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恐龙

[神州驴途] 西行归来之尼泊尔篇(转一强驴的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如此艰难走上要塞,没有要征服什么的雄心壮志,更没有要证明什么的虚荣念头,这只是旅途中的一部分,必经之路。深深激动的是,我可以远离喧嚷人间烦扰尘世来聆听这天地交响的盛大乐曲。
12.jpg
前面是喜马拉雅南边安纳布尔纳地区无尽的山巅,身后山峦背面是西藏。如果没有这片最伟大的山脉,就没有恒河、亚穆纳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也一定没有青藏高原的雄伟,继而没有成渝的丰饶,没有江南的滋润。
13.jpg
On the top of the world!

14.jpg
Thorong La Pass!经幡飞扬,仿佛祝福无声,铺天盖地而来。
15.jpg
5416M。人生新高度。
16.jpg
5416M,大气压482。其实与以往到过的高原高度差不多,但这毕竟是一步步从海拔800多处走上来的。



忽然想起,今天是大年初一。天地之间,只有我们,和无尽的连绵的雪山。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山的路相当陡峭,不过这对我不算什么。感觉好了些,一方面是海拔在快速降低,另一方面是加快的步伐让自己逐渐清醒。但一番激烈的下坡动作却引得一直就不舒服的胃翻腾起来,走一段就吐一回,唉。这一天到这时还水米未进呢,倒吐了几次了。试图想象一下春节的家里都有哪些好吃的来缓和,结果发现不行,想到吃的就更恶心了。好在似乎体力还可以,依然可以不管不顾地在山坡上疾走和纵跳。

17.jpg
老远就看到Muktinath了,但等走到还是有很远的路呢。毕竟仅仅高差就有1600M之多。
18.jpg
梯田已经有了些许的绿意,这个依偎在高山臂弯的小村在我看来如此地恬淡安适。



快要下山进村时,左边的山坡上有喇嘛庙,阿文说那儿是藏传佛教和印度教共同的圣地,很有意思。又说,我们还是明天早上再去看吧,早饭之前就去。



North Pole GH的餐厅好温暖,我们崩溃地坐下,阿文说,我们过了多么不平常的新年!然后才相互指出,在山上对方的嘴唇都是青紫的。



好像也就一会儿就缓过劲儿了,到处参观一番。厨房好整洁!浴室居然是燃气热水器!我居然就又有劲去洗澡——已经三天连脸都没洗过了。洗好澡又去厨房,指导主人用高压锅煮稀饭。这时所有不适已经霍然而愈了。



就着稀饭和煤油喷灯,将除夕没吃下的食品都吃光,也不再在乎煤油味儿。烤火、聊天,心情轻松极了。直到又注意到主人眼巴巴地等在一边,才恍然地哈哈大笑,腾出餐桌让他收拾。



这个村子居然有手机信号。有许多祝福短信跑进来——这是肯定的,可我却有些愕然:与那样的词句很疏离啊,似乎与我们在山顶想起的新年全然不是一回事。
发表于 2009-8-7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高度这美景这艰辛,这辈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恐龙 于 2009-8-8 20:41 编辑

安纳布尔纳的悠然行走(之九)
1.jpg

早晨起来,按照习俗未吃早饭即去拜谒山上的庙宇。如此干净的天空,令人神清气爽。
2.jpg

这是印度教和藏传佛教共同的庙宇,这两大教派在印度斗了上千年,在这深山的小村里却和睦共处着,其实体现的是山民对自然的敬畏,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吧。



来得早,只有两个老人在朝拜。站在高处的廊下,看天空伴着庙宇的钟声醒来,山谷空茫,村庄恬美,我静静微笑深深呼吸,却没有“将双手伸向天空寻求希望以外的东西”。
3.jpg
太阳即将跳上山脊,却不知怎么忽然聚集了许多云来。
4.jpg
山又到村子里的喇嘛庙,两个小喇嘛正准备吃早饭,说免费参观,拍照的话收100RS。哈哈,谁说这儿与世隔绝了?庙虽小,壁画却绚烂精美。回GH吃过早餐,背上包出发。天空又重归明净了。
5.jpg
不久就到一个小藏寨,看那引人注目的红顶屋。

6.jpg
这个藏村几乎家家都有闪闪发亮的太阳能大锅,有宣传的标牌,说为了保护日益稀少的树林而使用太阳能。阿文问Kenny,是不是以前这儿树林很茂盛,是过客多了牛粪不够用才稀少的?Kenny说好像一直也没有太多的树,毕竟海拔3500多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路边有几个孩子在玩一把真正的弓,我问他们射什么,他们就一个劲儿傻笑。山路上远远走上来挂着大相机两个中年男人,后面跟着一个背夫。我猜是香港人,一问果然是。阿文很开心,他们用粤语聊得热火朝天,我一句也不懂。其中一位对我说:Congradulation!原来他们无比仰慕我们有勇气在这个季节过陀龙要塞。他的国语实在差,和我说几句就开始说英文。他们也是第三次来尼泊尔了,也走过Langtang线,却还没走过大环,这次走Jomsom线(和我们反向,从Nayapul走到要塞下的Muktinath就折返的线路)是因为顾虑大雪封山没敢走大环,所以非常羡慕我们能走过要塞,尤其对我,说,真幸运,第一次来尼泊尔就走了大环——呵呵,真的很了不起吗,其实只不过这个季节难些而已。后来两个人又释然道:好啦,反正有一个香港代表、一个大陆代表在大年初一过了Thorong La,很好啦!

