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铁

[史海钩沉] 军中旧事(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写得就是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 顺风飞翔


          初识南昌。
      我是1972年2月调到南昌的。刚刚到南昌那几天,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因为从烟台农村到江西、福建两省的大山深处,再从大山深处来到一个省会城市,那种感觉,就好像从奈何桥上走到了地狱,又从地狱升入了天堂一样。
      尽管南昌属于老区江西的省会,但毕竟它还是省会,不至于像那些位于边缘地带的县市那么贫穷。在我的印象里,虽然它比不上福州,长沙,杭州等省会城市那么繁华,但是比北方的一些省会城市还是好的多。比如济南、比如石家庄。现在的情况我不知道,但在当时我可以肯定是不如南昌的。
      其他不说,就南昌市中心地带的“八一”广场,其大小据说在省会城市名列第一。贯穿城市南北的“八 一 大 道”,其宽窄、占地,在省会城市中也是独一无二。据说(没有经过考证)当年(5、60年代),在修建这条八 一 大 道 的时候,省委领导曾明确提出要做到50年不落后。一个穷 省,又是老 区,其领导修路的魄力竟然不输当今这些省市区县的大大小小的领导。可见,在建 设 面 子 工 程 上,我们的领导,是有着光荣的革 命 传 统的。
      我记得1972年那会,市区大大小小的菜地很多,特别是从中心广场向南到南郊,还有火车站周边,都有很多大片的蔬菜地和大大小小的水塘。南郊的青云谱区和我所在的铁路地区,都被认为是南昌市的郊区。
      那时候,我觉得南昌市除了天气太热外,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尤其是南昌的城市绿化,鲜花处处,最多的是映山红,每到初春先于其他花卉竞相开放。那些高大的法国梧桐,枝叶遮蔽了整条马路,给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丝丝凉爽。每到星期天,我们总是喜欢几个人一起到市中心溜达。从铁路地区走路到市中心的商业区中山路,胜利路,也不过一个小时。
      刚刚百度了一下南昌市地图,令我吃惊的是我竟然找不到八 一 大 道 了。市区的道路已经建成网络,八 一 大 道 只不过成了其中一条线路而已。看来八 一 大 道 已经风光不再,也不知道当年大道两边那些建筑怎么样了,我觉得那些建筑虽然色彩不是很丰富,建筑风格倒是很有特 色,有一些很有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味道。比如,江西历史博物馆、比如江西烈士纪念馆,再比如江西宾馆,江西省政府。还有位于八 一 大 道 西侧与八 一 广 场遥相呼应的江西省展览馆,当年刚刚建成的时候好像叫忠 字 馆,是一座典型的文 革 建 筑物,据说是比照北 京 人 民 大 会 堂 建 造的。当然以现在的眼光审视,当年的这些建筑与当今的政 府、公 检 法、工 商 税 务的办公大楼无论规模上还是设施的现代化上都是无法比拟的。
      其实南昌的建设速度在我1990年转 业 回烟台的时候已经初露端倪。当时市区的空地就几乎没有了,那些新建起来的,鸽子笼似的水泥建筑,一排排密密匝匝,使这个原本就灰色的城市越来越灰头土脸。老实说我是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城市了。
      在铁路地区,要找到一块建设职工宿舍的地皮已经很困难。我们军 事 代 表 办 事处的宿舍楼就是建在一处回填的水塘上,由于地势低,排水不畅,每到雨季都要被淹。而且一年到头湿气逼人,衣服物品发霉是正常状态。
      记得有一次下雨,院子里的水深达半米,我那时候已经是单位一把手,我带领参谋人员,每人只穿着裤头,冒雨排水。那时候部 队要求最艰 苦 危 险的地方,领 导 干 部要走在前头。我记得我下到下水窨井里用竹竿捅了大约半个小时才清除了堵塞物。如果不是我腰上拴了一条绳子,很可能被湍急的水流冲进下水道,遭遇灭顶之灾。现在想想都后怕。当然,如果遭遇灭顶,烈 士,优 秀 领 导 干 部肯定是跑不掉的,只是享受不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倒是很可惜的。
南昌还有中国四大火炉之一的光荣称号(南京、南昌、武汉、重庆被誉中国四大火炉)。可能它的地理位置处于赣中偏北的盆地地带,空气流动不是很畅,周边又有鄱阳湖、长江、赣江、抚河等水系环绕,湿气大,气候炎热也属自然。
      我在南昌居住了18年(其中2两年人在福州,家在南昌),给我的感觉是,南昌的气候属于中国城市中最糟糕的。冬天冷的要死,那冷属于冻骨头那种。雨季长,从开春一直到五月份,几乎天天阴雨绵绵,很少见到阳光灿烂的天气。生活在南昌的人有两件物品不可或缺,就是雨伞和水鞋。到了夏天又热的要命。那热属于温水煮青蛙那种,从五月份开始一直到十月份,人就像生活在蒸笼里面一样,天天臭汗淋漓,衣服无时无刻不是被汗水湿透的。更为邪的是越到晚间越是闷热,会让人生出一种坐卧不安的感觉。每到夏天晚饭后,大街两边总是密密麻麻排列着数不清的竹床,很多人都喜欢在露天渡过晚上的时光。而城市中心的八一广场,因为有草皮,无蚊虫,更是人们晚间睡觉的理想场合。我就有很多次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吃过晚饭,拿上凉席,和几个同事一起到广场过夜的经历。
      闷热潮湿的天气状况也不是一点点好处也没有。起码适合各种花卉的生长,也造就了不少皮肤水嫩白皙的美女。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江南出美女”,这也印证了高温潮湿也不完全就是一件坏事。当年我回到烟台的时候,由于单位没给我安排住处,我的副手代表部队来烟台与有关部门洽商。一天,吃过晚饭后,我俩到南大街溜达,在走了一圈后,他一脸坏笑的对我说:“老X ,看来烟台大闺女也不怎么样嘛。”当然,那时候还没有烟台前线,更没有烟台前线中如云的美女,如果放到现在,恐怕他就不会这么说了。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4 收起 理由
顺风飞翔 + 8
叶茂 + 6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7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要说说我老班长的故事。
      可以这么说,我的老班长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良师益友之一。老班长是江西广丰县人,1965年入伍,没有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他之所以能提为班长,之后又提为排长、副连长, ...
苏铁 发表于 2012-4-22 09:15

