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水

南京游逛 徒步长江大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 于 2011-6-10 07:47 编辑

40# 山水
方城。它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1米。方城下部为石刻须弥座,上面用条石砌筑,在束腰部分刻绶带纹和方胜纹。方城的东西两侧有影壁,俗称“八字墙”,墙壁高7米,长20.66米,上面覆盖着琉璃顶,下部是两层砖雕须弥座,墙面四角装饰砖雕花纹,内容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象征子孙繁衍、江山永固和幸福美满,这些砖雕是中国明代早期砖雕艺术的杰出代表,经历600多年,花纹仍清晰完整,因而十分珍贵。

  方城正中有一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深长的隧道,隧道上作券顶,两侧底部为石刻须弥座。隧道有54级台阶,直达后部宝城前垣和明楼间的夹院。隧道前后原先有门,现仅存门臼石等遗迹。出隧道左右各有台阶,拾阶便可到达方城顶部的明楼。这种带有幽深隧道的方城建筑形式也是明孝陵的独创。在隧道东壁上,有1926年国学大师章太炎题刻,刻石为菱形平面,其上篆刻“民国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余杭章炳麟、滕冲李根原、崇明徐兰墅同谒孝陵记于隧中”34字,著名国学大师留下“到此一游”的题刻,也可以说是明孝陵历史上的一段奇文轶事。

  游客朋友们,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39.15米,南北宽18.40米。正面南门开三孔券门,东、西、北三面中部各开一券门,地面铺的是方砖。明楼原来是有顶的,覆盖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十分壮观,可惜毁于清朝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仅存四壁。明楼也是明孝陵的创新,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墓没有这样的建筑。考古专家认为,宝城御河及大石桥以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方城明楼是宝城宝顶的大门和门楼。在宝城宝顶前面建造这样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再加上一条深邃的隧道式券门,增添了孝陵庄严神秘的气氛,更能显示出帝王的威严和民众对他的绝对尊崇。
DSC_49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 于 2011-6-10 07:48 编辑

41# 山水
DSC_4927.jpg
DSC_49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42# 山水
DSC_49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43# 山水
DSC_49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 于 2011-6-10 07:50 编辑

44# 山水

方城后就是宝城宝顶,正面的石壁上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书大字。此处没有拍照片,遗憾。
DSC_493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45# 山水
DSC_49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46# 山水
DSC_49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47# 山水
DSC_49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48# 山水


不知从哪个出口又晃荡了出来 好像是东出口吧
DSC_49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49# 山水


时间尚早,继续徒步返回城内,路上遇上仿红楼梦景区
DSC_495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5 16:09 , Processed in 0.0565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