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阿普

[神州驴途] 我的太行之行——郭亮、八里沟方向(照片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91:} 楼上的各位朋友,一人送一个飞吻哈,中午出去有事刚回来,接着昨天的继续发~
nEO_IMG_IMG_00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曾经为我种下的山楂树
如今已是老态龙钟
似乎他身上有你的影子
在起风的日子为我念诗
nEO_IMG_IMG_00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将逐渐丧失回忆的能力
不能再清晰记住你
我就在身边和你触手可及
你这样说 我就这样的相信

我延续你留下的勇气
去回忆那些斑驳往昔
又看到我们那时相约的树荫
转身发现你斑白的两鬓

可是怎么办呢
又多看一季花期
还有我们亲手栽下的风景

可又怎么办呢
满园都是回忆
我也离你越来越近
nEO_IMG_IMG_20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普 于 2011-6-9 14:43 编辑

天梯到了。在去郭亮的途中,我看见路边立着“天梯”的牌子,和唐卡打了个招呼,就急忙下去探个究竟~

转摘:“要到郭亮村必经郭亮洞,了解郭亮村先要走天梯。”村民进出村子走的“天梯”高百余米,建在悬崖之上,宽处1.2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4米,720级台阶。天梯始建于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至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末历代不断扩修。在天梯上临渊而行,稍有不慎便会命丧崖底。多少年来,天梯维系着郭亮人的全部生活。曾经象征封闭、贫困的古道“天梯”,它书写着郭亮村一段久远的历史。如果你注意在天梯的崖壁上可以看到一块40厘米见方的石刻,虽然被风雨侵蚀的字迹有些模糊,但仍然能分辨出“道光叁拾年叁月立,岭西村赵昌立施”等字样。天梯维系着郭亮人的全部生活,被郭亮人称为“生命梯”。
nEO_IMG_IMG_0046.jpg
nEO_IMG_IMG_0047.jpg
nEO_IMG_IMG_004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天梯的上面往下走的,因其是建在悬崖上的,视线所及很少的几个台阶,颤颤索索转了几个弯,大部队已走出很远,唐卡急得直电我,我只好赶快返回~
nEO_IMG_IMG_0050.jpg
nEO_IMG_IMG_0056.jpg
nEO_IMG_IMG_0057.jpg
nEO_IMG_IMG_00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艳阳高照,香汗不止,一路上浪歪无数。不觉间来到了郭亮村,村边的古柳比雪糕抢先吸引了我的眼球~
nEO_IMG_IMG_0067.jpg
nEO_IMG_IMG_00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摘: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市西北部太行深山区的沙窑乡,是太行山中的一个自然村落,海拔1752米,现有83户,320口人,下辖另山、回逃站、不蝶凹共三个自然村落,总面积15平方公里。那里山高谷深,林木茂盛,流水潺潺,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郭亮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一直保持着朴实的民风。
     自2000多年前秦汉开始,晋陕一带人家逃难来如今的郭亮村,落户生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末年,逐渐形成村子。关于郭亮村的由来,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王莽时期(公元8年-公元23年)农民领袖郭亮兵败失利后,退守太行山,曾在这里驻扎,欲凭借太行绝壁固守。之后,他的义军被数万名官兵围困在绝壁上,眼看粮草皆无,郭亮心生一计,命士兵将一面鼓与一只羊悬在绝壁的树上,被悬的山羊四蹄乱蹬,发出咚咚的击鼓声。官兵听后,误认为郭亮准备大战,暂时按兵不动。郭亮看到时机成熟,率义军用绳索吊下绝壁,火速转移。两天后羊死鼓息,官兵方知上当。这就是悬羊擂鼓的典故的由来,后人为纪念郭亮的勇气与智谋,将郭亮将士驻守的山崖称为郭亮崖,崖上的村庄也由此得名。


下图为郭亮村的“红石桥”
nEO_IMG_IMG_006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亮洞的对岸悬崖上远眺郭亮洞~
  转摘:郭亮村位于郭亮崖之上。过去人们上山下山,走的是百丈悬崖上仅可容一人过的绝壁小路,被称为“天梯”。这 “天梯”是村民通往山下沙窑乡的惟一道路。直到山民打通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郭亮洞,才逐渐渐废弃了这条“天梯”。以前,郭亮村的牛、羊、猪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犊子时就由村民从“天梯”抱上来的,喂大后若想卖给外村,还得绕上30多里的山路才能转下山。平时从“天梯”将山货背到山外,换取一些紧俏的日用生活品。
 为使郭亮的乡亲们不再贫困,为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1971年的秋天,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提议下,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福贵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到县里请教专家征求意见。1972年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十三条青年汉子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1972年3月9日,郭亮洞开工,由于郭亮村海拔高,耕地少,无霜期较短,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全年粮食收成不过8万余斤,而这区区8万斤粮食却是全村几百口人的全部口粮。在这种状况下,13名突击队员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费,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就这样每人每天也只有两斤玉米的配额。
nEO_IMG_IMG_0072.jpg
nEO_IMG_IMG_0093.jpg
nEO_IMG_IMG_0127.jpg
nEO_IMG_IMG_01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5年年底,工程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郭亮人已经卖光了山羊,砍光了树木,吃光了粮食,再也抠不出一分钱。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早上5点钟起床,爬5公里山路去挖鱼鳞坑,挖了一冬一春,挣到工钱3100多元。支部书记把钱拿到村里后,100多口人围着他,让他赶快到城里去买钢材、雷管、导火线、炸药。郭亮绝壁平均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需要系绳子凌空作业,没有钱买绳子,就解下牛拉犁的绳套,一段段接起来,从崖头把人放下来。就是这样,参加打隧道的壮士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郭亮人没有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当时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难的关头,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在局长原永同志的带领下和郭亮人一块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被人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在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了。为此 ,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余米的石洞——郭亮洞,几乎是个现代愚公移山的故事。每个穿行在郭亮洞的人,都不能不惊叹这个壮举。村前有石碑记载着这一历史事迹。
nEO_IMG_IMG_0147.jpg
nEO_IMG_IMG_0149.jpg
nEO_IMG_IMG_01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小轿车穿行在郭亮洞,我赶快按下了快门,美女们纷纷对着我笑~
nEO_IMG_IMG_0133.jpg
nEO_IMG_IMG_0135.jpg
nEO_IMG_IMG_0136.jpg
nEO_IMG_IMG_013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4 22:01 , Processed in 0.0526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