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梅兰

[亲子教育] 与儿子一起成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梅兰老师这样自打儿子小学便开始盯着,儿子应该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怎么现在看来,还是不能疏于管教呢?要天天讲才有效吗?
于金台 发表于 2010-3-24 09:14

是啦,额光盯了记录,木尽管带责任啊.
初中管教,就经常反复啊,需要经常提溜[29]
发表于 2010-3-2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个管孩子学习的妈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P
发表于 2010-3-2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啊,有时间慢慢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夜醒来,想好久没关注儿子了,他现在似乎沉默好多,交流成了单方面的我说他听,不知是青春期复杂着还是学习生活有问题了?
去儿子房间拿书包,翻翻书,看看做过的习题卷子,似乎问题不少。
发表于 2010-5-3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梅兰。

他们这年龄段的孩子好多不喜欢和父母交流,而愿意和同龄熟悉的伙伴交谈。另,不知他和班主任关系怎样?有的孩子看不惯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老师也会影响学习。不知讲的对不。
发表于 2010-5-3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姐压力不小啊~~
发表于 2010-5-3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孩青春期反叛会突出一些~~感觉小D是个有思想很向上的孩子,在梅兰的用心下不会有大问题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日,星期二
5月29日半夜醒来,想好久没关注儿子了,去儿子屋拿书包查看学期情况,看到了他的作文本,上边只有一篇作文《心灵的邂逅》,儿子现在是两周写意次作文,这作文应该是两周前写的。看了后,感觉东拉西扯浅尝辄止,写得散乱儿应付,第二天早晨跟他交流,很遭抵制,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选龙文,没有感受。
周日晚看到他这周写的作文是《第二次生命》。情况和《心灵的邂逅》相似。夜深静思,结合他近来的表现,忽然意识到他不是在写作文,而是用心写了他自己的真实的精神状态——迷茫孤独,探索无果。龙应台的文字一定震撼了他,龙40年后小学同学聚会伤感之余写下的文字,被他当成了人生发展定律。要鼓励引导他探索出积极向上的结果。

《心灵的邂逅》

    太阳说,距离是遥远。
    月亮说,遥远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大海说,在一起的心渴望永远
    风说,我看见了人
    人,却在各自的城市孤单
    孤单的,每一天,继续如此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有些发愣,不知如何下笔,因为,在我所度过的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四年中与人发生的不计其数的邂逅中,竟然没有一次值的我去吧它定位在心灵与精神的层面上。幸而邂逅的意义比这广得多,不仅于人,与事亦然。
    这样看来,与我心灵的邂逅,也不算少了,最近一次,是与那段话的邂逅。她说:“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在四十年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抑郁,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为每天的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的人觉得自己的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此而自杀,两个人患了癌症。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成为医生或工程师,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会由淡淡的忧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转自龙应台《一九六四》里的一段话,她又说“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有人跟我们这样上课,会怎么样?”幸而我是在十四岁看见的,还不算晚,我想。
    我也多想发生这样一次邂逅,一位老者,掳着胡子,拍打着我的头,用一种和煦平等的声音跟我讲这些,他明白,这能真真切切的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14岁的你“邂逅”了这段文字又如何呢----老师评语)
    我一直坚信于人的邂逅要比与这些道理重要的多,却不知是因我太麻木还是经历太少,现在最缺少的竟是一次与人心与心的邂逅。不(由)想起了那夜在飞机上的感怀,我望着脚下灯火阑珊的烟台,第一次觉得自己变得善感。如果每盏灯下,都有两个人在畅谈,那么我与他们永远是在数千米的高空,我将不属于这里;如果每盏灯下都有一个人在沉思,那么又有谁会与我邂逅,听得懂我的倾诉?
    梵阿铃流唱着前世的相思
    却在漫天雪花中渗出今生的忧郁
    在隔世的时空
    释放出的
    是遥望的
    永恒

    (很遗憾,于此,我竟没有获得“心灵的邂逅”,而这正是我所期待的。----老师评语)


