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鲁鲁

蓝印花布 --谢谢大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25楼最后那个茶具很美,我也喜欢。
32号嫁给你 发表于 2012-2-3 18:54


谢谢32同喜欢 {:soso_e178:}
发表于 2012-2-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2-3 21:51 编辑
但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匠:
1染布的水缸里装的水称为“千年不死的活水”说是利用水里面的微生物不停的活动,来达到染布时的活性,上色效果好。那大匠,里面的水是像酿酒时那样总是留一些酵头在里面,才叫千年的水 ...
鲁鲁 发表于 2012-2-3 18:05

怨我,怕字多看起来不方便,把一些过程删了。{:soso_e110:}
看来青花瓷你也喜欢。
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你就可以开大染坊了,哈哈哈。
余下所有问题我下周答复。先把手头这点活忙完的。
发表于 2012-2-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越来越深了。
发表于 2012-2-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记得正宗的蓝印花布是用蓝靛果染成的,这种果实可吃,可喝,很神奇。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张琴的书挺贵的。

由鲁鲁的文字勾起,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块蓝印花布。第一次看到这种印染艺术是在乌镇,进入一个小工坊,院子里挂起一片片的蓝印花布。印花布在风中舞动,游客都在那里留下难忘的瞬间。
sunny 发表于 2012-2-3 15:38


是啊,sunny, 真的很美......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怨我,怕字多看起来不方便,把一些过程删了。{:soso_e110:}
看来青花瓷你也喜欢。
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你就可以开大染坊了,哈哈哈。
余下所有问题我下周答复。先把手头这点活忙完的。
大匠 发表于 2012-2-3 21:35


青花瓷的喜欢,天天做梦捡大漏,元青花就不惦记了,明清官窑的也不奢望了,有个民窑的就挺满足了{:soso_e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越来越深了。
老前 发表于 2012-2-3 23:10


嗯,下一步就拉大匠去开染坊啦,老前要不要入股呢。留个冠名权给你,就叫前线大染坊怎么样{: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鲁 于 2012-2-5 00:56 编辑
好象记得正宗的蓝印花布是用蓝靛果染成的,这种果实可吃,可喝,很神奇。
山人 发表于 2012-2-4 14:27


谢谢山人,查了一下蓝靛果: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果实为浆果,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大部分生长在东北,内蒙,华北地区。不知道和蓝靛草有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坐等大匠帮忙解答,多谢了 {:soso_e177:}
发表于 2012-2-5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下一步就拉大匠去开染坊啦,老前要不要入股呢。留个冠名权给你,就叫前线大染坊怎么样{:soso_e100:}
鲁鲁 发表于 2012-2-5 00:47

我看行。
发表于 2012-2-6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2-2-6 23:21 编辑
但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匠:
1染布的水缸里装的水称为“千年不死的活水”说是利用水里面的微生物不停的活动,来达到染布时的活性,上色效果好。那大匠,里面的水是像酿酒时那样总是留一些酵头在里面,才叫千年的水 ...
鲁鲁 发表于 2012-2-3 18:05

这个帖子改名为“蓝印花布你问我答”好了,成了纯技术帖。{:soso_e120:}

第一个:“千年不死的活水”。“里面的水是像酿酒时那样总是留一些酵头在里面”。我感觉这个好像有道理。那天去渔灯节,听老阴天说老辈人做醋用“醋窝(音)”,想必就是类似的东西,用这种东西放在里面往里加一定的水发酵,就成了醋,就像发面的酵母。这个答案不一定对昂。

第二个:“中国传统的印染技艺有所谓的“四缬”之说——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即今天所说的夹染、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其中夹缬在唐代盛极一时,以后渐衰,到明清便如凤毛麟角,渐不为人所知。近代学者提及夹缬,常将其与灰缬(蓝印花布)混为一谈,已难明其详。它只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日本的正仓院被当做国宝供奉起来。”
     以上是资料里的一句话,之所以混淆是因为到了宋代,国力衰退,宫廷提倡节俭,因此多次下诏禁止民间雕刻夹缬花版,甚至贩卖缬版都要治罪。《宋史。舆服志》载政和二年诏令:“后苑造缬帛,盖自元丰初置为行军之号,又为卫士之衣,以辨奸诈,遂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兴贩缬版。”
     缬版的禁用使得南宋时期民间出现了用黄豆粉加石灰、米糠等做防染浆料的工艺,工艺简单的纸版镂花、刮浆防染技艺逐渐在江南起源并流行。不过是后人把它们弄混了。

第三个:是我误删了一句话,完整的应该是:“染色前将竹篮放入缸中间,以防所染的布沉入缸底泛起缸脚,影响染色。”

第四个:自然冰纹是这样产生的:
     染好后刮去浅浮灰浆,为灰浆所封密处露出本色,灰浆块面大的地方,灰层在染色的卷动中自然裂开,蓝靛随着缝隙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见第一张图里的那些细小纹理)
     而冰裂纹是古人设计的一种花纹样式。古代经常用于门窗。古人用“冰裂纹”窗棂图案寓意寒窗,还寓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激励学子耐得住十年寒窗寂寞,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要考童生、举人等前后加起来一共十年时间,才能取得“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仕途。南方古民居“冰裂纹”窗棂无处不在。(见其他附图)
自然裂纹.jpg
冰裂纹.jpg
冰裂纹2.jpg
冰裂纹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9 09:14 , Processed in 0.0557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