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人

每日一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幻觉的哲学》
s4619989.jpg
副标题: 尼采八十年代手稿研究
作者: 【丹麦】哈斯
译者: 京不特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358
定价: 42.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6040068

内容简介 · · · · · ·
  在尼采看来,欧洲哲学的传统在根本上是人的幻觉的历史,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幻觉以求与世界和解,而且人同时也将这些幻觉作为理性来合法化,就是说,为之找出道理。哲学之出现,是为了给这些幻觉找到依据,为之辩护,因此哲学也成为了一种幻觉。传统哲学恰恰是为了掩盖幻觉的特征,而在对揭露这些幻觉的尝试中,尼采发展出了自己的思想。本书即为解读尼采之严肃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斜目而视》
s4647248.jpg
副标题: 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季广茂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页数: 376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8083201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提要】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本书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齐泽克(1949~),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资深教授,欧美众多大学及研究机构客座教授,欧陆哲学家和批判理论家。深受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擅长以通俗文化产品解读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自1989年推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以来,出版著作近50种。
  【译者简介】季广茂(196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过《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等论著,翻译过齐泽克的成名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以及齐泽克专门为之编辑的《实在界的鬼脸》,是齐泽克在中国最早的翻译者。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人的危险书》
s4686486.jpg
原作名: How Not to Marry the Wrong Guy
作者: [美] 安妮·米尔福德 / 詹妮弗·高文
译者: 珂昕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1-5
页数: 21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7609834

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人所能犯的最大错误不是在投资方面,而是选错结婚伴侣。”
  ——沃伦·巴菲特
  如果你是因为害怕一个人生活而选择和他在一起,请想想再说:“我愿意!”
  如果你认为和他在一起很久了,结婚是下一个理所应当的步骤或行动,请等等再说:“我愿意!”
  如果你觉得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结婚不划算,请等等再说:“我愿意!”
  没有一段婚姻会来不及,当你身处感情的危险区时,后退一步,找到安全出口。
  最可怕的不是危险的爱情,而是你自己身处伪幸福中,还蒙在鼓里。作者采访了数百位有着丰富感情经历的女性朋友,她们会分享自己的故事,有助于你摘掉眼罩,认清伪幸福,找到真正适合你的他。
  穿上婚纱前,请熟读本书三遍……

作者简介 · · · · · ·
  安妮·米尔福德,自由作家,从事编辑工作二十余年。1992年,她取消了自己的婚礼,从此积极地向前看。现在,她拥有三个孩子和一段十五年的幸福婚姻。
  詹妮弗·高文,职业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硕士、持证临床社会工作者,主攻方向为调节情侣关系和解决家庭危机,拥有十五年私人诊所经验,为本书提供了大量婚姻问题的案例。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问我是谁》
s4650363.jpg
原作名: Milkweed
作者: [美] 杰里·史宾尼利
译者: 叶博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页数: 240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集·外国文学馆
ISBN: 9787540448073

内容简介 · · · · · ·
  他被叫做小犹太、小吉普赛、斯多普•西夫(Stop!Thief!)、米萨、杰克……他没有父母、没有过去,对自己一无所知。
  他住在二战时期的华沙街头,衣衫褴褛,眼眸清亮。他以为人们的奔跑是在比赛,纳粹的行军神奇又威武;炸弹是他眼中的泡菜罐,机关枪像螳螂。他在恐怖中怡然游戏,在眼泪中寻找欢笑。
  他帮弱小者找寻食物,安慰哭泣的儿童。他相信并想念面包、橘子、母亲、天使,在饥寒中安然入梦。
  他遇见了犹太小女孩甄妮娜,与她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嬉戏,吵闹,幻想。尽管生活越来越艰难,街上越来越肃穆,他依然相信总有一天幸福会重回,所有人都能开怀地笑。
  当火车把身边那些善良而卑微的人们一个个带走,当有人劝他一直跑不回头,当甄妮娜最终消失在暗黑的人潮中,当他漂泊过漫长的旅途,经掠无数人间冷暖,他才终于明白,原来火车驶向的,并不是甜蜜的糖果山,而最安全的事,就是做个无名的人……  