8.jpg
山路下面一大片看去开阔荒凉的平谷,有许多牦牛和羊群,很犯愁地想,这么贫瘠的地区,它们都吃什么的呢?
9.jpg
在这样无限苍凉的山路行走,真该喊上一曲信天游。


10.jpg
一碧如洗的蓝天,一贫如洗的大地。山岭裸呈着沟壑,岩石夸张着狰狞。
11.jpg 12.jpg
仿佛来到世界尽头,得以瞻仰从未得见的伟岸广阔,没有彷徨叹息没有黯然神伤,只默默呈上崇敬和祝祷。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13.jpg
没有树没有花没有人迹,但这样的旷野上的路却恰如琴弦,可以用双足踏触成诗歌。。。

14.jpg
穿过大片开阔的戈壁滩似的荒滩,来到Kali Gandaki河谷。一到谷边,我的帽子呼地一下就飞走了——还是有辫子卡着的——还好身后是高坡没处跑,赶紧捡回来,将冲锋衣的帽子再罩上去,拉起头巾,扎紧背包的带子,迎接声名卓著的甘地基河谷的大风。
15.jpg
从这条路再北上,大约步行五天,可以到达Mustang地区最神秘的所在:一个深藏喜马拉雅深处的只有几千人口的小王国。据说这是个完全封闭的国中之国,只有其子民可以进入,外人一概不得入内——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比夜郎国更神秘得令人向往的地方。

16.jpg
Eklebhatti是狂风肆虐的河滩上的几间平顶石屋。在廊下拍打一番身上的尘土,钻进去,哇,舒服!一个藏族女孩坐在窗下的地毯上晒太阳,一只棕色毛的大狗睡在旁边。桌面上有些沙尘。这儿的menu上有Yak hamburger,就是这个啦!里面的肉是油炸到酥脆的。

17.jpg

又是一顿漫长的饭。顶着风出门回望雪山。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8.jpg
什么叫狂风大作?什么叫飞砂走石?到这个旷无人烟、遍地鹅卵石的河滩就会明白。毫不停顿的大风,间歇发作的是真正的狂风,呛得人无法前行,只能迅速以背相抗,几乎可以倚着风站着,走起路来非常费力,估计在那样的风里被吹一个小时对皮肤的磨蚀得抵得上平常的一年,呵呵。

19.jpg
问题是,这样的大风刮一天不难,难的是365天每天都刮!据说只是上午十点之前风小些。这也是走过的摇晃最厉害的索桥(其实不用过桥,是特地跑上去体验下的)。
20.jpg
一点半就到达Jomsom。看,有这样的街道了。还有驻军,银行,杂货店,飞机场。。。



去检查站登记过就到了一个GH,餐厅里摆放着许多开得正艳的花。主人是特地来开门迎客的,就他一个忙上忙下着。阿文从房间跑到前厅,说,哇,好感动:卫生间居然是坐厕!



到街上和垂杨柳的河边瞎转。阿文感叹他的幸福假日结束了,明天就要回去,回到水泥森林,回到朝九晚十的搵食生活。唉,从现在就开始害思乡病,思的是这样的他乡!

21.jpg 22.jpg
洗了很舒服的热水澡,这个时候,我的健走裤已经被灰尘糊得布缝都不见了,我怀疑它能够自己立着,呵呵。到三楼的餐厅隔着玻璃看日落和晚霞,餐桌上还有英文报纸,日期是一周之前的。



晚饭是Pizza和咸的南瓜汤,主人和Kenny在一楼厨房喝酒,我们就在上面喝茶聊天直到快11点,这在山里真的是很晚了。阿文还冒着夜寒到平台看星星,说又会很久看不到了。还真是个有点文艺腔的香港青年,呵呵。



Jomsom的机场只有飞博卡拉的小飞机,而且一定要在7点半之前飞,要不风大起来就飞不了了。在街上逛的时候,看到两个背包客往一辆吉普车上放大包,他们也是走Jomsom线的,折返就坐车了,原来从这儿开始就可以有吉普开行的路了。不过,我还是要继续往下步行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纳布尔纳的悠然行走(之十)
2009.1.28(Jomsom,2720--Lete,2480)