可能我还是感性大于理性,看到这里情不自禁的泪珠塞满了眼眶,说不出什么缘由。。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3# 喋血柔情


不瞒你说,有些片段我也是眼含泪水写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新单位是 驻 铁 路 局 军 是 代 表 办 事 处 (当时是团 级,后升格 师 级)。下辖2个(后3个) 驻 铁 路 分 局 军 事 代 表 办 事 处,9个驻 铁 路 地 区 军 事代 表 办 事 处 。这些下属单位分布在江西、福建两省的铁路沿线。这次同时从工程兵团调入6人,我是其中之一。我们休息了3天以后,单位对我们6个人再分配。当干部干事找我谈话,问我想到哪里时,我说,反正我也不是江西、福建人,不管分哪里都行。
      结果只有我自己留在了路局机关,其他5人都分到了基层。
      说心里话,当时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个新单位,也喜欢这份新工作。因为,一是这个机构的各基层单位驻地都在城市,至少也是县城。只要我自己把握的好,不犯错误,这辈子就和大山沟拜拜了。二是这个单位驻在铁路上,每天上班都是和铁路工作人员打交道,有规章制度管着,对铁老大发号司令他们也不得不买账。三是这个单位的业务也比较单一,没有野战部队那么复杂和正规,条条框框也不是很多。干的事情虽说都是脑力劳动,但绝对属于技术兵种。四是部队找、求这个单位比较多,反过来单位找部队办事也比较容易。总之,这是一个介于正 规 部 队 和 半 军 事 化 管 理 的 铁 路 部 门之间的那么一个机构。其地位的优越自然不必多说。别人怎么感觉我不知道,反正我喜欢。
      我刚报到的时候,单位很多人都在铁路上“支 左”,9个正副职领导,只有4个在家。这些领导给我的印象是资格老,没啥架子,待人随和,说话随便,容易接触,而且都是有故事的人。
      我觉得很有必要把我这些老领导的故事介绍给大家。
      单位第一主任(由 军 区 后 勤 部 军 事 运 输 部 副 部 长 兼 任)是我们山东人,安丘老家,1939年参军。其实他始终没有参与管单位的事物,我到南昌时,他就在铁 路 局 任 革 委 会 副 主 任 。他个子不高,可能不会超过165CM,骨瘦如柴,整天戴着一副高度老花眼镜,见到谁都笑呵呵的。无论铁路职工还是我们,当面都尊称他X副部长,背后都叫他X老头。我很纳闷,他整天戴着老花眼镜怎么会受的了。我现在看报纸也需要戴花镜,看完就摘下来,反正我不能整天戴。
      X老头喜欢猎枪,喜欢打猎,。我有幸跟着他去打过一次猎。那次是到樟树林场打野鸡。带了一个司机开着一辆嘎斯69,拿了一支双筒猎枪,一支小口径步枪。那位司机因为很多次跟随他出去打过猎,与他配合的恰到好处。
      先是开车慢速在林区转悠,如果发现野鸡,司机会顺势把车横向对准猎物。X副部长把枪口伸出车窗,瞄准、开枪,可以说是百发百中。我那次才知道,只要人不下汽车,野鸡就不会跑。只是在那里看着汽车头调来调去。当它发现不妙时,可能已经躺倒在枪口下了。那天X老头打到了三只野鸡,我使用小口径打了一只斑鸠。我弄不明白,他老人家戴着一副高度老花眼镜,居然眼神还那么锐利,我还没有发现什么,他老远就看到是只野鸡在活动。
      姜还是老的辣,晚生不服不行。难怪后来有铁路职工给他贴大字报,我只记得其中有一打油诗是这么写的:X副部长打野鸡,打到野鸡笑嘻嘻。或红烧,或清蒸,吃的嘴上油汲汲。呵呵,形象啊。
      实话实说,老头对人还不错,和蔼。让人想不到的是老头办理离休不到两年,得了老年痴呆,连人都不认得了,上厕所小便自己拿不出老二,不得不有人跟着。他去世那年好像是1986年,由于他老伴与干休所在“居住房子调换”问题上产生矛盾,达不成协议,于是他就成了老伴与干休所谈判桌上的一个筹码,问题不解决,就不火化遗体。最终,老头不得不在南昌市殡仪馆的冷藏柜里躺了将近两年才火化。记得火化开追悼会那天,我是代表我单位去参加的。我看到,老人家虽然被冰冻了两年,遗体似乎变化不大。
发表于 2012-5-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南昌、武汉、重庆被誉中国四大火炉苏铁 发表于 2012-5-7 08:33


我昨天的回复没有了?
我昨天的回复是这样的:我一直以为‘南京、济南、武汉、重庆被誉中国四大火炉’。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7# 老前


四大火炉都在长江边上,济南根本挤不上。{:soso_e128:}
发表于 2012-5-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攒了好几天,看着过瘾。
发表于 2012-5-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都写完了可以打印成册~
发表于 2012-5-9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骑行的日子,老苏就会慢慢回忆,这些回忆是最珍贵的点滴瞬间,粉丝不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2 14:47 , Processed in 0.0552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