作者简介 · · · · · ·
  杰里•史宾尼利(Jerry Spinelli),美国著名作家。作品包括获1991年纽伯瑞金奖的《马尼西亚传奇》(Maniac Magee)、获1998年纽伯瑞银奖的《小杀手》(Wringer),以及《失败者》(Loser)、《碰撞》(Crash)和自传体小说《悠悠绳扣》(Knots in My Yo-yo String)等。他的小说既有趣又耐人寻味,深受读者喜爱,本本都被美国教育界和文学评论界推荐。他目前与家人一起居住于宾夕法尼亚州。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债与偿》
s4698349.jpg
原作名: Payback
作者: [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吕玉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2
页数: 191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精典文库
ISBN: 9787305068539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演》
s4698322.jpg
原作名: First Nights: Five Musical Premieres
作者: [美] 托马斯·F. 凯利
译者: 沈祺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1-2
页数: 483
定价: 33.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068963

内容简介 · · · · · ·
  《首演》描述了五位西方音乐巨匠的五部代表作的首演情况,分别是蒙特威尔第的《奥菲俄》、亨德尔的《弥赛亚》、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作者不仅细致描绘了这几部作品产生的文学背景、社会背景,并且大量引用了首演时的海报、评论文章、音乐家的通信等原始材料,对当时的娱乐场所、剧院形制、人们的欣赏习惯等进行了严谨的人文学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名译库·生态批评名著译丛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册数: 4

《花园里的机器》
s4676404.jpg
副标题: 美国的技术与田园理想
原作名: The Machine in the Garden: Technology and the Pastoral Ideal in America
作者: [美] 利奥·马克斯
译者: 马海良 / 雷月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2
页数: 286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未名译库·生态批评名著译

内容简介 · · · · · ·
  美国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长久以来一直是矛盾的,先辈们虽然把未开发的美洲大陆视为一个可供休憩的静穆田园而珍惜有加,但是却创造出一群巨无霸的工业城市,于是19世纪的美洲花园里突然出现了“机器”意象,便成为这种矛盾性的一个重要的核心隐喻。
  在这本影响甚广的著作里,马克斯探究了技术与文化在美国的相互关系。他审视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理念与对财富和力量的不断追逐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直到今天仍然引发着诸多环境和政治纷争。
  作者探讨了“花园里的机器”在梭罗、麦尔维尔、马克·吐温、F.S.菲茨杰拉德等人作品中表现出的张力,以及这一张力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和杰弗逊的《弗杰尼亚纪事》等作品中的最初展示。这项探询推动了美国研究中有关科学、技术与文化之互动关系研究这一领域的形成。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
s4366836.jpg
作者: 【美】格伦·A·洛夫
译者: 胡志红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05
页数: 264
定价: 35.0
装帧: 平装
丛书: 未名译库·生态批评名著译丛
ISBN: 9787301166390

《走出去思考: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
s4386685.jpg
作者: (美)斯洛维克(Slovic.S.) 著
译者: 韦清琦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5-1
页数: 272
定价: 36.0
装帧: 平装
丛书: 未名译库·生态批评名著译丛
ISBN: 9787301167113

《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
s4494334.jpg
作者: (美)布伊尔(Buell.L.) 著,刘蓓 译
译者: 刘蓓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5-1
页数: 180
定价: 26.0
装帧: 平装
丛书: 未名译库·生态批评名著译丛
ISBN: 9787301166499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青年诗人的信》
s4670398.jpg
原作名: 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
作者: [奥]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冯至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1-2
页数: 129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753000

内容简介 · · · · · ·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
  “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这本书附录译者随笔《里尔克》及其选译里尔克斯文《论“山水”》、小说片段《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和诗歌等,是诗人创作的独特展示。  

作者简介 · · · · · ·
  里尔克是20世纪一个世界性的诗人,作为一个“行吟”诗人,里尔克的一生充满了某种传奇色彩,他的诗歌之所以被传诵,因为经他歌唱的万事万物都被放进了美的空间,进入了永恒的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哲学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册数: 2

