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精神力量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的名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6-1-17 13:17 编辑

邓绥


Z.jpg


东汉和熹皇后邓绥(公元81年-1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皇后。新野县人氏,云台二十八宿之首高密候邓禹之孙女。

6岁读史书,12岁通《诗经》、《论语》,专志典籍,不问居家之事,家人号曰“诸生”,其才能为诸兄弟所不及。其父邓训(时任护羌校尉)有疑难之事也常询问邓绥。她15岁应选入宫,16岁封为贵人。因邓绥身材修长,姿容秀美,处事谨慎,善待下人,在后宫很有威信,深受和帝喜爱。因此,阴皇后对她十分嫉妒,扬言要除掉邓绥。邓绥获此情报,向和帝哭诉,和帝于永安二十四年(102年)废杀阴后,立邓绥为皇后,绥终于如愿以偿。元兴元年(105年),和帝驾崩,时年27岁。邓皇后自己没有儿子,但她知道后宫生有两个儿子寄养在民间。一个年龄大些,但体弱多病,不能继位;一个是新生婴儿,刚满百日。她就立为皇帝,即汉殇帝,尊邓皇后为皇太后,邓太后临朝垂帘听政,但毕竟年轻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可随招入宫议事。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殇帝夭折,邓绥定立清河王刘安为汉安帝,是年不足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她一直到永宁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帘听政达16年之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段有明显错误。

点评

请指出错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8 07: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 发表于 2016-1-17 17:45
此段有明显错误。

请指出错处。

点评

这个窦,应该是前汉文帝的那个窦,怎么和后汉的章帝的那个窦的事混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8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窦,应该是前汉文帝的那个窦,怎么和后汉的章帝的那个窦的事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 发表于 2016-1-18 10:53
这个窦,应该是前汉文帝的那个窦,怎么和后汉的章帝的那个窦的事混了。

谢谢指正,我的确将二人混了,我本意是章帝的那个窦皇后,已经改正。

点评

前后两汉,一个彻底死在外戚手里,一个让外戚和内侍给折腾个半死,总结一下,汉朝之亡,大半原因是外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8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力量 发表于 2016-1-18 11:12
谢谢指正,我的确将二人混了,我本意是章帝的那个窦皇后,已经改正。

前后两汉,一个彻底死在外戚手里,一个让外戚和内侍给折腾个半死,总结一下,汉朝之亡,大半原因是外戚。

点评

你说得对,西汉那个窦是不受吕后待见,喜欢黄老哲学,文化不高,对朝廷政务知之不多,却非常喜欢干预政务,又让汉景帝无比郁闷的那个女人。东汉那个窦的确是倒霉在他窦家人手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8 1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 发表于 2016-1-18 11:23
前后两汉,一个彻底死在外戚手里,一个让外戚和内侍给折腾个半死,总结一下,汉朝之亡,大半原因是外戚。

你说得对,西汉那个窦是不受吕后待见,喜欢黄老哲学,文化不高,对朝廷政务知之不多,却非常喜欢干预政务,又让汉景帝无比郁闷的那个女人。东汉那个窦的确是倒霉在他窦家人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琰


Z.jpg


蔡琰,即蔡文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文姬一生三嫁,初嫁河东世族之子卫仲道,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战乱里,她被掠到南匈奴,再嫁,为左王妃十二年。曹操用重金赎回,演绎一场“文姬归汉”的伦理大戏。她最后一个丈夫是曹操部下田校尉董祀。

她作《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罗敷


Z.jpg

秦罗敷,邯郸城(今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一个姓秦的农家女,以采桑为生,大约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是古赵邯郸美女的代表。作为邯郸历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广为传颂,

秦罗敷是《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中都出现了的人物,发生在汉末至三国时期。秦罗敷是邯郸城里尽人皆知的大美人,除了天生丽质之外,更在梳妆打扮与服装饰物上,极尽华丽及时髦之能事,因而使得看见她的人,莫不为之心旌摇曳,意乱情迷,甚而至于目瞪口呆,失魂落魄。

她十八岁那年嫁给当地的王仁做妻子,王仁长得身材修长而白皙,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好青年,正在赵王府中担任一种叫千乘的职务,夫唱妇随,情爱弥笃。王仁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为公务奔忙,秦罗敷也忙着采桑养蚕,织绢刺绣,闲下来的时候便以弹筝唱歌自娱,邻里都说她是一个漂亮而又能干的女人。

她在田间采桑时被赵王看中抢入宫中,其夫得知后自杀殉情,罗敷也在悲痛中投身村西的黑龙潭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貂蝉


Z.jpg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无史料记载,仅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的的美女,曾登场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民间传说,据说其为山西忻州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也有人还真根据实物和史料作出另一个推断,貂蝉极有可能是河北邯郸永年人。

貂蝉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国演义中记载,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貂蝉,在关汉卿的剧本里记载,此女名为任红昌,山西并州(今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而貂禅也跟随了吕布。吕布死后貂禅不知所踪,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只有两个人物没有记载去向,其中就有貂禅。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貂禅的传说,其中更是有传说曹操、诸葛亮和关羽等人都被其吸引,可见其美的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4 16:06 , Processed in 0.0570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