套话。如“孩子交给您了,有不周之处多担待……”“孩子到了俺家就是俺家的人了,俺要把她当亲闺女看待……”。
      十六、闹床(闹房) 要歹好无大小,这是指闹床而言。平日注重礼节,就这一日不讲究,兄长及长辈不拘礼节也可以前来闹房。不管如何闹,家里都不许烦恼,否则不吉利。有的小姑子在一边护驾,新郎大多天不黑就外出躲藏,直到深夜见家里闹床的走了才回家。
      十七、迈头枕  以往是一对大头枕(双人,黑色,面秀有一对鸳鸯,两个堵头秀者荷花),一小男孩怀里兜着八个喜字起饼子,来回迈,左三次,右四次。一边的大人念叨:一迈金,二迈银,三迈迈了个珠宝喷。珠宝盆上插金花,咱是天下第一家。
      十八、喝合婚酒  一把酒壶,两个酒盅,两个菜,两双筷子。新郎新娘谁先抓到酒壶脖子(即掐脖子堵嘴),就是后来谁当家说了算。二人互敬。
      十九、铺炕  仍有进洞房前铺炕者那二人办理,把男女双方的所有铺盖全铺上。女方的被一个被头未缝,意思留口说话,若有个不周全有口话说。两人抢留口的被头和炕头。炕头有红包,抢到者以后管花钱,否则管做饭。
      二十、听墙根  洞房熄灯后,闹房者有的事前躲在角落里,有的在房门前、窗台下,听新郎、新娘谁先开口说话,说啥话,即听墙根。若无人听,就在墙根放上一把扫帚代替,否则不吉利。
      二十一、看二、搬二、回三  婚后第二日,新娘娘家前来看二。人数二到六人,一般为同辈。看二牵着牲口,备搬新娘新郎回家,即搬二。设宴酒席如同新婚日,借此东家宴请有关为婚事跑前跑后的人员(若结婚日宴请需送红包)。傍晚将新郎新娘搬回家,若不搬就有就近的亲朋搬回,新房有父母压炕。传说有妖怪在新婚第二日晚上要伤害新郎,需离开躲避。新婚前三日夫妇不能分居。若娘家没有搬二,第三日,新郎新娘要回娘家看望,曰回三。新娘娘家家族要轮流宴请新女婿。
     回三新媳妇回娘家,女婿牵着牲口(驴、骡、马),媳妇骑在牲口上,牲口驼子上的驮篓里装着看望父母和答谢亲朋的礼品。新女婿上门,丈母娘家里都要请陪女婿的上等酒菜款待。一般家庭门前院墙上都有一对栓牲口的“石鼻子”,也叫“牛鼻子”,备自家和亲朋栓牛驴骡马等用。
      二十二、答谢媒人  俗语说“媳妇上了炕,媒人靠南墙”。就是新媳妇入了洞房上了炕,这门亲事就算是成了,媒人也就完成了任务,靠边站了。新婚一个月后,或当年过年前,男方父亲要答谢媒人,即叫致谢媒人。猪头一个,指着磨嘴钱,两付猪蹄子,就是跑腿钱。另有点心、烟酒等。
      二十三、请媳妇、请女婿 (习俗除夕夜女的不外出拜年,仅限于新媳妇第一年)过年五更新媳妇有嫂子或小姑子带领外出拜年,被拜过的初一就上门定请媳妇的日子。大门户的往往能喝一正月酒。正月初三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俗语:初一初二拜姑姑,初三初四拜丈母),新女婿要到后一一到各家拜年,本家族依次宴请,即请女婿。
      二十四、闺女出阁他家的人  俗语“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闺女出嫁后就是他人家的人。曰“活是人家的人,死是人家的鬼”。逢年过节已过门的闺女都不能在娘家过,若不对娘家不吉利。
       二十五、按锅(也叫搵锅)  闺女出嫁第二年过清明后,娘家人(含母亲、婶母、嫂子、姐妹、姑母、姨母等女的)到闺女家探望,俗称出门。母亲带发面一块(发)及炊事用具等,其他人带碗筷、盆、箅子、锅盖、面板、锅梁、菜刀等用品,就是来助扶安家,即按锅。每年的六月六节日,女儿要回家给父母送包子。节后父母要到闺女家出门,看望亲家和闺女。
       二十六、催生蛋  女儿生育前,娘家母亲要给女儿送几个红皮熟鸡蛋,让女儿坐在街门门槛上面朝里一气吃下,便于顺利生育,即催生蛋。
       二十七、踩生  女儿生育后,外人第一个人前来见到孩子的,即为踩生。据说新降生的孩子脾气像踩生的。大多避开脾气不好的并事前安排人品好的前来。
       二十八、打喜  生育后,女婿要到丈母娘家报喜,即打喜。带二升麦子。女儿娘家做白面大饼几张,红皮鸡蛋十把(100个),回家分。
        二十九、三日剪头  孩子出生第三日为剪头日。爷爷抱着孙子上大街转一圈,孩子包裹中插一桃树枝条,挂有红布、铜钱、红枣、栗子等。出门时用剪子剪三下头发,故剪头。若遇到人就让其孩子露出头让人看并送给两个红皮鸡蛋,寓意是孩子长大了出头,即有出息。桃枝回家插在房檐上,直到过了百岁后将其拔下插到屋内正间屋脊银条上。
