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栖霞兵与温州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9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年轻时也曾梦想着去当兵,但终究没那个机会。以前听人所,男人这辈子不当兵,一辈子后悔,当了兵,后悔一辈子。现在看来,咱没当过兵,真不后悔。身边当过兵的,总把当兵的事来炫说如何如何,其实他们内心也就那么回事。转业落实好了工作的还好说,工作不好的,可就一肚子怨气了。

点评

谢谢朋友关注。 见仁见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6-12-9 14:44 编辑

     第一件事,下连队后,新兵们开始陆续照张穿军装的照片寄回家了。因为兵种性质,他们的武器里没有长枪,新兵们训练时,玩了命变了花样练的,一律全是短兵器。下了连队,配发的也是短枪。而且,有的技术连队,还不是每人都配发武器。那时人们对当兵的普遍认识,就是穿四个兜、扎皮腰带、带短枪的是军官。这些新兵们虽然没穿四个兜、扎皮腰带,但却个个在新兵连里把短枪玩得溜熟,不仅有成就感,而且虚荣心也起来了,很想能佩着短枪照张相。
       当然这是不可能滴。武器管理那么严格,怎么可能拿出去照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6-12-9 14:45 编辑

    哎,温州人就做到了。他们盯上了连里有几个用烂了的枪套。当然,即使是不能用了的枪套,也有专人保管。只是它们毕竟不是枪,又不是好枪套,保管的人就不太当回事。不知怎么着,其中有只枪套就让温州兵搞到手了。他们把这只旧枪套里塞上废纸,让它鼓起来,然后用旧报纸包着,请假的时候偷偷带出营区,拿到照相馆里,别在腰间照相。
       嘿,还别说,真像那么回事。照片取回来,温州兵们争着看,然后差不多每人都照了一张。        
      


点评

南方人就是有道道。比北方人精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4: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兵蛋子这套狗屁道道的小事儿,老兵们向来不屑一顾。但新兵与新兵之间还是相互盯着的。栖霞兵中也有人看到了温州兵佩着短枪的照片。栖霞人实在,没想到这是只塞着废纸的枪套,还以为温州兵真把枪偷出去了,想告他们。但这时,山东人的善良表现出来了,觉得当兵不容易,一旦这么大的事儿被告了,肯定要受大处分,说不定还要背着处分被打发回家,太那个了。栖霞兵选择了沉默,但又觉得这事儿沉默不住,就在温州兵面前放了话,那意思也有点儿规劝他们,别再做这事儿了。温州兵这时表现出了很好的风度。他们把事实真相告诉了自己的战友——栖霞兵,还把那个破枪套儿也送给栖霞兵。反正温州兵已经用过了,你们栖霞人用它照相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两由之 发表于 2016-12-9 14:42
哎,温州人就做到了。他们盯上了连里有几个用烂了的枪套。当然,即使是不能用了的枪套,也有专人保管。 ...

南方人就是有道道。比北方人精明。

点评

谢谢朋友。现在论坛冷得很。得到朋友这么多关注,很高兴。 朋友说得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了破枪套,栖霞兵如获至宝。马上有两个请了假,偷偷将破枪套掖出去,照了带枪的相。然后,又传到第三个人手里。
      这第三位栖霞兵,是村支部书记的爱子,一直是吊儿郎当那么个人,万事不在乎。他大概觉得一个破枪套有什么呀,出营区的时候竟然就大模大样地将它拿在手里,结果让哨兵拦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破枪套也是武器的一部分,也是军资,也不能随便就拿了!还是新兵呵,胆子就这么大,太无组织无纪律!连里开始调查。那个栖霞兵有意思,他本知道这个枪套是从温州兵那里来的,但他不出卖温州战友,倒把给他枪套的那两个栖霞兵供出来的,说他什么也不知道,是那两个老乡儿给他的。
      连里就排着找那两个栖霞兵谈话。这两位栖霞兵其实并没有时间订立攻守同盟,但却采取了完全一致的行动,没牵扯温州兵,把这事儿整个自己扛下来了,说这个枪套是捡的。连里料想这么老实憨厚的兵,大约也不敢偷,差不多就要相信这枪套真是他们捡的了,但问他们在哪里捡的时,两个兵说的地方和细节完全不一样。   
        这下全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温州兵挺身而出了。连里出了这么件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事儿,大家都关心,查的情况隐隐约约都知道。看到栖霞兵顶不下来,温州兵出来了,到连部承认那枪套是他们搞到的,细节也说得对。
       最后,凡有关士兵都狠狠挨了一通批评,写了检查交连部,并在班务会做检查,接受大家批评。
       然后,这事儿就过去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这之后,栖霞兵和温州兵之间突然亲密了。战友是什么?就是这感觉。而那个把两位老乡儿供出来的栖霞兵,后来在部队一直不太得意,复员得也很早,没安排工作,回到了村里。


点评

这事儿还挺复杂,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一些习性。这习性不能说不好,但也不能值得提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兵干得第二件事,是这样的:一个温州兵,原来是理发店的,自费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业余给战友们理理发。这本是好事,但是,这小子收费。街上理发二角五分钱,他收一角五,便宜一角钱。
      这事儿后来让连部知道了。当时的形势,革命军人学雷锋做好事,真没听说带收钱的。指导员就找那个温州兵谈话。温州兵说:“我自己没这么多钱,买这套工具都是借战友的钱。借了要还,我总得收点儿钱吧?指着拿津贴还,只怕他们复员了,我都还不上。”
        连里真没办法处理这件事,只好教育他一番。他不吱声,但回去还是照旧收钱。因为他手艺好,比街上也便宜,就在自己连里,所以战友们明明心里觉得别扭,也还有人去找他理发。最后还是连里下令,不准士兵在连队实行有偿服务,他的理发生意才算真正结束了。
       现在,老公他们谈到温州人,都说,噢,他们都能在连里做生意,还有哪里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两由之 发表于 2016-12-9 14:55
这时,温州兵挺身而出了。连里出了这么件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事儿,大家都关心,查的情况隐隐约约都知 ...

这事儿还挺复杂,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一些习性。这习性不能说不好,但也不能值得提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8 11:44 , Processed in 0.0628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