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铁

[史海钩沉] 那一年,我差一点饿死(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7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29# 苏铁


太心酸的回忆~但愿各种人祸不再发生
发表于 2012-8-18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我老同事说过,她吃榆树纤和徽菜中毒,也差点要命。那个可怕的年代,总算一去不复返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荒唐的年代里荒唐事真不少。
      那几年,好像钱也不值钱了。一摞票子也买不了多少东西。
以我知道的几样为例。在牟平电影院门前,历来都有不少卖零食的小贩。卖的零食品种有,炒花生米,大雀雀,炒葵花籽等。
      炒花生米过去五毛钱可以买一小包。可到了大饥荒的时候,炒花生米只论粒卖了,1毛钱一粒。我就亲眼见过,有人不惜花1毛钱买了一粒炒花生米放到了嘴里。
      我老父亲抽烟,我对市场上的黄烟叶价格也知道一些。过去1、2元一斤的黄烟叶,到了大饥荒时期卖到了28、9元,30元一斤。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五交化商店买了一辆新自行车(车型不记得了,)。他将一大摞票子交给了营业员,据说每辆价格是480块大洋。看的那些围观的人直眨嘴。要知道,过去这样的自行车也就是100来块钱一辆。
当然,物价涨与不涨,与大多数人都关系不大。因为,大多数人手里根本就没有一分钱,涨价与不涨价都买不起。
      也许有人会说,那时候的物价与现在比也不是很贵嘛。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那时候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与现在可是没法比。
      我的老父亲1939年参加八路军,大饥荒那会工资也不过是每月52元。大多数企业的固定工,工资每月也只是28——38元。临时工的工资就更少了,大概不会超过20元。那时候10元钱就是大票子,1分钱也要扮成两半花呢。试想,这么低的工资水平,什么人还有能力去消费呢?
      还有更绝的。
      我不知道牟平是什么时候实行火葬的。我只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都是土葬。
      那时候,在县城周边的农田里,有不少孤坟和大家族的莹盘。还有几处乱葬岗。
      我记得,现在牟平新玛特商厦那块地,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是一片乱葬岗。
      到了1958年,大跃进了。
      那时候土地也都公有了,自然,私人的坟茔也就不能再呆在公家的土地上了。我那时候小,不知道公家有没有给坟茔的主人发迁移通知,反正我看到的是,村村都在扒墓掘坟,平整土地。那些扒出来的棺木,有的叠放在农田里,有的被生产队拉回去,做了他用。
      有些胆大的木匠,也趁夜黑风高之时,把那些结实的红松棺材背回家。有些缺德的木匠,就用这些棺材木打造家具拿到市场上卖钱。更有甚者,用棺材木打造大锅锅盖。社会传言(我没有亲眼见)有人把棺材木锅盖买回家后,煮饭的时候发现沥下来的水颜色不对头,而且气味也不对。仔细查看是棺材木。一时间,再也没有人敢于到市场上买家具和锅盖了。
      棺材被移着他用,可怜了那些被扒出来的累累白骨。那时候,田野里,沟渠边,到处可以见到死人的骨骼。有胆大者,把人的骷髅头,像足球一样在地里踢来踢去。那时候,活着的人都没有了尊严,谁还会关心死人的尊严呢?
      没有实行火葬,土葬又找不到地方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采取深埋和弃之不管两种办法。家里后代多,而且孝顺的,都是找一处僻静向阳的山岚,深挖坑,深埋。上部填平,不竖碑,不留痕迹。家里太穷的,大多用一领草席把尸体一卷,几个人把尸体抬到荒郊野外随便找个地方,丢在那里就再也不管了。
      我挖野菜时,很多次看到被草席卷着的尸体。有一次在一片光溜溜的农田里,我看到三四条大狗围着一具尸体撕咬,尸体的肠子被拖出了老远。看得我胆战心惊,赶快离开。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9 收起 理由
38°柠檬茶 + 6 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
深海 + 5
admin + 18 原创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32# 萍水相逢


所谓的榆树钱,就是榆树的叶子和树皮。这个是没有毒的。由于榆树叶、榆树皮极富粘性,那时候都是把这个晒干磨成粉,然后和其他野菜加玉米粉调和做成窝窝头吃。
应该是灰菜,不是徽菜。灰菜是有毒的,不经过处理,吃后会全身浮肿,特别是脸部肿胀明显。必须用烧开的水撂一下,去除毒性。然后做窝窝头或者豆沫都行。也可以用来凉拌当菜吃。
发表于 2012-8-1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酸老苏的往事,好好地过好每一天,善待自己及家人,亲情有时是最重要的。
发表于 2012-8-1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33# 苏铁


这一章看得心里真不是滋味,惊心,太恐怖了
发表于 2012-8-2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32# 萍水相逢


所谓的榆树钱,就是榆树的叶子和树皮。这个是没有毒的。由于榆树叶、榆树皮极富粘性,那时候都是把这个晒干磨成粉,然后和其他野菜加玉米粉调和做成窝窝头吃。
应该是灰菜,不是徽菜。灰菜是有 ...
苏铁 发表于 2012-8-19 15:02

哦,是灰菜,现在地里还有的。听同事说,家境好些的,野菜里还能掺些苞米面或麦麸子,吃野菜的人,肚子肿的都老大了。真是不堪回首的年代。
发表于 2012-8-20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俱往矣,数自由生活,还在国外。
发表于 2012-8-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的经历真丰富,真幸运我们晚出生了几年。
发表于 2012-8-2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苏以朴实无华的文笔。如故事般娓娓道来。其中点滴如腑首即拾。
再次感谢老苏的记述让我们如家珍般回忆起童年过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9 08:32 , Processed in 0.0540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