一早起来,阿文和Kenny去机场——飞机是要七点半起飞的,晚了起风了就飞不了了。告别。早餐。上路。包外面挂了6只湿袜子,要塞这边似乎要潮湿一些,那边是很干燥的,衣服袜子洗了一晚上肯定可以干透。



继续沿着Kali Gandaki河谷前行,出发早,山谷尚在阴影中,Dhampus Peak雪山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个人走,又脱去了羽绒服,速度很快,只用了40分钟就到达Marpha——尼泊尔的苹果之乡。路牌上画着苹果,村子似乎还在暗影中熟睡,只有山上的藏庙先迎接到了阳光。小杂货店和GH都没有人,却开着门,柜台里的苹果有些干瘪了,还有袋装的苹果干。

1.jpg 2.jpg
没作停留就出村,渐渐地两旁的山岭已经有了许多松树,让这荒凉的河谷也面目生动起来。脚步轻快地拎着山杖嗒嗒地边走边哼歌。偶尔有摩托车从岸上的土路飞驰而过。
3.jpg 4.jpg
迎面遇到一个走JOMSOM线日本老人和他的向导,老爷子须发皆白,得有七、八十岁了吧!真是令人十分敬佩这个年纪还一个人行山。那个向导一会儿日语一会儿英语地替我们传话,他们听说我过了要塞也是很佩服,所以不免相互恭维了一番。



一户人家的木楼前,桃花灿烂地开着。田里的是麦苗吧?绿盈盈的,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5.jpg 6.jpg
旷野无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进入Tukche村,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

8.jpg 9.jpg
寨子真美。刷成雪白的石墙,屋后就是Larjung峰壮观的冰川,那倾泻的冰瀑似乎就要落向寨子的土路上,三层檐的喇嘛庙面前有一株开满粉嘟嘟花朵的桃树,被雪山的冷峻、麦地的青绿和藏庙的神圣衬托得无限娇媚。

10.jpg
在一家GH吃饭,那儿有个小木楼围成的院落,院子里、楼台上到处是盛开的花朵。主人家也在院内,所以做饭很快,一杯咖啡尚未喝完,我的炒饭就好了,口味还不错。
11.jpg 12.jpg
寨子里有面墙上写着这里是麝鹿(Musk Deer)谷,山里应该是有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3.jpg 14.jpg
遇到三拨走JOMSOM的了,有韩国来的一家三口还带着一条大狗。喜马拉雅南坡的雪线比北线更低——想起来很奇怪的,因为相同海拔显然是南坡温暖,以为雪线要更高的。后来才知道,雪线高度是由温度和降雪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南面迎风坡接受从印度洋来的潮湿西南季风,空气温和湿润,降雪比背风的北坡要多得多;北坡雪少,加上空气干燥,蒸发大。到了夏季,在阳光照耀下积雪容易融化,于是,就出现了北坡雪线比南坡高的现象。另外,从卫星云图上不难发现,喜马拉雅山山脉雪线以上也不是处处地方天天都有雪的。这是因为在一些较陡的山坡上积雪薄、容易融化。此外,还有风的影响,珠穆朗玛峰地区冬春季节西风特别强劲,高山积雪常被吹落后岩石裸露。所以也理解为什么这个季节很少人走大环却有不少走JOMSOM线的。这般山上是皑皑白雪、厚厚冰川,山脚就有茂密树林和青青禾苗的景色在藏区是较少看到的,更何况,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好好观察各个不同海拔地区的、不同种族的村寨的习俗和宗教。

15.jpg
河谷越加开阔,溪流肆意横溢,不时走过独木桥。
16.jpg 17.jpg
下午慵懒的阳光下,Kobang寨子昏昏欲睡。赤裸着上身的老人在炒玉米粒,一位裹得严实的妇人在路边织毯子,脏乎乎的孩子们跟在我身后一边吸着鼻涕一边喊:One Dollar!Sweats!Chocolate!

18.jpg
今天走得快,只是吃午饭停了不到半小时,走了接近40KM,有点汗津津的了。三点半,到达Lete。看到一个GH,木楼上面有大大的平台,屋后就是雪山了,有6座雪峰从后面露出头来。一楼有大大的餐厅和舒适的院落,木楼后草坪上有新建的屋舍,一下喜欢上这里,就不打算再赶路了。
木楼的小小单人间是100Rs。门口就有一水池,到隔壁的浴室去试了一下旁边大黑水箱里放出来的“太阳能”热水,还是凉。结果GH一个热情的伙计帮我开了后面的新房子的门,让我进去去洗澡,呵呵,原来是装修得很像样的标间啊!卫生间瓷砖的地面、墙壁,大理石台面的洗脸池,是我在大环看到的最高档的房间了,可以和国内的商务经济客房相比,也就只收500Rs。我很奇怪为何刚才没推荐这些房间呢?他很老实地说,你问的单人间啊,这边只有双人间。洗了个极其舒服的热水澡,真是爽,好久没有用这么大这么暖和的水洗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9 09:08 , Processed in 0.0642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