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其它] 游走在时光的隧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宽的土路过后,我们才算真正踏入方山顶的腹地。有路,但很窄,只可行人,难以行车。老公一声惊叹:呀!全是柞树呀!
   是的,满目望去,是无边的柞树。天到仲秋,又很久无雨,树叶基本枯了。老公走到树下,用手扒了扒土壤,说:噢,怪不得。这里也只能种柞树。
    然后我们一边走,他一边解释,说他刚才看了看,方山是石顶,上面只一层薄土,而且是那种比较贫瘠的风化红土,种庄稼不行,甚至种花生都不可以,种抗旱又抗贫瘠的柞树应是最佳选择。有了树,就不愁土。多年之后,柞树的层层落叶变成腐化土,这山顶就肥沃了。
    说完,老公突然道:“不对呀,种这么多柞树干什么用?应该养蚕哪!有养蚕的吗?”
     一句话提醒了我。春天我跟老阴天大哥、谷雨、小S与童话等朋友到方山时,曾在山下吃过饭。饭店在一小群被弃用的旧建筑中。那不像是村庄,应曾是一个团体的居所。我问那里的人:这从前是兵营吗?他们答道:“不,这原来是蚕厂。”我当时还纳闷:这里也没见有桑树,怎么出来蚕厂了?
     恍然大悟:原来山下那个蚕厂,是柞蚕厂。
     我向老公讲那个蚕厂的位置,我们还走到山那边看了看,曾经的蚕厂还在,青砖楼房很有几分庄严,冷寞地固守着有关当年红火日子的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21 16:25 编辑

    远眺过山下曾经的蚕厂,我们决定,就从山的这边向柞林深处走,直走到山的那边。
    穿行于林中,我们讲些从前的故事。当年在这座石山顶上栽树,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也是多么艰巨的劳动!现在的人无法想像,甚至很可能无法坚持。但那时相对贫困的人们,却做到了。种树的工程持续了多久?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老公说,猜的可能都不对,可能只用了我们想像不到的那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那时的人,很听话,特别能吃苦,为了奔好日子,可以创造奇迹。
    尤其是,栖霞人。他加了一句。
    呵呵呵,谁不夸自己的家乡好。难道别处的人,不是这样子?那是个令人怀念的岁月,民众几乎赤手空拳地拼命干,为国家打下了如今仍在享用的雄厚经济基础。不要忘记那段时光,不要忘记我们的父辈—那些普通的劳动者们。
    从看到这片空寂无人的荒山起,我就知道我会在这条时光隧道里,看到某些不同寻常的景象。当柞条轻轻拍打着我的身躯,我终于知道我游走一番到底看到了什么。我在乡村中学工作时,农闲时节曾下过乡,不止一次亲历过农民们劳动的场面。在越来越窄的时光隧道中,我看到了多年前人们在这样一片大山上种植的情形。他们的身影结实而灵巧,他们的脸宠粗黑而健康,他们手上的泡成了茧、脚下的鞋破了,他们劳作着、疲倦着、心烦着,但却始终欢乐着。农民集体劳作时,越是累了,嘴越是不闲着,而且色彩越往荤里靠,我理解这大概是一种解乏的方式。穷欢乐,累欢乐。欢乐起来就忘了穷和累。
     这是衣衫褴褛、以启山林的一代人。
     我不想评说这些绿叶曾衍生出多少物质的东西。我只想说,一定有许多人在这里奉献过青春,可能无悔,可能悔之莫及甚至恨之切切。但不能否认,在那段时光里,他们有过希望,有过理想与踏踏实实的追求,在那段时光里他们的生活是充实的,在那段时光里,他们劳动着、憧憬着、收获着、成长着,并且,他们有过爱情。
    在无边的柞林中,我们谈论着过去。在这条妙不可言的时光隧道里,我看到了过去那些与我们仍然有血肉联系的时光。
    世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当时山上不是你想像的那种局面,今天难道我们就白来了?你会因此哀叹,或者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老公问我。
     不论世上有多少存在,我们心中的存在应该总是美好的。今天在时光隧道中,我看到的是一种心灵的影像。甚至我相信,它多半曾经存在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老前 + 4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21 15:34 编辑

柞树丛中稍宽的路


100_7587.jpg


透过林中很窄的土路,终于看到方山的边儿啦!

100_75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山边儿上用黑色的石头垒着一道小矮墙,不知是今人还是古人垒的。我们坐在这道矮垣上,将带的食品和水果铺开,边吃边看,那感觉真不是一般的好!太美了,主要是心美,相当纯净,毫无杂念,相互交流也只是一个手势或眼神,话也是多余的。寂静如天地,方知万古穷。


100_7596.jpg


100_759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所在的,还只是一个侧面好像,在我们身右,依然是方山的身影


100_7598.jpg


100_75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坐着打尖儿的矮墙下,竟然有一株野蒜。不过,是开紫色花的野蒜


100_759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山前,再拍一下身边的情景。以为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景象,是吧?非也非也,这是方山之巅!


100_7601.jpg
发表于 2012-10-2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方山名不虚传。山顶上挺平坦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柞芽汹涌如涛


100_758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决定,离开那些大路中路和小路,到没路的地方看看,权当探一次险。结果,进入密林不久,我们就彻底迷失方向了。老公手持一根柞木棒子在前面探路,不时拨开那些硕大的蜘蛛网。我在后面紧跟。林子太密,树枝太低。我们弯腰弓背地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也没找准方向,倒是来到一大方块儿用碎碎的黑石铺的挺平整的地面儿。这显然是人工铺的,我们坐下休息,并试着猜测这块地面是谁铺的,铺来做何用的。手机特意让我们关了机,全放在车里,也不知现在几点儿,估摸应有三点多钟了吧,我们又起身乱走一通,还是摸不准方向。我说你不是特种兵嘛,连林中辨别方向都不会?一句话提醒了这位老兵。他停下看了半天,终于似乎是有点儿主意了。领着我又猛走一通。腰一直弯着,累得不行,终于看到了大风机的身影。噢,那感觉如同见了老朋友。我们两个不合格的探险家,终于找着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0 03:30 , Processed in 0.0587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