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unny

好天气谁给题名(sunny'上海乌镇苏州纪行)第三页有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查了,原来搞活动五折多点,才几天还近四百,海格们快入手吧~{:soso_e113:}
山人 发表于 2013-5-24 07:52


刚看了下当当是285元,春夏秋冬四个系列。书应该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吧
发表于 2013-5-2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21# sunny


便宜了才下手的。等儿子过了看漫画书的年纪,就该对《传家》里面的东西开始感兴趣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用自己的心和手,让书中那些精美的图片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相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乃至开花结果,永续流传!
发表于 2013-5-26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地方,这样闲适的感觉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3-5-27 16:25 编辑

7

这几天上下班的路上反复听EASON的《好久不见》,陷入歌中的情绪。非诚勿扰有期男嘉宾给张丹丹唱起这首歌,“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 挥手寒暄,和你 坐着聊聊天……”这个男人一定是动了情。

对一个地方的了解要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当地人发生关系。
调整大小 20130509_192146.jpg
从乌镇大剧院出来的时候接近凌晨,我们决定到黄磊开的“似水年华”酒吧喝上两杯。沿河落座,也没有服务生主动招待,夜色足够美,什么话不说也很好。灯光洒在枕水人家,洒在翰林第,洒在石桥台阶,洒在昭明书院,洒在此刻安然无恙的心里,没有酒,也是醉了。

酒吧里高朋满座,黄老师和好友们热烈的讨论着晚上的演出和戏剧节,自觉与黄老师搭讪无望,又没有任何夜宵可以打牙祭,我们仨决定撤摊睡觉。
调整大小 20130509_192557.jpg
从似水年华酒吧拐个小弯就到了我们入住的65号民宿,店家已经打烊,轻轻推开大木门,还有吱嘎吱嘎的响声。

到古镇是要住一晚的,乌镇的清晨别有味道,路上清清朗朗,稀少人烟。推开窗户,屋檐挨着屋檐,白墙灰瓦,一纸江南尽在画中。5月10号,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和老赵比前一天又熟了一点,在一起不仅不生分,还会觉得很舒服。早餐是自助形式,喜欢什么跟老板说一声,很快就会端过来,我和老赵先吃将起来,猫妈继续睡她的懒觉。赏着河景,看河对面的水榭亭台,豆浆油条粽子炒年糕,配上各色小咸菜,和老赵聊着前前后后的打算,三千烦恼事已抛在脑后。
调整大小 20130510_080405.jpg
三月份的时候就盘算着能约上兰儿、大匠去趟东阳看木雕,去宜兴看紫砂,沿路采采风,却不得此行。我在乌镇的早晨,兰儿自驾车在海宁,两个紧挨着的城市,和兰儿通了个电话,心想11号晚上从苏州动车到海宁,给老妈买点东西。这想法直到11号的中午才算彻底放弃。苏州之行是专程陪猫妈参加学术会议,猫妈也一直在劝降说服我跟她返回上海,这让我很纠结。另外很重要的,11号上午让我遭遇了强劲的论坛,各路高手的report和独特风格的确吸引了我,久违的轻松灵动的学术氛围吸引了我,这让我意外且兴奋。于是把留在会场的时间延长再延长。(后文接着谈)
调整大小 20130510_0817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3-5-27 16:24 编辑

8

要说愧对的人,愧对的事太多,这辈子几乎看得见的承诺也不敢许给别人,怕辜负了期望。小米出国前夕老米突然请几个姐妹吃饭,说是兑现2年前的一个承诺,其实有没有承诺什么承诺别人可能早已忘记,也只有许诺人会长久放在心里。
调整大小 20130509_170013.jpg
知道我要去乌镇,山人送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游历分四种:一种是亲力亲为的周游,主观把控,入眼入心,乐得痛快;第二种是天马行空的神游,思想和游历捉尽迷藏,极乐浪漫;第三种是梦游,黄粱一梦,短促而虚幻,光怪陆离,荣华富贵可时空压缩,毫不局限于房东大黄米是否熟透;第四种是托游,比如委托朋友代游的京城八道湾,但这得天时地利人和,回来看看游记和片子,亦是一种别样的感触和享受。”
调整大小 20130509_170444.jpg
我懂山人的意思,他是托我代游位于乌镇东栅的木心故居,我们最近都在为《文学回忆录》发烧。他甚至发来关于木心故居的资料,比我这个游人做的功课还要扎实。这项托付的未完成还是“时间”问题,若是未来再有机会去乌镇戏剧节,会继续这项未竟的托游。或许能给山人带来安慰的就是,第一,我在乌镇两度偶遇陈丹青,他是木心《文学回忆录》的主笔,我可以把丹青先生从小镇走来的照片送山人,其实洗出来挂在书房也算有一点风骨的;第二,在读完电子书之后,我已经以五折的价格出手纸质书,花银子算是赎罪的一种吗?
调整大小 20130509_163441.jpg
镜头拉回小镇嘉年华的环节。

