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1|回复: 11

[史海钩沉] 福建漳州东山岛寡妇村 乱世91种牵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1950年5月10日,在国共战争中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在福建漳州东山岛上的一次‘抓壮丁’行动中,从铜砵村带走147人向金门撤退,其中91名已婚者的配偶,一夜之间成了乱世‘寡妇’。岁月匆匆,当年‘寡妇’现今仅存四位在世,她们的悲情或已雨打风吹去,但那个乱世想必还在心里。那91个乱世离散故事,也在东山岛‘寡妇村展览馆’里,馆长黄镇国告诉联合早报记者:她们,被牺牲了。

福建漳州东山岛的铜砵村有一个沧桑的别名——“寡妇村”。

村里有一棵老榕树,那里曾是当年寡妇们眺望台湾海峡对岸,默默等候亲人归来的地方。如今,大部分妇人已经离世,树下不见人影,只见凉亭和板凳。

老榕树见证了国共内战末期,国民党撤退时将壮丁带往金门而造成家庭分离的悲剧。当年,老榕树旁正是铜砵村村口,男人一个个沿着老榕树下的小径被带上船。

大陆方面的统计数字称,从1949年到1950年5月11日,东山岛有3945人被抓兵去台,当时全岛总人口才6万人。

长期致力于整理上述历史的“寡妇村展览馆”馆长黄镇国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东山岛就是个寡妇岛”,由于铜砵村的变故在一夜之间发生,留下一道最深的伤痕,因此成了外界较熟知的“寡妇村”。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铜砵村91妇女一夜之间成“寡妇”

据黄镇国讲述,1950年5月10日半夜三更,败退中的国民党把铜砵村围起来,机关枪架在路口,不允许村民出村,然后以查户口为由,挨家挨户把男人“骗”出来,而解放军那时已经打到距离东山岛不远的云霄县。有的村民发现情况不妙而躲入草丛里,但还是被抓出来。

黄镇国说,国民党士兵将村民集合起来之后,再挑出青壮年带走。“当时他们也不知道会被抓到什么地方,后来知道是到金门。”

黄镇国说,当时只有200多人家的铜砵村有147人被拉去金门,最年轻仅17岁,年长者已有55岁,91人已婚,留下村内91位“寡妇”。他说:“我们调查了,除了个别改嫁的,其他都没有再嫁”。

妇人们苦盼了38年,终于在1987年台湾时任总统蒋经国开放老兵返乡时,得以与丈夫见面。然而,离开的147人,仅19人回来。

黄镇国说,当年返乡老兵现已全部离世,寡妇大部分也不在人间,村里仅存的四位90多岁寡妇因卧床不起,黄镇国婉拒记者采访老妇。

黄镇国将寡妇们的命运归为三大类:一别即成为永别、叶落归根、“一夫两妻”庆团圆。他说,一别成为永别的占约三分之一,有的是因台湾的亲人走了,有的是因大陆亲人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姻逢乱世 二度伤别离

当年顺利回老家定居的老兵仅19人。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当时设定的条件是,只有在台湾未安家的老兵才可返乡定居,但大部分男人在台湾已另娶,因此只能回乡探亲,不能长期住下。
“一夫两妻”的个案则占多数,也就是老兵带着台湾的老婆回乡探望元配,但也只能探亲,无法定居。黄镇国将之称为家庭上的“一国两制”。按他观察,对守了大半辈子活寡的老妇人来说,二次离别尤其残忍。

黄镇国说:“第一次离别,看到的是老公被国民党兵抓走。第二次离别,看到的是老公被另外一个女人带走。被女人带走,还有希望吗?人死了,骨灰也不属于她了。所以,第二次离别更加残酷,哭也哭不出来。海峡两岸的问题,我们该怎么用历史去解释呢?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一夫两妻”是时代副产品

“一夫两妻”的典型是一位叫黄韵奇的老兵与元配林招玉及台湾妻子的故事。林招玉与黄韵奇分别时才29岁,在守了近40年活寡之后,她终于在1987年与老公团聚,但此时的黄韵奇已在台湾另组家庭。

