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如石

如石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鲁 于 2012-1-21 21:15 编辑

228# 如石


巨流河看了一半就撂下了。文字是很美,可是受不了作者处处透露出来的假。

说什么不谈政治,文章中却处处透出对不同政见者的怨怼。蜷缩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却大谈公正,真相。

什么最好都是她高高在上受益了,别人都该在她的余荫下残存才算公平。受不了,千万不要变成有作者那样心态的女人,嘿嘿{:soso_e129:}
发表于 2012-1-2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228# 如石


我的书也到了,已开始读,无奈年太忙,只读几页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228# 如石


我的书也到了,已开始读,无奈年太忙,只读几页
婉儿 发表于 2012-1-21 20:53

<巨流河》我已读完。再转父亲阅读。这几天理下思绪,发个以此书为探讨主题的某期读书会预召集帖子。
发表于 2012-1-3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石 发表于 2012-1-30 08:55


    赞成!!!
  一段时间内,大家共同读一本书,然后一起探讨,应该会使读书会的意味更浓吧·
   也会使大家从不同层面更深入进去··
   也会使大家从不同层面更了解彼此···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德行》里,“社会台风”一章里的一段文字,读来颇感汗颜。
“大声喊叫地命令式地批评别人,是中国人的积习。看来难以根绝。用正常的声音劝告他人,停顿下来凝听对方的回答,对中国人来说,在心理上是不可能的。他非喊叫不可,非擂墙不可,其必不可免,犹如狗在激动时非叫不可一样。”
想想自己是这样对待自己孩子和家人的,这段话有醍醐之效。
发表于 2012-2-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德行》里,“社会台风”一章里的一段文字,读来颇感汗颜。
“大声喊叫地命令式地批评别人,是中国人的积习。看来难以根绝。用正常的声音劝告他人,停顿下来凝听对方的回答,对中国人来说,在心理上是不可能 ...犹如狗在激动时非叫不可一样
如石 发表于 2012-1-31 08:22

真狠
发表于 2012-2-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德行》里,“社会台风”一章里的一段文字,读来颇感汗颜。
“大声喊叫地命令式地批评别人,是中国人的积习。看来难以根绝。用正常的声音劝告他人,停顿下来凝听对方的回答,对中国人来说,在心理上是不可能 ...
如石 发表于 2012-1-31 08:22


能不能尝试穿换一种方式,对家人温柔的说话。他们会被吓坏么???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2-2-16 13:15 编辑

《唐骏正传》,傅桦捉笔。
读这本书,就想起电影《阿甘正传》,励志中透着一些不真实。但影视作品纵然再多的虚构,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及表现形式,让人欣然愉悦的接受。
而生活中呢,也许如唐骏所言,他是一个运营策划高手,不是发明了卡拉OK计分器,不是服务了微软和盛大,而是最大化的经营策划好了自己。“秀”场,职业场也变成了T台。学习吧,心里总有些许鄙夷,这是我的“酸葡萄心理”作祟吧,长叹一声。。。。
一个活着的人写“传”,总是夹着虚饰及做作。写作不能太纪实,有了艺术范儿,就变得抽象,从而充斥着假象的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2-2-17 08:27 编辑

狗子《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我和李泉慢慢喝着酒,那盘泡菜只是摆设,我们漫无目的,但我们知道喝多了目的就会自己跳出来。”很生活场景化的表达。真实的告白,不伪饰,不矫情。酒友相聚喝酒从不需什么理由,但每次酒酣时总有意足的感觉,似乎是达到了某种不需言表的目的。
作者用北京的油口和俚语,构筑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追逐理想的窘境。北京城够大,不断更替交错的故事场境,充斥着熟悉的地名和街名。就感觉做为一个都市人的天然优越性,不出城市便能玩遍生活。
当然都市人也多了更多的烦恼,信仰的缺失,也是让作者生活找不着北的深层次原因。在现今的京城,还有多少北漂儿在没有坚定信仰的基础上,在追逐那些纯物质的梦想。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杯茶》,读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好书!
有自己喜欢的登山过程描述,有自己想了解的塔利班和阿富汗战争,有略知一二的印巴冲突。最关键的是一个普通人应该怎样去追求生活?坚守自己的追求,演变成信仰。
对于“三杯茶”所折射出的处世态度,不疾不徐,恰似我乘坐的火车。这一点与中国的茶禅是一致的。
本书也有与《巨流河》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即前半部分精彩感人,后半部分多记录丰功伟绩。看来,就是普通人的伟大愈更感不易,平凡中的坚守最能触动人内心。
出差归来,《三杯茶》第二部《石头变学校》也到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0 01:19 , Processed in 0.0526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