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竹林

[史海钩沉] 烟 台 旧 事 [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46)挖防空洞的日子  之二
     可见我们当年多傻多彪多听话,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党叫干啥就干啥.三中的地下防空洞很有点名气,后来是七十年代末好象,原26军军长,时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的赵峰将军专门钻到烟台三中地下防空洞里视察,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再后来听说夏季雨水大,三中的地下工事里多有积水,更无人下去,现在我想它该是完成了历史使命自销自灭了吧.但愿如此,劳民伤财的地下防空洞,你耗费了我们多少心血!
     说说住家户怎么挖的吧.那时我们铁路宿舍全是平房,真是户自为战,人自为战了都.18平米的房间里,当厅就挖地三尺,好象还不止三尺,七尺八尺的不少,十多尺的是标杆,然后就横里挖,曲里拐弯的挖,说是变化多,才可以防敌.都是跟电影地道战学的.地面上也看过来量过去,看看你家我家他家距离多少,什么方位,为的是家家联络,户户相通.每有两端打通,人人欢呼雀越,头碰破了也在所不惜.
      我挖的洞最具特色,因为我家住在铁路宿舍的最东南角上,有一个土破子下了破就是建设路,是从市里和通伸回铁路宿舍的必经之地,土坡的北侧就是高崖了,我家就在高崖上.嘿嘿,从我家挖地若干尺再向南一拐弯,我就可以在高崖的半空里开个小天窗,跟地堡的枪眼似的,可以扼进出铁路宿舍的咽喉,要是架上一挺机枪,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46)挖防空洞的日子  之三

      整天的闲暇里,我多在地下挖呀掏啊滴忙活着.我爸极看不惯,他当过兵啊,知道炸弹的威力也知道堑壕应如何构建.开始我爸还说说我,让我别瞎忙活了,有时间看点书,而且给我买了郭化若先生的<孙子今译><三十六计>等书,以期引起我读书的兴趣.那时谁读书啊,彪子呆子傻子才读书来着,彪痴呆才坐教室里呢.俺学校里砌墙发旋背覆,家里挖洞不止,土里来泥里去的,俺经常甩开膀子光着膀子大干,汗流浃背其乐无穷.现在想起来还激情燃烧不可自已.俺总结了自己的九字真经:"深挖洞,光脊梁,不怕爸".俺老爸真是拿我没办法,我呢,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打通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堡枪眼,我把高崖上的枪眼做了巧妙的伪装,任何人进出铁路宿舍,根本看不出我的暗道机关......
     那年我十三四岁,做着一个坚守阵地,为国捐躯的梦.
后来,也就过了几年,我1974年上山下乡前,我自己把这个地堡毁了---填充了好多的垃圾和黄土里面.日后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你们打地基挖土方时或许会看到它,但,你知道吗,它是我曾经的梦.
发表于 2012-1-1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竹林老哥小时候是真够调皮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43# 老前


山东骑士是俺世交呢,才知道.

俺安排,咱们见个面,喝个小酒呗.........
发表于 2012-2-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飘过,回头看~~
发表于 2012-2-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笔啊,怎一个喜欢了得,呵呵!
发表于 2012-2-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144# 竹林


烟台这芝麻区还真是小啊。。。等俺回烟台。
发表于 2012-2-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记得挖防空洞的,记得牟平古城墙西北角护城河西边以前还是很高的地堰子,一大帮人在那里挖了一个防空洞,其实那里的土是黑土,不粘,赶着挖赶着就易塌方,模糊记得一帮人往洞里提水一桶一桶的。不知是怎么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47)前进路旁劈铁帮  

     过去居家过日子男人们少不了劈柴担水打煤买粮,可是你听说过劈铁么?劈铁顾名思义就是象劈木头劈柴火似的将铁劈开,或许你看到过且做过用钢锯锯铁气割割铁的活计,可这劈铁的营生恐怕就鲜为人知了,现在不在特定的场合场所里,你是看不到这一绝对男人本色的壮观劳动场面了.
      近四十年前的前进路两旁,曾活跃着一支专事劈铁活计的劈铁帮.当时前进路是条东西走向的沙土路,路北是小钢联(烟台地区小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简称),路南是通伸村.小钢联的炼钢高炉那高高的烟囱每天涌吐出的滚滚黄龙弥漫在半个港城.所谓劈铁帮就是为小钢联配套服务的.他们负责把回笼到小钢联来的粗大笨重废旧生铁劈成西瓜大小铁块,以便能顺利填充到高炉里冶炼.那些粗大笨重的生贴有的是各种废弃的机床底座,有的你根本看不出咋来的这么大的生铁疙瘩,个个都跟农村的大碾盘似的.劈铁帮有十几人吧,为首的是周川龄师傅,说来你可能不信,周师傅当时已是花甲之人,既武艺超人且身怀劈铁之绝技,按他的旨意下砧抡锤.劈铁势如破竹,效率高,特出活儿.