1990年,黄韵奇决定把林招玉接到台湾定居,海峡两岸一家人过起“一夫两妻”的生活,台湾妻子比大陆妻子年轻29岁。

不过,仅仅三个月后,林招玉因为不适应台湾的生活,又返回铜砵村。黄韵奇仍很照顾元配,寄钱给她盖房屋,还经常回来看她。

黄镇国说,黄韵奇是唯一将元配接去台湾生活的老兵,当事人都已离世,但第三代还保持联系。

当年国民党部队“抓壮丁”时,黄镇国还在母亲肚子里未出世。之所以熟悉那段历史,是因为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在两岸互不往来的的年代担任“信使”角色。65岁的黄镇国说,保守估计,他代笔写过800封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是“侨批”中转站

要帮妇女们写家书寄到台湾很不容易。先得把信从东山岛寄到东南亚国家的亲戚朋友,由当地亲友换上一个新信封,再转寄去台湾。这类由民间途径的寄信方式叫“侨批”。东山岛离澎湖列岛仅98海里,离高雄也只有110海里,但由于两岸相互隔绝,一封信要多走几十倍的距离,才送抵海峡对岸。

黄镇国说:“我对新加坡最有印象,我把信寄到新加坡的最多。我们东山在新加坡的华侨很多,我祖母当时也在新加坡。”

黄镇国认为,当年的“侨批”是“联络海峡两岸的桥梁”,意义重大。回忆过往,黄镇国说,当年要通过秘密通道才能把信寄到对岸,“按理说是违禁的”,但因为他书写的信件以家事居多,不涉政治,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风险。

一双鞋等了38年

由于信件要绕过九曲十三弯才能抵达对岸,收信人来不及收信的事时有发生。让黄镇国印象深刻的是,当年为一位宝兰阿婆写遗书给独子黄建忠,但因为在新加坡的转信人过世,这封信一直未能寄到黄建忠手中,他很长时间都不知道母亲死了。

黄镇国今年首次到金门和台湾本岛旅游时,特地去看望黄建忠。当年他被带走时才17岁,转眼已81岁。黄镇国说:“这一次,我是给他口传遗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寡妇村展览馆展出一个时代

黄韵奇、林招玉、黄建忠等铜砵村村民一桩桩乱世悲情的故事,全都在“寡妇村展览馆”里展出。实物展示的部分包括,“一双等了38年的鞋”“无人的宴席”“系红线的老猪”等,每件物品背后都有个故事。

“寡妇村展览馆”位于铜砵村村口附近,1999年建成开馆,如今已成福建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与两岸统战工作联系在一起。

“国民党高层没来 民进党人来过”

在铜砵村里,黄姓与谢姓是两大宗族。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的祖籍地就是东山县铜砵村。2012年到大陆展开“调酒之旅”时,谢长廷曾赴东山岛谢氏宗祠祭祖并探访铜砵村,同时参观“寡妇村展览馆”。
民进党人来过“寡妇村展览馆”,那国民党高层呢?黄镇国微笑着说:“没有。”

铜砵村随大环境走出“寡妇村”

有关国民党军队在东山岛抽壮丁以及铜砵村一夜之间成“寡妇村”的历史叙事,绝大部分由中国共产党阐述,国民党方面鲜少提及。外界因此难以判断,中共是否因出于统战目的而选择性地诠释历史,或夸大国民党军队抽壮丁的行径?

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在国共内战后期,因为国民党打败仗以及军中贪腐产生诸多问题,很多人偷偷离开部队导致兵员大减,所以沿途撤退时,确实发生抓壮丁的事,甚至十几岁的小孩也被带走。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返乡,很大部分就是当年被国民党部队进村带走的。

杨开煌说:“当时兵荒马乱,各有各的苦衷。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之后,当然不会多着墨这个部分,大陆当然会把它转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但现在从爱国的角度来讲,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杨开煌分析称,执政者惟有做出贡献,才不会去丑化敌人来强化自己的正当性,“就像中共为何慢慢承认国民党在抗日方面也有贡献?因为它自身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做出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楼房取代旧瓦房

