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人

每日一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台万卷》
s4604491.jpg
副标题: 读《汉书·艺文志》
作者: 李零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35
定价: 33.6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35424

内容简介 · · · · · ·
  此书的初稿原为北大“简帛古书和学术源流”课上的讲稿。最开始,李零讲《汉书•艺文志》只有一个提纲,由于兴趣浓厚,不知不觉写成了一篇长文,现在已成稿十万余字,可以作为一本小册子单独出版了。

作者简介 · · · · · ·
  李零,祖籍山西武乡县。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古插队7年。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做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年-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发掘。1983年-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大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简帛文献与学术源流、中国方术、中国古代文明史、海外汉学、古代兵法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泉下的美术》
s4556695.jpg
副标题: 宏观中国古代墓碑
作者: [美] 巫鸿
译者: 施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270
定价: 45
装帧: 平装
丛书: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108034663

内容简介 · · · · · ·
  20世纪,大量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很少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人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以至于人们习惯于将墓葬看作是埋藏宝藏的地方。不过,这样的心理暗示也局限了我们对墓葬的深入认知。当我们单独讨论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画像砖石等等时,它们作为一个墓葬的整体性意义便也弥散掉了。而本书正是巫鸿长期思考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一个总结,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杨绛系列:

《杂忆与杂写》
s4414555.jpg
作者: 杨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0.7
页数: 350
定价: 29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34601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最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补了一些文章,由三联书店再版。此次,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杨绛文集》中散文卷的《杂忆语杂写》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干校六记》
s4414556.jpg
作者: 杨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0.7
页数: 75
定价: 16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34571

内容简介 · · · · · ·
  干校,本来是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地方,但在“文革”中,却赋予了它新的定语——“五七”,新的含义——对上述人员中的大多数进行“劳改”。杨绛先生在这里讲述了从要去干校直到回京一些事情和个人的心情、感受。本书1981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尤其受有干校经历的人喜欢,堪称“干校”文学中之经典。今天、今后,人们要感性地了解那段渐去渐远的历史,本书同样堪为经典。

《将饮茶》
s4468417.jpg
作者: 杨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0.7
页数: 179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3458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最早于198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出版后深受知识界和广大读者喜爱,成为散文经典之作。本次再版,增加了《收藏十五年的附识》一文,同时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后增加了一篇附录,即“申辩之中高检长惩戒案”。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分东西》
s4575839.jpg
作者: 闾丘露薇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36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013070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
  作者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唤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培养更为宽容、开放、理性的大国心态,引导年轻一代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怀和视野来思考中国和世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作者简介 · · · · · ·
  闾丘露薇,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大众传播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学者。著作有:《我已出发》、《行走中的玫瑰》。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古拉·果戈理》
s4511183.jpg
作者: (美) 纳博科夫
译者: 刘佳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年12月
页数: 220
定价: 28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学纪念碑
ISBN: 9787549501274

内容简介 · · · · · ·
  纳博科夫是一个创造性作家,也是一个创造性读者。众多评论家在果戈理那里看到了社会批判与同情,纳博科夫却看到了由种种次级人物构成的次级世界。无数读者在果戈理那里看到了喜剧性的天才形象,纳博科夫却体味到了深沉的悲伤。人们说晚年的果戈理迷恋说教,纳博科夫却洞察出江郎才尽的焦虑与挣扎。《尼古拉•果戈理》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异样新奇的果戈理。因为慧眼独具,所以别开生面。

作者简介 · · · · · ·
  符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裔美籍作家,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诗人、批评家、翻译家,同时也是罕见的文体家,代表作有小说《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等,另有系列讲稿《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1-3-11 17:44 编辑

译林出版社“名家文学讲坛”系列,计10本。新近的为两本:

《如何读,为什么读》
s4585176.jpg
原作名: How to Read and Why
作者: [美]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黄灿然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316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名家文学讲坛
ISBN: 9787544708227

内容简介 · · · · · ·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作者简介 · · · · · ·
  哈罗德·布鲁姆(1930—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

《文学体验导引》
s4585193.jpg
原作名: Prefaces to the Experience of Literature
作者: [美国] 莱昂内尔·特里林
译者: 余婉卉 / 张箭飞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名家文学讲坛
ISBN: 9787544715621

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批评经典,如同一场精彩的文学史之旅,从古希腊戏剧家到当下,一路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博雅的智慧之一。阅读这本书,也就相当于聆听哥伦比亚大学最著名的文学教授讲授的一门英语系概况课程。

