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快车

一万公里的风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的几十公里是比较沉闷的路段,直到105公里处,大家才兴奋起来。按照刘辉老师的书中说的,从74到133公里处都属于侏罗纪的喀拉扎组地貌,而在105和109公里处,当地的旅游部门建造了两个观景台,分别命名为“锦绣山河”和“江山多娇”。两处的山形和地貌相近,105公里这个点更壮观些。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地势南高北低,在观景台下面,坡地迅速下切,然后又急剧隆起,场面开阔宏大,大起大落之间成就了险峻雄浑的地貌,让人惊叹。这里的山体色彩变化不大,主要是以型取胜。但是在四周险峻的山峰中,有一处相对平缓的坡地,绿草如茵,三五成群的牛羊散落其间,平静优美的画面,让你的视觉在紧张中获得一方舒缓。

  这时的光线却很不给力,满天是厚厚的灰色云层,地上也灰蒙蒙的,为了不辜负这片“锦绣山河”,我们决定就近找地儿住宿,等待光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天一进雀儿沟镇雨就下来了,睡了一夜,到早晨雨还在下。我们决定耐心地等,一来雨天路况变数大,S101本来是条土路,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碎石地基,下雨后很难走,二来 那片“锦绣山河”也诱惑我们耐心等待雨过天晴。

  凡事有比较才有鉴别,俩位美女前不久刚去澳大利亚旅游,现在看到S101国道的美景,感觉还是祖国的山河更加神奇壮美,远非澳洲的灰蒙蒙的海滩和半新不旧的别墅能比的,觉得跟我们出行很值。

  午饭后我们再次来到“锦绣山河”的时候,天随人愿,云层渐次散开,蓝天露出真容。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168公里处S101与玛纳斯河谷相交,河谷深达120多米,西岸的土层是鲜明的红色。向北2公里有一座水坝,在西岸路北不远处有一座观景亭。这些要素让这里成为一个值得流连、了一出片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河谷之后,我们见到了真正的“狼牙山”,在火红的崖壁上面,有一处深黄色的狼牙状凸起,排列整齐有序,这种奇特的地貌,不要说实地,就是图片也从从未见过。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原来的计划,5月25号晚上我们要住在紫泥泉镇,这里也是农八师一五一团部的所在地。从我们这次到新疆的感受看,一般情况下,团部的驻地都有完善的生活设施,街道整齐干净,旅馆、饭店、超市、医院一应俱全。满心以为到了这儿,就可以塌下心来住店了。问当地人,也说一五一团确实有个招待所,只是关了很长时间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吧,镇上还有两家私人的小旅店,宋老师打探后,摇着头走出来。里面房间暗、被褥脏,我们这几位糙老爷们还能凑合,对两位平时生活优裕、酷爱干净的女士,这坏境实在不堪。

  路北的派出所里,一位身着警服的哈族小伙正在起劲儿的扫院子,看我们来问旅馆,他指着一条向北的路说,“往北30公里,有个一四三团,那儿有干净的旅馆”,接着又加了一句“这条路很好走,限速80,不过你们可以跑到120。”终于见到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好警察了!

  快到一四三团的时候有个岔路口,向路旁的一位维族模样的少年问路,回答的竟是流丽响亮的京腔,让人感到兵团的影响无处不在。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到一四三团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安顿好住处后在这家饭店吃饭,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餐具都是一次性的,不知道是兵团的规定还是地方的要求。头晚天降暴雨,转天早起必有惊喜。果然,第二天刚出旅馆,就看见东方霞光万道,飞红漫天,只是没有合适的前景。一路狂奔,到这片水库的时候,稍纵即逝的早霞已经被阴云盖住,大家手忙脚乱地抢拍了几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返回到紫泥泉路口,向西行驶不到五公里,就见路边有一溜儿房子很新的度假村。如果昨晚知道有这样的去处,就不用跑30公里的路,也不会错过早上的日出了。看来以后向当地人问旅店的时候,有必要加一句“附近有度假村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S101最后三分之一的路段,砂土路沿着连依哈比尔尕山的北麓,蜿蜒西行。北天山到这里升至4000米以上,连绵数百公里的山峰,都被白雪覆盖着。S101路旁到处能看到这种开小黄花,上面长满硬刺的灌木,它的叶子和花是骆驼的美餐,我们后来看到骆驼在、用嘴顺着花枝一根一根地捋,全不在乎他的硬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经意间,见到这只落在路边土墙上的不知名的小鸟时,我脱口叫出“五色鸟!”大家立即把焦距调到最长,一通猛扫。以后在恰西的山谷中,也一再见到这种有美丽羽毛的小鸟,就都叫它五色鸟了。一位骑着马、牵着骆驼的哈族老汉见到我们拍照,远远地就友善憨厚地冲着我们笑。这也成为以后接触到的哈族同胞在我印象中的经典定格:友善、热情、乐观、勤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8 14:13 , Processed in 0.0548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