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米老琰

走进西藏之——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6:04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七——面对纳木错(上)

    纳木错是我走进西藏以来,继羊卓雍错之后看到的第二个高原湖泊。
    在我看来,纳木错与羊卓雍错虽同属著名的高原圣湖,但它们之间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羊卓雍错是静静的碧,纯纯的媚,让你一览无遗,回味无穷;纳木错则是涌动的蓝,深沉的韵,让你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站在纳木错畔,放眼远望,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深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恍若仙境。
    纳木错,藏族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其中,45%的水域在当雄县境内。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超过33米。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滨是广阔的天然牧场。湖中,五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公里。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最大的是扎西半岛。
    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等在纳木错设坛大兴法会,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因此,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转湖一周约280公里,需要10多天。这一活动在藏历的四月十五日达到高潮。
    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巍然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主峰峰顶如一个头戴锦冠,身披银铠的威武之神,日夜守护着纳木错。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和圣湖,而且它们还是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错的衬托而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因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
    多少年来,成千上万的信徒、香客、旅游者,千里迢迢,络绎不绝地前来朝拜观瞻,使这里成为世界屋脊上著名的宗教圣地和旅游景观。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生死相依
568157240490506909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湖纳木错
5085408404231893975.jpg
226840683731181317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6:10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七——面对纳木错(下)

    我们只在那根拉山下观赏纳木错,其实扎西半岛才是观赏圣湖和念青唐古拉山的好地方,而且扎西半岛本身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岛上林立着无数的石柱和奇异的石峰,还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岛上到处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去扎西岛最好是在那里住一晚上。由于时间的关系,再加上岛上条件非常艰苦,既无电也无淡水,因此,我们没有安排这个项目。
    可能是发现我行动迟缓,有个十一二岁的藏族小男孩一路动员我骑上他的牦牛闲游湖畔。我担心牦牛不安全,示意女儿拒绝。女儿牵着我的手,一点一点地挪到湖边。
    我蹲下身准备试一下湖水,旁边的小男孩立刻制止了我。原来这是圣湖,圣水,不能用来洗手洗脸,以免玷污了。
    小男孩再次向我兜售他的牦牛。我看他有着一双清澈纯净的大眼睛,而且汉语讲得不错,言谈举止也比较文明,不象羊卓雍错的小孩子那样死缠烂打,就给了他10元钱,我和女儿轮流骑着牦牛走进湖里照了像。
    小男孩腼腆地笑着,很有成就感。我也趁热打铁,迅速地掬起湖水,送到嘴边尝了尝,没有海水那么咸,也没感觉到特别苦涩,却冰凉刺骨。
    我忽然想,刚才,为了保护骑在牦牛背上的我,小男孩两脚深深地没在湖水里,他的鞋子全部湿透,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晾干。今天剩下的时间,他的双脚一定会很痛苦,很难受。想到此,我又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先是一愣,接过钱后,他的脸上立刻荡漾着开心的笑容,而且热情地邀请我再去骑他的枣红马。我笑着轻轻地摇了摇头。
    告别了小男孩,女儿把我送回到大石柱旁,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她自己则拿着相机四处转悠去了。
    我坐在那里,可以静静地看人,看景。今天的游客不算太多,可能是高原的缘故,除了藏人招揽生意,听不到其他喧哗之声。这里的湖岸的确很干净,没有塑料袋,没有塑料瓶,也没有看到其它垃圾,应该说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依旧保持着自然原始的生态。
    头顶是湛蓝的天,眼前是深蓝的湖,远处是挺拔的雪山,近处是广阔的草场,有幸身临此境,岂止是心旷神怡?!
    尽管有如此美景相伴,我还是感觉自己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

                                                                  2008.04.1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湖纳木错
5375609105220612167.jpg
11532029795840741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西藏之二十八——不动的经文(上)

    纳木错湖畔有很多玛尼堆。其实,进藏几天来,无论是在山间、路口,还是在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
    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意为曼陀罗,大致可分为为两种:一种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上刻写佛像或是佛教经文,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天长日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信徒们每经过一个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丢一颗石子就等于念诵了一遍经文。
    玛尼堆成为不动的经文。
    据传说,玛尼堆原为藏族群众于交通要道或山口设置的作为计算路程的标志,以石块堆积而成。藏传佛教兴起后,其信徒把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或压有各种佛像的泥模置于其上,再插上经幡,遂成为过往行人巡礼的玛尼堆。
    一般来讲,玛尼石堆最直接的意义有两个,一是祈福;二是供人们转经礼拜。尤其是在远离城镇和寺院的乡野村寨,玛尼堆更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所在。所以在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无处不在的玛尼堆担负起了经堂和道场的部分功能。藏族人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徒步或骑马,只要从玛尼堆前经过,总是顺时针方向绕其左侧转过,有的甚至要旋转数周,以消灾免祸,祈福延年。
    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同胞刻在石头上的理想和追求,寄托着他们无限的祝愿和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动的经文玛尼堆
2047448980593816122.jpg
20474489805938161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动的经文玛尼堆
2047448980593816120.jpg
2047448980593816124.jpg
51462069992016582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7:02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八——不动的经文(下)

    玛尼石上刻的最多的是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其汉语发音是:唵(wang)、嘛(ma)、呢(ni)、叭(bei)、咪(mi)、吽(hong)。这六字真言在西藏随处可见,充耳可闻。那些虔诚的信徒一代又一代地吟诵,似乎这六个字蕴含着古往今来人类生活的一切。
    那么,六字真言是什么意思呢?
    概括地说,六字真言是藏传佛教名词,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自己的身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广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
    据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
    还有的藏学著作认为六字真言最简练而诗意的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2008.04.1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美的玛尼石刻
2289235985588149396.jpg
2289235985588149390.jpg
228923598558814938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1 19:46 , Processed in 0.0590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