劈铁这营生我数十年前亲眼所见,那时每当我走在前进路都要饶有兴趣的住足看一会儿,劈铁帮的大铁锤最有特色,它不是我们平常所见的也就是<欧阳海之歌>里连续打了几百锤的那种十几磅大锤,劈铁帮用的大锤呈纺棰状中间粗两头收拢,几乎是"欧阳海之歌"式普通大锤的两倍长,锤柄则是腊竿的,柔韧有弹性很结实.劈铁帮一般三人一组,一人持钢钎夹(卡)子将钢钎(也叫"冲子")把牢靠,其他二人先是用普通大锤轮番敲击冲子,直到冲子一点点的钉入和吃进铁里,周川龄师傅劈铁技术娴熟,他跟木匠似的会看生铁底座生铁疙瘩的纹路,咱们看是铁板铁砧一块,他却能从中中看出脉络纵横丝丝缕缕来,所以从哪儿下冲子,下几个冲子,劈铁帮的各个作业组都要周师傅一一指点.待一排冲子都楔子般的吃进生铁砧子里时,就到了劈铁帮们甩开膀子更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但见抡锤的师傅们已经换上了那盈尺的大锤,嗨嗨嚎嚎的口中跟喊着劳动号子般,这时他们敲击着冲子,不是使用一般大锤时那样将大锤举过头顶再向下猛击就可以了,而是必须抡圆了大锤,你看那大锤从身后起程一道抛物线似的半空里划过,那腊竿锤柄颤悠有度翕张自如若神箭手里的硬弓般,再看那抡锤人劈铁匠,他的身子看似几乎被呼啸的大锤带走一样,但正所谓打铁必先本身硬,我们劈铁师傅们的脚跟稳稳立于原处,大锤则结结实实地落在冲子上.我从来没有机会尝试过打这样的大锤,我想啊,即便是自己能抡起和抡圆了这大锤,说不定大锤尚未落在冲子上,自己能被这抛物线的离心力拽得趔趔趄趄.....

数十年前我所见到的劈铁帮,现在我又忆起并敲了这篇文字,因缘于周川龄老人的去世.前几年周师傅以九十高龄还经常出现在东花园的晨练人群中.周师傅鹤发童颜谈笑风生根本不象垂垂老矣耄耋之人.其功夫也着实了得.公园里任何的一根铁立柱或树木,周老贴身立于柱或树前,一腿站立一腿向立柱上方伸延两腿劈压成一字,如此功夫东花园没几人能做得了,更何况周老的高龄摆在那儿,这个,真的比不了.周老的这般压腿身姿曾出现在烟台晚报上,可见大家对周老的认可和关注.
     就是在晨练的闲聊中,我的思绪又一次次跟周老回到了数十年前的前进路,周老说他们的劈铁帮人不多却藏龙卧虎嗨!他说我周川龄不算什么,我就是领着他们劈铁呗.可那个大贺呀,小甄啊,都是大学生那,一肚子学问,都写一手好字,画一笔好画,人才啊!周老说那个大贺很有个性,干活特实在很能干也很会干,偷懒耍滑的事从来找不到他.有时劈铁帮遇到破碎废旧暖气片的活儿就分片包干了,破碎大60的废旧铸铁暖气片,一般也要下冲子将其分解劈开,可大贺把分片包干到自己的暖气片拖拉到一边空地上,脱光了膀子,抡圆了大铁锤,铤镗五十的就干将起来,须知这大铁锤砸在生铁铸件上是火星四溅碎渣崩飞的啊,大家一般都穿着衣服以免身子肌肤受苦.大贺全然不管这些,呼啸一阵风似的干完了自己的定额,再看上身已是斑斑点点的血迹了,大贺去自来水龙头处两手接着水在身上那么一抹拉二抹拉,就找个树荫下凉快处读书去了.
     周老一肚子故事,我没听够他老人家讲那过去的事情.可是前几天晨练的朋友告诉我,周老走了,去年走的.我惊愕和悲伤,无言以对,想来还是敲下这么篇小小的文字,权作对周老的怀念和追思.周老,您走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海云 + 4 写得引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48)烟台的万国公墓
  
      记忆中位于虹口公园(即东花园)的万国公墓,是一片充满着异国情调的墓群。高高的围墙,将它与外界隔绝,围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萝。 郁郁葱葱的松柏丛中,汉白玉墓碑时隐时现。 坟头上都高高地竖着十字架,并一律是白色的,但大小不一,有的在头上还有个大疙瘩。其中有一个怪怪的,多出了四根石柱,类似牌坊,却没有雕刻,无文字。据说那是美国传教士韦丰年的墓。韦丰年人缘很好,人们用这四根石柱表达着对他的怀念。护坡上和墙头的爬墙虎(不知这种植物的学名叫什么),数十年前,许多些个半大小子爬墙进万国公墓时,总是会撕几片叶茎吃,以解饥渴,这东西的味道不好。后来是文革初期么, 扫四旧的铁扫帚摧枯拉朽, 劫后的万国公墓,残碑遍地,烂棺狼籍,偶尔可见几根枯骨。再就改建为公园了.公园基建时还不时的捣鼓出黑洞洞阴森森的墓穴来.现在公园西北角的舞池下面肯定不止一处墓穴,因为在建那舞池下沉地面时,地面上出现了好几处深不可测的黑窟窿,施工者掀动不起,只好浇注掩埋在地下了.而现如今的人们舞动在飘泊的墓地之上,不知该作如何感想?
     滨海小城之所以有外国人的专用公墓,是因当时来烟台的外国人颇多的缘故。据《芝罘区志》统计,1881年的烟台总人口是29000人,其中外侨为250人,也就是说,接近每100人居民中就有一人。到了1911年前后,居民增加到6万多人,而外侨在1300人左右,也就是说,每100个居民中就有两个外国人。按此比例推算,现在的芝罘区应该有外国人数以万计,那真是满眼都是外国人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法则,1909年、1910年连续发生瘟疫,霍乱流行,其时有一个月就有3000多人染病而死的事发生,外国人也未能幸免。迢迢万里无法归葬故土,当时也没有火葬,只好就地掩埋。应当说,万国公墓是历史对烟台的丰厚馈赠,在烟台献身的外国人之中,不少是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过有益贡献的,倘若能恢复万国公墓,在他们的墓旁写一些介绍他们对烟台所做贡献的碑文,无疑是一件文化盛事.且前些年还真有几位外籍人士故地重游,凭吊先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7 02:08 , Processed in 0.0530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