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如石

如石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不妙,研究起帝王之术了?
看来得甜么你几下~~{:soso_e128:}
发表于 2013-10-5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如先生的文章,受益非浅!{:soso_e18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10-6 12:16 编辑

“糊涂人享福,聪明人吃苦”,《嘉庆皇帝》里的一句话。虽是代表着一定消极的思想,细想想也很是有道理。很多事装装糊涂,闭只眼就过去了,天下太平。恰恰世上多好事之人,擅于自作聪明,一定要将底细捅破,结果鸡飞狗跳鸡犬不宁。将自己弄得灰蓬蓬的,一身狼狈。个中苦的滋味,只好自己独享。有时也会转嫁他人,结果纷纷攘攘,身心俱惫。解放不了自己,陪送上了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辗转到我手里,迫不及待地地翻读几页,终还是第二日先送给了老爷子阅读,只是要求其尽快的读完。

“肃反、审干”"镇压AB团“,为了一己之欲,冤死了多少英灵。莫须有的罪名,是不容你辩驳的。硬生生的帽子扣在头上,就是要你去死。可怕残酷的政治运动。

生活中,偶有这种遭遇。不至于造成生命的灭亡,可足以心死。是一种活受罪。此时,应当注意到沟通的必要性。有分歧的观念不要紧,多沟通几次,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立场上,多从周围人事中寻找共性,这足以弥补思想观念差异的裂缝。人人都可以自私一点,如果需要与他人的相处才能有的欢悦,此时就不防利己利他一些。妥协,是一种谋求一致的态度。只是态度的改变,一切风平浪静。而其实,什么实际的事情都未能改变。但,改变已经不重要了,要向前看,去发展。走下去比改变更具现实意义。
发表于 2013-10-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石最近很勤奋呀{: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0-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石的读书,爱思考,爱琢磨。此为读书之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明亮的时刻,虽阴风习习雾霭充斥,依然可见湛蓝的天绵白的云。客观的事物不会改变,主观却能有物象的转换。啥为真,啥为幻,有多少真实存在的东西又与你有关联?自诩聪明的人总是把握着准确的世界观,总是在辨证中去伪求真。与己不相关的事物,也要一探究竟。真是真了,无了幻想。而真实的东西不总是美丽的,污染浑浊了视听,让心境在青天白日黯淡下来。生活应留有恣意想象的空间,虚是虚幻了,但人人充实也是一种丰满。

昨日中午偶翻放在女儿书桌架上的一本书,汪曾祺的《随遇而安》,一段文字跃入眼间。即使如今日灰蒙蒙不太见阳光的天,心中依然明亮无比。现实的雾霭施虐,却污染不了清净的心。对不起,是一句掏心的话,有疼爱有知遇;感谢,是一句掏心的话,有感恩有信任。给予之间,有共拥天空的湛蓝。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纷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的孤寂,不闻世事。。。。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光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9224174-1_w[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10-10 11:33 编辑

心静则无妄相,得以有事无事乱翻书,不图不求。惊鸿一瞥,却犹如明镜。“小伙子,别用脑。用脑就彪了”“彪吃彪哈”,一个89岁的老妪身板硬朗不聋不瞎声音洪亮的如是也这样说。

《心随经喜》里面有两段,与这目不识丁的老妪所言异曲同工之妙。巧也!

”人的心在腹中,不在心脏里。那是生命之芯,恰似草芯,是解剖无法找到的。现在虽按生理学所言,脑替代了心云云,但脑是后起之秀,在以前生命自身即智慧,而不是凭借任何思想-----亦即由腹决定,而非头脑决定。是整个生命去体验,而非所谓的大脑这种局部之物去体验。大人物的智慧与魄力即在此。“

”不拘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用腹去看,用腹去听,这才会变得耳聪目明。聪明不仅是感觉,也是智慧。以宾主礼仪的美好心意去品味盛馔,以对神虔诚的欢喜心去闻飘漾的香气,再以洁净的身体去触及天地灵气,则香味触亦皆成为空“。

如果没有老妪早一个小时说的几句话,再翻看《心随经喜》这几段也不会有太多关注。胡兰成吗,总有经世的妙想,愚钝如我则只能恭而习之。从没上过学的大字不识一个的89岁老妪,在这里与胡兰成相知,能以同样对人生简洁升华,喟叹知识和文化的非等比。

书不可谓不读,亦可不必拘泥。
23268240-1_w.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10-10 17:26 编辑

前些日谈到“自取其辱”。其实也还是个体耐不得忍受。 折腾几番,倒也受了。被指责,也省思。说穿还是境界不够,做人太过自以为是。

今日继续读《心随经喜》,看到:

“受不光是受恩,亦指承受侮辱。与现在的年轻人受委屈后立刻本能的反弹不同,古代武士面子受损时,有时亦不能当下拔刀斩杀对方。不得已而受辱,这种受侮辱是比受恩更难。”

“孔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那是事后的态度,问题在于平白受辱当时的心情,能无怨无悔吗?佛经里有个忍辱仙人,可这又是什么呢?”

“承受侮辱之身谦虚而不卑屈,这即”受“亦是”空“”。

说白了,不拿它当回事,亦不因它影响做人的节操和生活情趣。其实就是什么也没有。何来“辱”?如果一定要有,就是“自取其辱”。纯属咎由自取。

胡兰成如此解读心经。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10-15 17:20 编辑

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上午重温,最喜欢的的桥段:杨峥面向大海,高举右手:听!大海的声音!

多么真实,海浪滔滔。真实里寻找感情,因此获得真情。像大海般潮起潮落几千万年如此般真实。

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尚在纠缠于爱情的真实,我不是另类,是落伍了。

果真要是个“人吃人”的社会,我会如何应对呢?

一直在怀疑《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有讽刺意义。一方面我相信里面有真实的情感;另一面,总是怀着批判去审视这整个故事,疑是透着虚幻。

这期读书会看来是一定要开了。
22846782-1_w[1].jpg

点评

好啊,这期就整这个。和山妮前期也有过沟通。饭儿,兰儿几个也经常在谈论。  发表于 2013-10-19 09:12
如石早早定了读书会开了吧,如果需要前期弄个这期主题的人气,是否需要我把老早弄的《十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整上来?嘿嘿~  发表于 2013-10-18 08: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5-21 12:02 , Processed in 0.0521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