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铁

[史海钩沉] 那一年,我差一点饿死(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的经历真丰富,真幸运我们晚出生了几年。
发表于 2012-8-2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苏以朴实无华的文笔。如故事般娓娓道来。其中点滴如腑首即拾。
再次感谢老苏的记述让我们如家珍般回忆起童年过往。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话题说起来过于沉重,太影响人的心情,还是换个话题吧。
      我那时候上学的学校名字叫大寺小学,位于大寺巷的西头,距离我家很近。从学校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得出,小学的前身应该是一座寺院。
      其实那时候牟平城区所有的小学校都是在寺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位于北翠里的马神庙小学,位于雷神庙的雷神庙小学。位于东关的东关小学虽然与寺庙没有关系,可是它是在基督教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还是摆脱不了与宗教的关系。
      所以,我们现在说到牟平的文化和教育的时候,光说在D的领导下,牟平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千万别忘了这些宗教场所的功劳。
      我好像是1957年6月上的小学,还记得第一天是我老妈把我送到学校的,老妈拉着我的手,把我交给了一位女老师(我想不起老师姓什么了),老妈反复嘱咐我,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能混帐。在之后的六年里,我就是在这里接受了人生开始的启蒙教育。
      到了1959大饥荒开始那年,我已经上三年级了。
      话说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大门。大饥荒中学生普遍饥肠辘辘,真的是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我也一样。那天,当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北墙跟下採摘成熟的蓖麻子吃的时候,我也很快的加入其中。蓖麻子毒性很强,只可以做工业原料,不能食用。我们这些小学生根本不懂这些,只是觉得它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也就吃了。
      我大概一共吃了一把的样子,结果中毒了。在学校里就开始上吐下泻,回家后又折腾了一个晚上,吐到后来,感觉把棕绿色的苦胆汁都吐出来了。第二天,老妈赶快把我送到了医院,我记得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住院,一共住了7天,经过医生抢救,我总算又一次保住了生命。
      从那以后,我算是怕了蓖麻子这个东东。只要看到这个东东,我就会条件反射,恶心,想吐。我现在码蓖麻子这几个字的时候,胃里面就开始翻江倒海的不舒服了。
发表于 2012-8-2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话题说起来过于沉重,太影响人的心情,还是换个话题吧。
      我那时候上学的学校名字叫大寺小学,位于大寺巷的西头,距离我家很近。从学校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得出,小学的前身应该是一座寺院。
      其实那时 ...
苏铁 发表于 2012-8-20 18:01

大寺是原来全真教马丹阳的住宅。题外话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古风 +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20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刚看完由王兵先生导演的电影《夹边沟》,剧情再现了饥荒年代人们对粮食的渴望。(该片依然没有解禁)再看看苏铁大叔的文字,心里更是难过得无以复加了!唉......
发表于 2012-8-2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恐怖的年代。珍惜和平,珍惜幸福吧。
发表于 2012-8-21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43# 苏铁
小时候也见过蓖麻子,现在咋没了呢?
发表于 2012-8-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苏坎坷的一生,也从一个角度折射出共和国一个时代的足迹。这个时代属于‘解放后’,‘解放’一词,都有体会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有一句俗话叫“生吃蟹子活吃虾,吃了急了吃他妈”。对于这句俗语,我的理解,主要是形容某些人的生猛。我认为生吃蟹子活吃虾有这个可能,吃了急了吃他妈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之所以这样写,可能主要是从行文的的顺畅和呼应考虑的。
      我之所以认为生吃蟹子活吃虾有可能,是因为我就生吃过蟹子。
      大饥荒那几年,我常常去海边挖野菜碱蓬子。碱蓬子是生长在盐碱地里的一种碱性植物,无论是加点玉米粉做窝窝头还是做凉拌菜,都属于不错的一种野菜。碱蓬子只长在海边,其他地方没有。
      前次我和顺风旅行母女骑行养马岛时,顺风旅行就在岛后採摘了一塑料袋碱蓬子。她当时说是要用碱蓬子包包子。以我对碱蓬子的了解,我当时就想,如果在碱蓬子陷里再合上大块的五花肉,那味道肯定是好极了。
      我这一辈子也没有吃过碱蓬子包子。当年我只是吃过碱蓬子窝窝头和碱蓬子豆沫。即使没有吃过碱蓬子包子,我现在也不想吃了,原因我在前面已经说过。
      挖野菜有的时候饿的实在不行了,就要找东西填填肚子,一个办法是把碱蓬子放海水里洗一下,然后嚼碎咽下。第二个办法有点缺德,但也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总不能把自己饿死是不是?就是看看附近有没有玉米地或者地瓜地,如果有,就趁没有人看到的时候赶紧钻进去,扮下几个玉米棒子或者扒出几个地瓜,然后躲到人看不到的地方大啃特啃起来。
      有一次,一个伙伴跑到海边滩涂上,捉了几只小蟹,在海水里洗了洗就放嘴里嚼起来。还边嚼边说好吃。于是,我们几个也都跑到滩涂上捉小蟹子吃起来。
      那时候,盐滩村北面有一大片滩涂,每当退潮的时候,滩涂就显露出来。这片滩涂盛产各种海蛤,还有小沙蟹(本地叫小沙马)。退潮后,千千万万的小沙马就从栖息的洞里钻出来。这小沙马很机灵,只要人一靠近,立马会退回洞穴,要得之,就必需用手顺洞穴挖。
      刚挖出来的小蟹浑身沾满烂泥,要在海水里洗一下才能往嘴里放。小蟹虽小,放嘴里后挣扎的劲头可不少。如果胆子不够大,还真是难以咀嚼和下咽。我记得我吃第一只小海蟹的时候就是鼓起了很大勇气的。
      慢慢的,我的胆子也练出来了,感觉生吃小海蟹和吃野菜窝窝头也没有什么两样。手里抓着一把洗去泥的小海蟹,然后一只一只的往嘴里放,接着就咯吱咯吱的嚼起来。直到吃饱了为止。虾我倒是没有吃过,因为近海没有。不过我想,那些肥肥的大虾,肯定要比只有硬壳没有一点肉的小海蟹要好吃的多。
      我那时候最喜欢到海边挖野菜,因为海边上有滩涂,滩涂上有取之不尽的小海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38°柠檬茶 + 4 碱蓬包子真得很好吃呢~可惜好多年没有再吃到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2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小海蟹鲜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4 14:00 , Processed in 0.0516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