作者简介 · · · · · ·
  莱昂内尔·特里林(1905—1975),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生前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文学教授,“纽约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成员。特里林结合了专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以独到的道德视角、优雅沉稳的批评风度以及大量富有说服力的批评著述在理论流派纷繁复杂的美国批评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被称为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青年一代的思想导师,对当代批评影响甚大。

以前出版的部分书影:
s3709316.jpg
s4208492.jpg
s42478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以前出版的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系列:
s4113750.jpg
s4303345.jpg
s4303357.jpg
s4303364.jpg
s4303368.jpg
s4407194.jpg
s4412816.jpg
s44661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沙一世界》
s4549083.jpg
副标题: 郭凯经济学札记
作者: 郭凯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64
定价: 39.9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2495753

内容简介 · · · · · ·
      经济学者郭凯博士集集四年来人气爆棚的博客《人渣经济笔记》之精华,以独特富于个性的视角、轻松不乏幽默的笔触,将最关乎民生、最具争议性与迷惑性的焦点问题信手拈来,为你一一解读、一一呈现。
    本书作者通过对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与经济现象的洞察与反思,辅以鲜活而细节化的独特视角和切入点,引领读者随着他的思想路线看到了诸多问题的真相。见叶知秋、见微知著,作者用常识、逻辑和理性的力量探索与叩问这个时代的疑惑与焦虑,透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的经济现象小切口,折射出了理性的思想光芒,帮助我们洞见中国的未来。
  
作者简介 · · · · · ·
  郭凯,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研究。工作之余,亦笔耕不辍,撰写的经济评论屡屡见于《瞭望东方周刊》,《华尔街日报》等主流中文报刊和网络。其博客《人渣经济笔记》风靡海内外,是互联网经济学博客中的翘楚。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腔调》
s4585631.jpg
原作名: 胡赳赳
作者: 胡赳赳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22
定价: 25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301374

内容简介 · · · · · ·
  “赳赳体”随笔《北京的腔调》问世, “韩寒体”之外有书可读
  陈丹青作序推荐,70后最后一位语体高手
  现在,图书市场上很难有一本书能像《北京的腔调》这样,给大家带来纯粹阅读的享受,字里行间充满智慧、趣味和纯真,既老辣世故、又温情伤感。对,这正是我们对胡赳赳文字魅力的理解。
  在告别2010年的时候,我们迎来了胡赳赳的新书《北京的腔调》,这位现任新周刊杂志主笔,出过三本诗集的70后诗人终于将自己6年来的文字结集成书,向我们款款走来。
  陈丹青作序推荐,70后最后一位语体高手
  从某种程度来讲,它是王小波杂文集《思维的乐趣》的当代版本,它向你展示了一个多情而多姿的北京,生活在朝九晚五之外还有许多种可能性,新思维原来可以创造新生活。
  
作者简介 · · · · · ·
  “赳赳体”随笔《北京的腔调》问世, “韩寒体”之外有书可读
  现在,图书市场上很难有一本书能像《北京的腔调》这样,给大家带来纯粹阅读的享受,字里行间充满智慧、趣味和纯真,既老辣世故、又温情伤感。对,这正是我们对胡赳赳文字魅力的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乱翻书》
s4569718.jpg
副标题: 评论中国系列
作者: 五岳散人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01
页数: 270
定价: 25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219768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杂谈的形式,通过剖析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习俗、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武侠小说中的江湖规则以及历史上的现象和事件等,探寻真相,纠正误解,帮助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使我们对于通常所接触的文化和现象能够明辨是非,去芜存菁,使我们的文化得以良性传承。
  作者观点犀利独特,一针见血。富有哲理的论证与推理,让人们看到在一些寻常现象背后的文化深意。看似平实幽默的语言散发着些许冷峻,戏谑间透露出作者入世的真诚。本书也彰显了作者的博学功力,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民生等领域。
  本书由乱翻书、乱弹琴、杂乱说、胡乱活四大部分组成,分别对一些史书、武侠小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现实中各种文化现象;目前生活中的故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严密的论证得出结论。告诉人们应当怎么合理地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尽管大部分是在写历史,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 · · · · ·
  五岳散人,知名网络写手、媒体人,在国内数十家媒体开设时评以及食评专栏,在各大论坛网站均拥有为数众多的粉丝,是名副其实的网络殿堂级写手,数年来发表的精品文章不下千篇。他于2002年开始写时评,写作速度很快,号称千字平均用时25分钟。民权、民生、法律是他最感兴趣的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2 00:21 , Processed in 0.0571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