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雨中的了悟

[神州驴途] 守望梅里、徙步雨崩、行记香格里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盘旋在山间,眼里所见的除了大山,还有天上的云,云是变幻的风景,时而千丝万缕,时而团团相抱,偶尔也会看到几所房子被一片绿地簇拥着,散落在山间。那片绿地与大山比起来,真是太小了,小得仿佛如来佛祖手掌上的孙悟空,又象操场上丢的一块绿手帕,但正是这难得一见的绿,让大山多了许多生机。我不知这三五人家的小村子是哪族人,它们依山而建,只一条小路曲折的伸向远方。在这个贫瘠的山脊上,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活着,不易啊!
梅里雪山 (233).jpg
梅里雪山 (2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不知哪个大峡谷后,相题说一时没有可看的风景。小郭妹妹听了高兴,忙说我要打坐了,两个小时不下车。我头一次见小女孩打坐,很好奇,悄悄的回头看,见她一脸虔诚的端坐在那,再不闻,也不问。问小郭姐姐,何以她要打坐,姐姐说:“妹妹几年前开始信佛,很认真,一天四个小时的打坐,一般人坚持不了呢”。看她安静的坐在那里默念,我极佩服,如今的女孩子,能有信仰已属不易,能为信仰而一天四个小时的打坐,更是不易了。
梅里雪山 (3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不打扰她,我们都安静的看着窗外,都说窗外是流动的风景,我却觉得是恒定的画面,枯瘦的山峦坎坷的路,一成不变似的延伸着,但看着看着,山脊上多了许多房屋,依山而筑的房子在山脚下慢慢的连成了片,也多了许多绿树,虽难掩山体的苍茫,却让大山多了几分柔性的色彩,甚至有了一块块田地,且不管种的什么,是田园的感觉了,就是金沙江,也随着海拨的下降,出现在视野里。路开始变好,新修的路段平平整整的很宽阔……不用猜,一个乡镇到了。
梅里雪山 (185).jpg
梅里雪山 (188).jpg
梅里雪山 (1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才知是奔子栏,旅游攻略上常提到的地方。据说,远自吐蕃王朝时期,奔子栏便是西南入蕃古道,也是自滇入藏的“茶马古道”必经之路。奔子栏,藏语意为“公主起舞的地方”,民间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时路过奔子栏,见这里花红柳绿,气候宜人,便轻歌漫舞起来。其实,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并不经过这里,只因她在藏民心是绿度母的化身,许多地区都从她的进藏故事中联系出许多地名。面对荒山野坡,我也看不出花红柳绿的美景。
梅里雪山 (19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且不管文成公主有没有来过吧,我是来了,而且,下了车,远远近近的打量着它。与山东的乡镇比起来,奔子栏实在不算大,因了平地有限,许多房子都坐落在沿江的山腰上。站在街心,见昔日“茶马古道”的重镇已没了商号林立、人马喧嚣的热闹。有的只是街道上不甚繁华的商店、客栈,还有老板娘慵懒的倚在门口的小饭店。
梅里雪山 (19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沧桑,古道悠悠,“茶马古道”上马队首尾相连、蹄声不绝,铃声不断的热闹已成为历史,就连店铺晨昏闭、茶马互市的遗风也渐去渐远,水泥铺就的公路埋没了几百年来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十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吸引的也不过是朝觐的信徙。岁月是什么?岁月是曾经的繁华变得沉寂,如白发的老人孤单单的回首缤纷的往事。岁月是长睡的古镇变得暄闹,如江南的同里周庄乌镇西塘,布满青苔的石板路每日里迎来送往。
梅里雪山 (19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我,只是过客,在这个“公主起舞的乐园”里,只短暂停留。这里的寺庙殿堂、藏家土楼、彩绘木雕、甚至有名的“锅庄舞”,我都无缘一见了。
梅里雪山 (1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我们从奔子栏前行不远,见山腰荒坡上有一片寺院,猜想它就是东竹林寺了,一问相题,果然不错。我曾在书上看过关于东竹林寺的知识,它全名叫“噶丹东竹林”,由五世达赖喇嘛赐名,“噶丹”,兜率天,佛书所说弥勒菩萨居住之地。“东竹”,诸事完成;“林”,洲,引申为丛林、寺院,全意为“兜率天诸一成就寺”。五世达赖秦请康熙在康区修建十三寺,东竹林寺是最后一寺。有了却心愿、诸事完成之意。据说寺内经堂佛殿巍峨雄伟,珍藏不计其数,是迪庆仅次于松赞林寺的第二大寺,也是德钦县第一大寺,可惜这么宏大的康藏名刹,在十年浩动中被严重的破坏了,文物也大量流失。如今我看到的这个是重建的新寺。新的东西,再雄伟,也缺少历史的厚重,所以我们远观后,匆匆的就走了。
梅里雪山 (217).jpg
梅里雪山 (2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看不见的金沙江大拐。
梅里雪山 (2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何时,在金沙江大拐那设了一个景区,硬生生的挡住了过路人的眼光。不看吧,觉得可惜。看去吧,30的门票,几分钟就得出来。为了不浪费钱,大家只在外面跳着脚的试尝着。偏小宝不甘心,路到远处的碎石坡上眺望……但到底什么也没看见,只有浑黄的江水奔流而去。我忽然看到景区门前一张宣传图片,上面写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将自己成千上万最优秀儿子的鲜血献给了对反苦命的最后的致使打击。革命的激情胜过了自然条件,、技术装备和殊死炮火这一切力量的总和”,不觉哑然失笑。如今的年代再把文化大革命的词搬出来,未免荒谬,但由此可以想象,在那场十年浩劫中,就是偏远的青藏高原也不能幸免于难。
梅里雪山 (205).jpg
梅里雪山 (206).jpg
梅里雪山 (214).jpg
梅里雪山 (215).jpg
梅里雪山 (21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9-9 05:54 , Processed in 0.0662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