        三十、过三日 、看欢喜(也叫送米)  孩子出生三日,家里要做长寿面,挨以往交往挨家挨户送面一碗和两个红皮鸡蛋,故为报喜。接到面的就提着篓子带着鸡蛋、小米、点心、面鱼等逢早晨一一前来道喜,即看欢喜或送米。自家的三日午间摆酒宴庆贺,每人先吃两碗长寿面和两个红皮鸡蛋,叫安心面。这期间娘家人和亲朋一般在第六日或十二日前来看喜。
        三十一、坐月子  顾名思义,就是生育后一个月调养,婆母伺候。以往以鸡蛋小米为主。一个月后,即出月子将鸡蛋皮送到交通路口,意思孩子长大后见识广有出息。鸡蛋皮越多,踩压的人越多,预示着孩子越有前途。有的特在鸡蛋皮中放几个没有吃的鸡蛋,以便引来更多的人前来踩踏。
        三十二、过百岁、过生日  孩子出生一百天和一年,爷爷奶奶为孙子挂长寿麒麟送子(或长命锁)的银锁一对和手镯子。其他亲朋都来贺喜庆贺,即过百岁、过生日。每次都在酒席间都要轮流抱抱孩子,以示对孩子亲热,也好养活。酒席间,备下有关孩子前程的有关玩具,如笔、书、车等,让孩子随便抓,看其未来。另,还有的让庙宇长老起名押着,冲其一生晦气。
附图:下米谏——(下媒谏)
100516072079ec78dc53f8594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黑玫瑰 + 8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29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讲究还真不少。不过,生活有讲究,也多了些趣味。

点评

感谢鲁先生关注,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鲁本迅 发表于 2017-8-29 17:03
以前的讲究还真不少。不过,生活有讲究,也多了些趣味。

感谢鲁先生关注,祝好。

点评

老辈子的一些习俗,经过很多年代,能够传承下来的,应该是有一些道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5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讲究,能记得住吗?

点评

这都是以往传统的习俗,如今随着时间的变迁,习俗也随之改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6 0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杏 发表于 2017-9-5 16:04
这么多讲究,能记得住吗?

这都是以往传统的习俗,如今随着时间的变迁,习俗也随之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6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传统习俗,开始回归

点评

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6 15: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杏 发表于 2017-9-6 08:33
不少传统习俗,开始回归

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您好感谢鼓励。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7 07: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感谢鼓励。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是婚庆嫁娶,很多传统的民间习俗,已渐行渐远。。

点评

这些民俗如今整理只是作为传统文化留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0 0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3-29 16:20 , Processed in 0.08198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