《事关己者》
s4584908.jpg
原作名: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作者: [美]哈里•G. 法兰克福
译者: 段素革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定价: 36.0
装帧: 平装
丛书: 生活哲学
ISBN: 978730808192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法兰克福最重要并得到最广泛引用的著作,其中分别探讨了伦理学、自由意志和心智哲学中的核心议题,深刻而精巧地处理了意志自由、道德责任、人的概念、意志结构、行动性质、自我构成以及人格理想等重要问题。通过集中讨论人类自由的独特性,本书也就切中了与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与我们生活中应当关心的事物息息相关的基本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哈里•G. 法兰克福(Harry G. Frankfurt)是最近三十多年来英语世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道德哲学、心智与行动哲学以及17世纪理性主义特别是笛卡尔哲学。凭借On Bullshit(《论扯淡》,中译本,2008),法兰克福成为亚马逊十大畅销作家之一。

《道德问题》
s4584913.jpg
原作名: The Moral Problem
作者: [澳]迈克尔•史密斯
译者: 林航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定价: 36.0
装帧: 平装
丛书: 生活哲学
ISBN: 9787308082846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在英美道德哲学和元伦理学领域中卓有声誉的重要著作,书中作者系统地探讨和精辟地分析了当前道德哲学中争论不休的核心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道德真理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解释,道德判断的认知主义与表达主义解释,道德判断与意志之关系问题上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解释,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的动机理论,以及在把道德理解为假言命令体系还是绝对命令体系上的争论。2000年,本书获得美国哲学协会杰出学术成就奖。

作者简介 · · · · · ·
  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在澳大利亚完成硕士前教育,并在牛津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和社会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心智与行动哲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拆解好电影》
s4636723.jpg
副标题: 经典场景赏析
原作名: Setting Up Your Scenes: The Inner Workings of Great Films
作者: [美] 理查德·D. 佩帕曼
译者: 巩如梅 / 张荣华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1-5
页数: 272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0032547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从丰富的创作实践以及40 余年的执教经验出发,依据个人的独特视野选取了30余部各具特色的好电影,结合场景主题、涵义、对白、镜头设置对其中的经典场景进行分析,从创作角度指明这些作品的杰出之处,为电影专业初学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了一种精细的观影 模式和可供借鉴的思考角度。
  揭示经典电 影场景的内部运作之法
  ●提供35 部“好电影”中最出彩的场景,展示故事、角色、对白、文本、潜台词与镜头设置怎样合为一体,营造出奇妙的视听感受。
  ●别具一格的另类片例,作者独特的选片视野给人以新鲜感。
  ●以“危险、高兴、壮举、吸引”区分场景种类,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影。
  ●截取400 余幅电影画面,方便读者反复揣摩,借鉴大师的神来之笔。
  推荐语:
  佩帕曼以其独特的眼光在大量面貌迥异的影片中挑选了最出色的场景,他在书中剖析的构成这些经典场景的基本元素,应该成为我们探讨每个场景巧妙之处的根本。影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电影制作者、影迷们可以在书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理解好的剪辑与场景结构怎样激发出最佳的叙事效果,使影片提升到新的境界。
  ——Norman Hollyn,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
  这本书直抵导演艺术的核心,仔细审视这些优秀场景结构中的细节对所有严肃对待导演技艺的读者而言是一种必须。
  ——Chris Gore, The Comple te DVD Guide 作者,Filmthreat.com 网站编辑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等着这样一本书的出现。除了拍片并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我想不出有比拆析经典影片更好的办法可以学到有效的拍摄手法。电影学校的老师们已经讲完了他们教授的传统课程,在这之后,杰出的电影场景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写出有力的剧本、搭建具有戏剧性的张力、控制剪辑的节奏和步调、场面调度、构图以及指导表演。理查德·佩帕曼作为一名颇有造诣的剪辑师、教师,为我们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分享他从这些我们知道且热爱的经典影片中所洞察的不可思议的场景的秘密。
  ——Dave Porfiri,独立电影人,美国大学电影与多媒体艺术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美)理查德·D· 佩帕曼(Richard D. Pepperman), 美国视觉艺术学院(SVA)教师,曾获得该学校杰出艺术家—教师奖,从事剪辑工作40 余年,执教30 余年。此外,还在普拉特影视艺术学院和新学院大学开设剪辑设计与管理工作室及主持研讨会,剪辑过一千 多条商业广告,担任剪辑或剪辑顾问的影片曾入选鹿特丹电影节、慕尼黑电影节,著有《眼睛会更快——影片剪辑:让一部好电影更好》(The Eye is Quicker:Film Editing: Making A Good Film Bett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5 13:33 , Processed in 0.0561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