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匠

[古玩收藏] 2008年的帖子——胶东民居砖瓦拓片集(。。。续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7# 大匠


忽然想起,以前不少唐装面料上面的图案,就是这个团寿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收藏这些物品,一个是它们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即将消失,收藏即是收藏一种文化;一个是研究学习利用这些古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图案,为我所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续完——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禄”字
20080508_b576ccd0bdc0b4a5ef03XFDtaoNroQKE.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圆头“福”字瓦当是所城刘正中老师赠送的,是所城刘氏宗祠的围廊上的。已有百年的历史。
      下图刘氏宗祠照壁上的“福”字瓦当实景。
20080508_b576ccd0bdc0b4a5ef03XFDtaoNroQKE.jpg
20080508_8f2391c76b76055315d38o5JyPI3fZ8Q.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如意沟檐瓦当也是所城刘正中老师赠送的,是所城刘氏宗祠正房上的。一开始没看明白,后来慢慢悟出来了,图案的寓意是“五福捧寿”,中间是一“寿”字,旁边是五只造型简练的蝙蝠。也是百年历史。
   
   下图所城刘氏宗祠房屋上的“五福捧寿”瓦当实景。
20080508_8f2391c76b76055315d38o5JyPI3fZ8Q.jpg
20080508_731f791e8bbe733521cbvh6Nm6ijKjim.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1-10-16 12:29 编辑

解甲庄南沙子汉墓出土“日大吉”文字砖,比较珍贵。汉砖在烟台地区比较多,但文字的比较少,主要是几何纹。
   
  引用一段文字:“夫所谓砖者,在一般人之想像,总以为房屋之砖,其实并不尽然,房屋之砖固有,但多数乃为圹砖。又秦砖之所以可贵,一般人之想像总以为时代甚古,古即可贵,其实亦不为然,若以古故则秦以前之砖当更可宝,然何以三代之砖并不值钱,盖砖之可贵者,只以其有文字耳。否则,虽古虽秦亦不值钱也。按陶砖砌圹始自夏初,《礼记檀弓》有夏禹造圣之说,注谓圣即治土为砖,四周于棺也,是即圹砖之所自始。从此以迄于宋,社会相习为风,墓中必砌以圹,帝王公卿则以砖砌,砖必特制。自禹至周,所有圹砖只刻有花纹或故事图画,绝无带有文字者,砖质既不佳花纹图画亦无深奥意义,于考古上无甚重要。自秦以后,圹砖始刻有文字,考古以文字为主,有文字斯有所据,又况秦砖之文字均多佳妙书法,瘦劲古雅,与铜器石刻同功,均足鉴及古文字之本来面目。但秦砖之佳者,极为难得,今日所得见者,以汉砖为最多。其文字多为某某年某月,岁在某某之词,及万岁富贵之祝颂语句,及问有作字或墓志者。。。。。。秦汉之时,均系征工而不征物,是秦汉房屋之砖必无文字。有文字者,皆系圹砖也。”[/size]
20080508_731f791e8bbe733521cbvh6Nm6ijKjim.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1-10-16 12:38 编辑

我家没翻新老宅之前,正屋一角有一口水缸,二十年没挪过地儿。前几年老宅翻新,挪了水缸,这才发现垫水缸的两块大方砖一块有字,我一直以为是“福”字,五一回家才发现是一笔“禄”字。父亲说是解放前我村周姓祠堂上的,真没想到我村还有祠堂,在祠堂毫无踪迹可寻的情况下,也算一纪念物了。所以用了朱拓,以示珍贵。其实这种方砖在一些地方的老宅四个屋角上还有,一般是“福禄寿喜”四字,好多都是这种一笔字。

   砖大约三十公分见方。这块砖的文字图案制作,是先在烧制好的素面砖上画好“米”字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样做相当于画工笔画先打小九宫格,目的是为了方便放稿),然后再画好图案底稿,刻制而成。

这些砖一般都是墀头的位置,大多是“福禄寿喜”、“福寿康宁”之类的吉祥语。
20080508_731f791e8bbe733521cbvh6Nm6ijKjim.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1-10-16 12:40 编辑

一笔“福”。
20080508_731f791e8bbe733521cbvh6Nm6ijKjim.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佩服的是其实民间早就有了的装饰意味极强的变形文字,正如街头那些画与写于一体的民间艺人一样。就是在今天也值得学习美术设计的学生好好汲取前人的思想,一点不落伍啊!上学的时候我们也学过美术字变体,那时却从没发现老祖宗就是我们的老师。

下面的留个大家猜猜是啥字?
11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1 16:15 , Processed in 0.0593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