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1

光明日报刊文评《人民的名义》:可以充分讨论的“共同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00.《人民的名义》海报.jpg
《人民的名义》海报

近期,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了。不管线上线下,人们张口闭口就是“侯亮平”“高育良”“李达康”“祁同伟”,不少人热衷于“对号入座”,一一为剧中人物寻找“原型”。各社会阶层的代入感表现得如此强烈,从近年的影视剧作品来看,并不多见。

一部已经成型的艺术作品,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说仍有一些思虑不甚周详之处,也是很正常的。如何评价,原本就没有标准范式,如果从接受美学的理论看,公众的参与及批评也是完成剧本的一个环节,观众的品头论足,本身就是文本的再创造,是艺术实现价值的必要过程。而这部剧中,最吸引人的话题自然是反腐。无论是家里多处藏满赃款却假装清廉的赵德汉,还是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动作不断”的高育良,抑或是那位卖了房子住到养老院的老检察官陈岩石,这些人都有着无限的话题延展性,可以让人多方评说。

但拂去“反腐”这一主题,人们不难发现,这部剧反映的其实是当下中国社会一个波澜壮阔的切面。就像编剧周梅森所说,《人民的名义》就是“想做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从官场的高层到底层的弱势群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剧本把自己对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的社会思索量容纳进去”。这里面有丰富的社会样态,是一个综合的容器。反腐之外,有丰富的现实人生,乃至深广的社会焦虑。比如,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中的拆迁与补偿问题、普通民众遭遇冤屈后如何伸张正义、下岗工人的生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某些官员眼里可能只是宏大发展布局下的必然代价,但具体到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民众身上,却是千钧重负。

大概已有十多年了,因为类似反腐题材影视剧供给稀缺,尽管中央“打虎”“拍蝇”的行动雷厉风行,摧枯拉朽,但囿于文艺作品在此方面反应滞后,公众往往鲜有一个可以充分讨论的“共同话题”。而《人民的名义》显然满足了这样的公众诉求,反腐之外的社会焦虑也由此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发现,与反腐相比,如何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或者遭遇侵害如何找回公正,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破解诸多症结的关键,无疑应该是制度建设,通过完备的制度建设约束权力,重塑正常的政经生态。一方面可以扩大反腐的战果、固化反腐的成绩,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深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缓解民众的焦虑感和不安感。

如果说,围绕《人民的名义》展开的讨论,能够真正有所触动,并产生某种改变“国家命运”的力量的话,那么讨论理应进入这一更深、更广、也更迫切的层面。毕竟,政治和社会生态的修复,乃至民生焦虑的纾解,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更大的气力和更高的智慧。

(原题为《<人民的名义>反映人民呼声》)

发表于 2017-4-1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70412191230.jpg




微信图片_2017041219094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4-19 21:39 , Processed in 0.0577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