“媒介决定论”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这很好理解,印刷术的出现较之石刻文字时期加速了信息传播,没有纸便缺少了写作的艺术,广播影视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世界就象个“地球村”,交流本身已不是障碍。
调整大小 20130509_163147.jpg
戏剧节的载体便是融合了中国旧时的剧院即“戏园子”和巴洛克戏剧空间中的框式舞台即“乌镇大剧院”,以及街头巷尾的民间演出即“嘉年华”的部分。这使得乌镇这个媒介载体弥散出无所不在的戏剧感,这其中既有温暖的世情,也有冷峻的幽默,但与此同时要解决的是,置身其中的人不经意间会有的亲近而又疏离的不真实感,这份不真实感把人送入乌托邦的梦境,你会觉得吃的不香,用品买不到,人没有归属感,和商家完全是一种消费关系,乌镇人也成为提供服务的工具,你会遇到偶像,遇到网络中的达人,遇到很“熟”的陌路人,所有人都成为《楚门的世界》中的演员。
调整大小 20130509_1630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3-5-27 16:25 编辑

9

我对媒介的感觉,敏感里算不敏感的,不敏感里算敏感的。05年到上海才申请的MSN,知道北上广的小白领都用这个,后来的博客、微博、微信都是被猫妈直骂OUT才开通。每种媒介的寿命不知其长短,MSN不疾而终,博客苟延残喘,微博弥漫着喊爹骂娘的呻吟声,微信尚未看到革命性优越感(限于预知传播,这可能是躁狂时代的回归信号),能做的就是把空间里那些致青春的文字尽早COPY下来以备年老时回忆。
调整大小 20130510_121952.jpg
当下许多体制内BOSS觉得做媒体就是做Marketing,做Management,说市场不好做,说最缺人才,说有了Money才可以出来高质量的产品,殊不知高质量的出品Money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因果关系,一个好的策划案需要解决创意跟社会的对抗关系。

镜头再次拉回小镇戏剧节嘉年华。
调整大小 20130510_122155.jpg
猫妈跟小导演搞来一张10号当天的演出单(这其实应该在官方平台公布的),有默剧《绵绵的记忆》、肢体剧《百年孤植》《神神化化正小丑》、肢体剧《The Wind》、话剧《红与白与黑》、独角戏《我的美人》、朗读剧《塞纳河少女的面膜》、肢体剧《颜色》、话剧《灰姑娘》、古装戏剧《离骚》、现代话剧《凌晨三点》、悦空间相声社的相声大会、水墨戏曲、非常体绘的面绘体验、环境剧场的《告白》等等。
调整大小 20130510_134726.jpg
民宿可以提供免费的托运行李服务,这样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只拿个手机玩乌镇。新媒介无处不在,智能手机已经冲抵卡片机业务,很少见80、90后还有用卡片相机拍照的,当年柯达就是未能预测数码相机的迅猛浪潮,大肆扩张胶卷业务而死的很难看。技术革命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桑巴舞表演,小镇和游客同时沸腾起来,这种不需要舞台不需要时间限定的艺术形式极具生命力,但内敛的中国人还是把注意力投向表演者裸露的身体;乌镇西栅书场里的相声表演,还真津津有味的品了一段传统相声,小木桌上似乎少了一盘花生米茴香豆之类的咂摸物,少了一壶老黄酒。听说乌镇特产三白酒,竟不知是黄酒还是白酒,晚饭的时候,想着给几个小菜斟点小酒,伴着小镇夜色,若是有点微醺的感觉岂不是锦上添花。问起老板,三白酒能不能来一杯?老板面露惊色:这可是高度白啊。为了不吓坏善良老板,我们还是在青岛啤酒和千岛湖啤酒中选择了寡淡的千岛湖(我在上海独爱三得利,甜甜淡淡的味道)。
调整大小 20130510_133659.jpg
某年的同学聚会上,意外发现于老师和冬梅(很老的同学发小)可以喝一点白酒,这让我深深嘘起一口气,她们开始成为有故事有岁月感的女人了,忽然为自己端着的啤酒杯觉得惭愧且肤浅无味。我至今没喝过一口白酒(酒精味难以下咽),若是想灌醉自己也只能选择红酒大杯往肚里倒,然后大口往外吐即可。所以红酒在我这里也是与高雅无关的惨痛回忆。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吃完饭陆陆续续回忆更新了一些,零零散散,多有疏漏,但也无关紧要,真希望日子都是这样晒晒太阳懒散的度过。

未完待续,盘子小,慢慢吃。。。。。
发表于 2013-5-2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外发现于老师和冬梅(很老的同学发小)可以喝一点白酒,这让我深深嘘起一口气,她们开始成为有故事有岁月感的女人了”
原来如是。觉着独自一女人能拿起酒杯亦就应是有阅历或故事或岁月的了。无论白酒红酒啤酒。沉静在酒精中本也是一份独自存在的真实。且不易醉。
发表于 2013-5-2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欣赏好文字~
托小贩的周作人八道湾至今未见作业~{:soso_e113:}
发表于 2013-5-28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算得上是头一回读山妮的游记吧,自然清新文艺范十足,令人羡嫣。
曾读过《恋爱的犀牛》的编剧廖一梅写的《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其中写到不少关于话剧《恋爱的犀牛》的创作,排演以及经典的台词。山妮能有幸走这一趟,与文学,与话剧有所相遇,真是不错的记忆。{:soso_e163:}
曾相约,但无奈总是交错擦肩,我自忙乱,为繁杂琐事奔波劳碌的命。若是能得闲,还记得跟山妮的日本樱花之约,以及香浓的咖啡小聚。{:soso_e160:}{:soso_e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3 20:08 , Processed in 0.0572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