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近40年以及两岸从敌对走向交流,铜砵村也因大环境好转而发展起来。新楼房取代了旧瓦房,当年壮丁被带往的集中地“黄氏宗祠”已成村民打牌、看电视的活动场所。村民的经济来源现在主要靠养殖、经商、捕鱼和外出打工。

黄镇国说,铜砵村已由过去两百多户人家发展成四五百户,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老榕树原本处在村口的位置,“现在都成为一条街了”。他笑说,过去是在台湾的乡亲返乡时,请全村人吃饭,“现在是我们请他们吃了”。

据东山岛铜陵镇的出租车司机林师傅说,老一辈都知道“寡妇村”的历史,当年因为男丁被带走而打击村内劳动力,很多妇人只能靠缝补渔网或简单的农活养活家人,经济条件与现在相比差远了。

“寡妇村”与它的悲情故事,渐渐成为历史。在村内经营小卖店的黄小姐告诉本报:“寡妇村这名字不太好,村里都不太要谈了。我妈妈的爸爸曾经被带走,后来好像回来过一次,但不知道为什么没再出现。我也没有多问。”

“信使”工作三阶段

黄镇国如今也很少写信了。他笑说:“早下岗是好事,说明人可以见面了。”从毛笔写到钢笔、原子笔,黄镇国“信使”工作的变化也与时代变迁相呼应。

他说,信件内容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以家书报平安为主题。1987年开放探亲后,第二阶段的信件以办实事为主题,例如怎么到公安局办手续探亲。两岸开放往来之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增多,却也产生了矛盾,第三阶段的信件就以化解矛盾为主题。

从“报平安”“办实事”到“解矛盾”,铜砵村“信使”工作的三阶段演变,不正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

黄镇国说:“关于海峡两岸的问题,只能是宽容。像两岸妇女那样宽容,对历史宽容。她们被牺牲了,但如果能让悲剧不再重演,她们的牺牲是有贡献的。” 文/沈泽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一位父亲当年被带走时,儿子追到海边向父亲喊道:‘回来给我买双鞋。’父亲在38年.jpg
一位父亲当年被带走时,儿子追到海边向父亲喊道:‘回来给我买双鞋。’父亲在38年后回到村里,把这双‘等了38年的鞋’给带回来。(沈泽玮摄)

00.寡妇村展览馆位于铜砵村村口附近,1999年建成开馆,如今已成福建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jpg
寡妇村展览馆位于铜砵村村口附近,1999年建成开馆,如今已成福建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寡妇村的怀乡亭公园老榕树下,是当年寡妇们眺望台湾海峡对岸,默默等候亲人归来的地方.jpg
寡妇村的怀乡亭公园老榕树下,是当年寡妇们眺望台湾海峡对岸,默默等候亲人归来的地方。(沈泽玮摄)

寡妇村的怀乡亭公园老榕树下,是当年寡妇们眺望台湾海峡对岸,默默等候亲人归来的地方。.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00.老兵黄韵奇与元配林招玉及台湾妻子的故事,是“一夫两妻”的典型。与黄韵奇分别时.jpg
       老兵黄韵奇与元配林招玉及台湾妻子的故事,是“一夫两妻”的典型。与黄韵奇分别时才29岁的林招玉守了近40年活寡,终于在1987年与老公团聚。图为寡妇村展览馆展出的林招玉年轻与年老照片对比。

寡妇村展览馆馆长黄镇国在两岸互不往来的年代担任“信使”的角色,他保守估计,代笔写.jpg
       寡妇村展览馆馆长黄镇国在两岸互不往来的年代担任“信使”的角色,他保守估计,代笔写过的家书约有800封。

点评

林招玉这两张照片,对比鲜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8 2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以及两岸从敌对走向交流,“寡妇村”也因大环境好转而持.jpg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以及两岸从敌对走向交流,“寡妇村”也因大环境好转而持续发展,新楼房取代了旧瓦房,村民经济来源现在主要靠养殖、捕鱼和外出打工。

福建寡妇村.jpg

点评

“朋党”都对不起老百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8 2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5 14:39 , Processed in 0.06942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