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米老琰

走进西藏之——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萨迦噶当格鲁三大教派共存的寺庙---白居寺

位于日喀则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公里
50842825043251312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11-5 16:30 编辑

                 走进西藏之四十三——达赖与班禅(上)

    达赖和班禅同属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是其领袖宗喀巴的两大传承弟子形成的两个不同的传承系统。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也是藏传佛教繁杂的派系中最有影响、最具规模、势力最大的一个教派,其创始人为宗教改革家宗喀巴。15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对其他教派进行改革后创立了格鲁派。
    宗喀巴有8个出色的弟子,其中两个弟子最为有名。一个是二弟子克珠杰,从他开始,形成了班禅活佛的转世系统;另一个是八弟子根敦珠巴,从他开始,形成了达赖活佛的转世系统。达赖和班禅,后来成为藏传佛教中地位相同的两大宗教领袖。在藏民的心中,达赖和班禅犹如天上的太阳和月亮。
    达赖喇嘛的称号始于1578年,确定于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时期。明万历初年,索南嘉措到青海地区传教,受到蒙古族俺答汗的尊奉。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尊号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其汉语意思就是: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了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索南嘉措得此称号之始,为三世达赖。前两世为后人追认。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为一世达赖,根敦嘉措为二世达赖。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达赖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从此,“达赖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1751年,清政府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授权七世达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
    1959年流亡在印度的是第十四世达赖。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西藏之四十三——达赖与班禅(下)

    班禅的称号始于1645年。当时,控制西藏实权的是蒙古首领固始汗,他封称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其汉语意思就是:有智有勇的大学者。固始汗授权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称为四世班禅。前三世为后人追认。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被追认为一世班禅。1713年,清康熙帝正式册封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从此,确立了班禅在格鲁派中的地位。
    从四世班禅起,历世班禅都以扎什伦布寺为母寺。相传至今的是第十一世。
    为了解决领导人的继承问题,达赖和班禅两个喇嘛系统均采用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已经修行成佛的人,活佛是永恒的,在他圆寂之后,通过连续不断的“转世”以普通人的形体来到世间,以完成普渡众生的宏愿。达赖系统转世制始于三世,班禅系统转世制始于四世。
    达赖和班禅至今已经相差了三世。主要是班禅之中有几位比较高寿,四世班禅活到了93岁高龄,而第六、九、十、十一世达赖的寿命则很短,都没有超过30岁。最初,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是师兄弟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渐渐形成了互为师徒的关系。班禅方面:一世班禅为一世达赖之师;四世班禅为四世、五世达赖之师;五世班禅为六世、七世达赖之师;六世班禅为八世达赖之师;七世班禅为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之师;八世班禅为十三世达赖之师。达赖方面:五世达赖为五世班禅之师;七世达赖为六世班禅之师;八世达赖为七世班禅之师;十三世达赖为九世班禅之师。
转世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般前世活佛在去世之前都会留下遗嘱,或者至少是一些暗示。然后就是降神获取神谕,再然后就是占卜,接下来是秘密寻访,最后的考验就是让灵童辩认前世活佛的遗物。
    自清朝开始,大的活佛转世须由中央政府认可,一般需要在中央官员的监督下金瓶掣签。如果只选到一名“灵童”,就免予“掣签”而直接册封。如果有多名“灵童”,就要将各“灵童”的姓名写在象牙签上,放入金瓶内当众掣出。定为转世者,经过“坐床”仪式后,便正式成为“转世活佛”。

                                                                                                                                           2008.06.0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到地头了。。。待续哈。。。:)
发表于 2009-11-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鸿篇巨制啊,老米辛苦了!重点看了文字介绍,片片大点就过瘾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鸿篇巨制啊,老米辛苦了!重点看了文字介绍,片片大点就过瘾了~~
叶茂 发表于 2009-11-6 09:12

实在抱歉,无论如何,我也没有时间、精力和耐心再整理大P了,只能直接把博客的小P复制过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一定要完成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西藏之四十四——西藏的云(上)

   上两篇博文里,简要地谈了一下西藏的宗教,这是每一个到西藏的人都绕不开的话题。对于我来说,除了宗教,还有另外一个一定要讲的话题,那就是西藏的云。
   如果没有西藏的云,青藏高原的壮美就要逊色几分;同样,如果没有这篇《西藏的云》,《走进西藏》系列就会留下缺憾。西藏的云,是西藏之行给我的意外惊喜和丰厚馈赠!
   西藏的云,桀骜不羁,变幻莫测,天马行空,引人入胜!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的云
1195142751113821796.jpg
2870481812495747515.jpg
16908201851013413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西藏之四十四——西藏的云(中)

   可能是身处高原的缘故吧,这块神奇的土地给了西藏的云以无限的灵气!西藏的云有自己的语言,有率真的情感,它与这里的神山,圣湖,草原,蓝天,一起构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苍茫,辽阔,静谧,祥和!
   可能是海拔太高的缘故吧,感觉西藏的云比内地和沿海的云要低许多。常常是在半山腰,有时干脆就在山脚处、田垄边;有时在湖的对面、河的彼岸;有时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静静地悬挂在寺院的屋檐,好象踮踮脚,伸出手,就可以轻松握拈!
   可能是这里的美景太多的缘故吧,西藏的云也不甘落后,使出浑身解数,纵横捭阖,恣意妄为,变幻出多种神韵和姿态,誓与高山大河相媲美!西藏的天空澄明纯净,碧蓝如洗,很少变化,变化的是西藏的云。如果把西藏的天空比作一块无垠的画布,那么,西藏的云就是浓墨淡彩,随心所欲挥洒出一幅幅灵动隽永、豪情激荡的大写意!
   可能是这里的游客太辛苦的缘故吧,自你踏上这片土地始,西藏的云就如影随行,极尽主人的周到与热忱!它与你相伴相生,相依相偎;它为你引路导航,消乏解困!西藏的云用自己的行动作出证明:它也是西藏的一部分,它也是高原的生力军!当你凝神赏景时,它与景致融为一体,给你无限遐思;当你抬头远眺时,它就在你目力所及处舒卷自如,让你连连惊叹;当你仰望蓝天时,它就在半空中轻歌曼舞,令你神思恍惚;当你低头默想时,它就把自己妩媚的倩影,清晰地投在你的面前,你不禁心旌摇荡,情丝迷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1 16:15 , Processed in 0.0570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