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米老琰

走进西藏之——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45779090212226204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昭寺金顶
2295428435075968747.jpg
1735011756445114117.jpg
3141260740094986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喇嘛在一起
23244203576771672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昭寺金顶上祈祷
51101782021824793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34 编辑

                                   走进西藏之十——置身八廓街

    出了大昭寺,我们来到了八廓街。
    八廓街是一条知名度很高的小街。凡是知道大昭寺的人就一定知道八廓街,凡是来过大昭寺的人就一定来过八廓街。它的名字和地理位置都与大昭寺紧密相连。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八廓街是大昭寺最直接的衍生品牌。一座名寺诞生了一条名街。
    我们先来看一下八廓街形成的历史。
    1300多年前,大昭寺建成后,吸引了周围地区众多的信徒前来朝拜,香火越来越盛。香火最盛时,天竺、唐朝、孟加拉等国的僧人都前来朝拜。来的人多了,慢慢地,围绕着大昭寺就踏出了一条小道儿来,正应了鲁迅先生那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出现了路。虽说佛祖永在心中,但也不能老空着肚子呀!来朝拜的人既要吃又要喝,路远的还要有地方住呀!这样,大昭寺周围又陆续出现了一些建筑。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与之相关联的服务机构和设施也随之配套。因此,其周围又相继出现了专供僧人住的宿舍、用于培养宗教干部和群众的宗教学校等等。有一些虔诚的信徒干脆把自己别处的家彻底地搬过来,在大昭寺周围定居——拜佛生活两不误!这样,街上就逐渐出现了大量的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随着大昭寺宗教地位的日益巩固和加深,藏传佛教诞生了一条新的理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
    久而久之,在拉萨,围绕着大昭寺形成了三条转经道:第一条称为“囊廓”即内圈,就是在大昭寺里面围绕着释迦牟尼殿的转经回廊道。第三条称为“林廓”即外圈,就是围绕着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的转经道。第二条称为“八廓”即中圈,就是围绕着大昭寺的转经道。八廓街由此得名。“八廓”是藏语音译,在藏语中就是“中圈”的意思。因此,有时我们看到把“八廓街”称作“八角街”,那是不正确的。再后来,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逐渐在这里集结,八廓街日益繁荣兴旺。
    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八廓街不是直的,而是一条以大昭寺为中心的环形街。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北街、八廓南街组成,周长1000余米。街道很窄,宽不过10米,是一条地道的步行街。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路面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的藏房建筑。街道两侧为各式商店和摊点,店铺林立,约有二三百个,据说经营的商品有8000多种。主要包括民族工艺品和藏民生产、生活用品,有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也有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生活日用品,还有唐卡绘画、手绢藏毯等手工艺品以及古玩、西藏各地土特产等蕴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另外,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缅甸、克什米尔等地的商贩和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
    我们来到八廓街的时候,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转经人流。导游告诉我们,在八廓街,即使不转经,也要按顺时针方向走;游览时,不要随便翻动摊主的商品,如果不是有心要买,也不要随便打听商品的价格。她还说,现在这里的物品也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当心受骗;有些商品要用暗语来讨价还价。
    我想,既然已经来了,咱们也跟着转经得了。导游说,如果是转经,至少要连续转三圈。三圈就三圈吧,也就3公里,一个多小时足够了。我们开始一边转经一边浏览各种商品。可是,只要你稍有意识地盯住某件商品的时候,摊主马上热情地向你推销,还生硬地喊着:“人民币!人民币!”意思是他的商品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原来,这里有的摊点和店铺是只收美元的。
    转经的人流中,至少有一半以上不是藏民,其中也有不少外国人。走了一会儿,我就发现,真正来转经的人,手里都摇动着一只转经筒,边走边摇动转经筒作顺时针旋转。导游说,转经筒是藏族人最常见的宗教礼仪之一,也是积功修德的有效途径,有大小几种。无论是手中摇动的还是固定在寺庙里的转经筒,它们的结构都差不多,就是在经筒内放有经文,外部刻有六字真言等其他宗教符号,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了一遍经文,积累了一份功德。手摇转经筒转经的人,大多表情木讷,目不斜视,脚步匆匆。我们凭着是否持有转经筒很容易地分辨他们,他们也同样很容易地分辨我们。有些转经的妇女伸手向我乞讨。在他们看来,这是化缘,一点儿也没有不好意思,还笑嘻嘻的,给钱了他们高兴,不给人家也不恼。
    有两个结伴转经的姐妹,一边转经一边窃窃私语。她们的表情很生动,衣服很干净,看样子心情不错。我想与她们合影,就先给了每人5元钱,然后与她们并肩前行。我和女儿轮流上镜抢镜。她们发现了我们的秘密,依旧嘻嘻哈哈的,还很配合。
    在一条1公里长,不足10米宽的小街上,你既可以看到“拉萨的足迹”,又可以感受到现代西藏的气息。现在的八廓街已发展成为集宗教、民俗、旅游、观光、文化、商业和购物于一身的著名街区。象这样高度浓缩了一个民族1000多年的历史、宗教、人文的街区,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条。
                                                                                                                              
2008.03.2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廓街一角
53514022572232873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廓街上的藏式建筑
2296554334982815833.jpg
11619287038619485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置身八廓街
5429370825772435799.jpg
39794932207356388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廓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37393950656017494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廓街上转经的藏人
174007830602576633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2 05:31 , Processed in 0.0503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