《第二次生命》

    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都要经历太多的 第一次,第一次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吃奶,第一次尿床,第一次撒谎,第一次失眠,第一次拿工资,第一次结婚,第一次为人父母,最后是死亡。有的第一次只有一次,有的还会接踵而来第二次、三次。可是我却越来越觉得一切都是第二次。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越长大越觉得恍惚,仿佛每一次都是第二次,对所发生的事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在发生的场景与头脑中的印象似乎都是相吻合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一模一样。但又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等到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又和头脑中的印象如出一辙。常常有时候,明明活得真真切切,却又感觉在梦里一样。人们说,梦是生活的点滴。那么活在梦中大概就是觉得重复的原因吧.
    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庄周梦蝶,究竟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我,还是我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哲人的思想真是细腻得妙不可言,分不清现在的自己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在蝴蝶的梦中,我的感觉竟与庄子有些相似了。
    我的第二次生命又有些宿命论的感觉,一切都是被设定好的,只是在进行中想起了吻合却既无法预知又不能改变。
    《一九六四》给我的感觉,大概就是让我在这第二次生命中向后预见了一点罢。前些日子听见一帮初一小孩吹牛,想自己以前不也是这样么?觉得自己特牛,除了可能学习不是特好之外,就是把一个国家交给我也能把它管理的繁荣昌盛,自由民主。现在才意识到自己连以后都不知道能不能管得好。就像那句话说的:“小时候总当自己是奥特曼,打了才知道自己是麦兜。”
    想到了第二次生命后特郁闷的一点是,明明觉得这是第二次,却不能把一切都干好,等到发生了脑海里就又出现似曾相识得情景又恼悔为什么不早一点想到。就觉得自己和《幻城》中被渊祭玩弄的卡索一样,命运早在前世就背设定好,在自杀时才发现自己的敌人是弟弟的转世。
    其实,我根本也无法说清这第二次生命的感觉也弄不明白究竟这是真的是第二次还是我,想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兰 于 2010-7-19 15:38 编辑

6月16日  星期三   (  端午节,最高气温据说是37度)
      今天是儿子生日,虽是法定假日,我们提前一天休息,天前一天上班,下午我要上班。因大舅去世,跟儿子说今年不热闹庆生,儿子很理解。晚上带了蛋糕、海鲜去奶奶家一起分享。
      回来的路上跟儿子聊天,很喜欢长途自驾途中一家三口像朋友那样轻松的聊天。我一直惦记着儿子作文中的《幻城》及卡索。就跟儿子说起郭敬明,问起《幻城》,儿子几句说不明白,最后索性给我们讲了梗概。说起自己喜欢的,儿子记忆真好啊,又有调理。说是郭17岁时写的玄幻小说,很棒!我因为很不喜欢郭极度自恋雌雄不分的样子,不看他的东西,所以现在只有听的份。儿子说的兴起,又评论起郭最新小说《爵迹》,说极烂。终于能插上嘴,趁机说,不能不了解流行的 东西,但流行东西过段时间看可能会成垃圾,会感觉浪费时间,只有经过时间过滤的经典菜值得反复看。儿子接上说最近又在看《基督山伯爵》很精彩,郭的《幻城》与大仲马比,差远了。我想起期中考试前儿子每晚睡觉前抱着厚厚的《基督山伯爵》看,我曾费劲地控制自己去制止干涉。现在听到儿子谈窃喜。儿子谈起读二者的感受,说 ,郭敬明一类的小说 一看就能看进去,引人入胜,但看完后就不再想翻。而大仲马的第一次看时,有许多都看不进去,但现在再看,就能投入进去了,会随着人物情节而紧张。
      儿子对许多东西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我这做妈的不要再性急地反对什么,要充分尊重儿子。
发表于 2010-6-17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388# 梅兰
看他的文章跟你给我描述的感觉不太一样~~也许妈妈总是最紧张的那一个?
我看文章的感觉跟看他前几年的作文大的印象差不多:感性、善思~~只是现在思考的内容变了,变成了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似知未知的探索,表明他的思想正在成长,开始考虑每个人都会考虑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觉得很正常呀!

我感觉能借作文之机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也很不错,应试需要的模式等中考前再练习吧~~我认为平常只要表达和逻辑没问题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9 15:37 , Processed in 0.0609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